顶级教授的商业变现
继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上市受阻后,“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也启动了IPO。
如果上市成功,商汤科技或许会成为AI领域全球最大IPO,如果失败,跟其他“三小龙”一样,继续谋求上市的时机。
商汤科技的招股书显示,最近三年半营收99.78亿,亏损242.72亿,扣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28.62亿,研发费用69.91亿。
今天笔者带大家来看看,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汤晓鸥「顶级教授的技术变现路」。
01、AI领域的顶级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19世纪60年代末,汤晓鸥出生于辽宁鞍山,上大学之前,他都在鞍山度过。小时候喜欢看图画类的图书,他曾表示,这也许是他以后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的萌芽。
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第一次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是在读博期间曾加入海底机器人实验室,见证了机器人在发现泰坦尼克号的项目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
1996年博士毕业后,汤晓鸥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2001年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深入研究计算机视觉。这间实验室伴随着汤晓鸥的学术成长和商汤科技的诞生。
2005年,汤晓鸥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在微软工作期间,他的儿子出生,因为工作原因,没时间经常陪伴,他为儿子拍了很多照片,当照片达到几千张的时候,想找一张照片很困难,于是,他成立了名为Photo Tagging的研究课题,邀请几位学生一起来做,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给图片分类方便检索。这次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视觉识别技术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深度合作后,研发的图像识别技术已被用于微软图像搜索引擎,成为世界上第一项图像识别技术被用于大规模商业应用。
杨晓鸥在AI视觉领域第一次有重大突破,是在2009年与其博士研究生何恺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孙剑博士发表的“基于暗原色的单一图像去雾技术”论文,拿下了IEEE电脑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该年度的“最佳论文奖”。
汤晓鸥(左)与何恺明(右)
CVPR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顶级会议,评选采取双盲模式,审稿者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每篇论文由三人审读,最终由会议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决定论文是否可被接收。杨晓鸥的这篇论文从几千篇论文中拿到“最佳论文奖”,可见成就之高,而且,这是CVPR历史上来自亚洲的论文首次获奖。
这项技术汤晓鸥团队后期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比如你爬高山的时候,在山脚看到山上有云,在山上看到山腰有雾,不管拍照还是拍视频,都拍不全,他们利用算法,可以实时把图片和视频中的雾去掉。这个应用做到了微博相机里面。
这样的技术,说小了,成为普通人的娱乐工具,说大了,可以运用到地质勘测,利用算法识别复杂的环境,比人眼看到的更“真实”,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人脸识别技术是近几年的重点研究方向,不管是科研院校,还是科技巨头,都把这项技术列为头等研究项目。2014年初,Facebook发布了DeepFace算法,人脸识别度达到了97.35%,接近于人眼的97.53%识别度,引起全球轰动。
实际上,当时汤晓鸥团队在人脸识别方面也有了突破,但由于数据库数据少得可怜,识别度不如Facebook。经过两个月的加班加点,汤晓鸥团队的GaussianFace人脸识别算法有了重点突破,当年3月发布的算法显示,在LFW数据库上准确率达98.52%,超过了人眼的识别度,这也是全球首次突破人眼识别能力。
汤晓鸥建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在2016年入选“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成为亚洲区唯一入选的团队。福布斯更是称他为“中国人脸识别技术背后的面孔。”
他曾说:“阿里讲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做人工智能的得讲让天下没有难吹的牛。”
如今,汤晓鸥不仅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还是国际非盈利学术组织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Fellow(译作院士,又译作会士,为该学会最高级别会员),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教授。
02、汤教授的技术变现路
把技术变成生产力或者商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谷仓新国货研究院院长洪华博士曾表示,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要做技术商品化,一直在倡导,但是我们很少有看到特别成功的案例,很多技术都是躺在实验室里面,不能变成商品,也不能换取商业利益。
汤晓鸥创办的商汤科技,第一次创业,不仅把技术变成了产品,相对来说,还比较成功。
据商汤科技招股书,其聘请的调查公司沙利文撰写的行业报告显示,以2020年收入计算,商汤科技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公司,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
其目前主要业务在B端,主要有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能汽车领域,其招股书介绍,这些业务目前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
比如智慧城市,商汤科技官网介绍,华东某一线城市用商汤科技的智慧城市服务,将城市的城区划分为大小合适、边界清晰的街区,然后利用视觉分析,可以检测公共设施,比如井盖、道路护栏等是否损坏或者移位等。还有可以检测共享单车是否乱停乱放,是否丢失等,如果发现违规停放,系统会自动派单,专人前往整理,除此之外,还可以检测交通事故、火灾、道路拥堵等。
汤晓鸥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商汤科技利用视觉识别技术可以把视频结构化,将视频中的个体如人、车、非机动车等检测、识别、追踪等,还可以对识别出的个体进行分析,比如穿什么衣服、多大年龄、性别等,如果是物体的话,是什么产品,是什么品牌,哪年生产的等。汤教授调侃道:“所以以后如果做坏事会越来越难。”
商汤科技目前合作客户有2400名,包括超过250家财富500强及上市公司、119个城市及30多家汽车企业,赋能了超过4.5亿部手机及200多款手机应用程序。
虽然很多人没听过商汤科技,但用过商汤科技的技术,比如中国移动的手机卡实名认证,就是用的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
从目前商汤科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到目前,营收是呈增长的趋势,扣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28.62亿, 而研发是重点投入,三年半的研发费用达到了69.91亿。所以就目前来看,汤教授的技术变现路还是比较良好的。
虽然启动了IPO,但目前的商汤科技是不差钱的,资本不断加码,6年多时间完成了12轮融资,融资总金额总计超52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商汤科技各类现金及存款储备超过190亿元,现金流让很多创业企业羡慕不已。
有媒体猜测,此次上市,是为了让投资人套现。
03、商汤科技成功的三点借鉴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院长洪华博士曾表示:'生意本来就是挺俗的事,就是要看营收,看增长,崇尚'最美的曲线就是不断上升的销售曲线'。科研是象牙塔里高大上的事情,怎么能把这种高大上和庸俗的生意结合起来,这是个特别难的事。'
的确,大量的科研结果躺在实验室里,只能是理论,很难变成生产力,笔者根据的洪博士的“理想中的创新创业”模型,简单总结出商汤科技成功的三点可借鉴的经验。
A、创业动力足
很多科研人员创业,既有体制内角色,又有市场化角色,如何平衡这两个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不能全力冲刺就会功亏一篑。
商汤科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让科研人员进入公司,科研水平的高低跟到手的资金挂钩,既满足了学术研究,又满足了赚钱的需求。
比如联合创始人汤晓鸥,是商汤科技的最大股东;联合创始人徐立,是商汤科技的董事会执行主席及总裁,同时也是汤晓鸥的学生和多媒体实验室成员;联合创始人王晓刚,是商汤科技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多媒体实验室成员;联合创始人徐冰,是商汤科技的董事会秘书,同时也是多媒体实验室成员。
汤教授不仅满足了大家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还形成了一个用科研成果赚钱,赚钱后支持科研发展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B、团队配置合理
一个初创团队,通常需要有不同的背景人员的构成,比如CEO、研发总监、品牌总监等,很多科技初创团队都是学长学弟学妹组成的,背景过于同质化。
汤晓鸥是商汤科技最大股东,不仅没当董事长,就连CEO也没当,而是负责与其他科研院校的合作,让有摩托罗拉研究院、欧姆龙研究所、微软研究院、联想研究院等企业工作经验的徐立来负责公司的业务。
商汤科技CEO徐立(右)和副总裁杨帆(左)
联合创始人杨帆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视觉算法的产品转化,参与了Xbox、Kinect、Windows Hello、Bing图像搜索等视觉技术产品模块。
研发副总裁沈徽曾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主要负责Bing平台和AI基础架构等。
商汤科技源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但不局限于此,而是多方发掘人才,各有专攻的方向。
C、产品经理强
产品经理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岗位,负责产品管理的专业岗位,综合考虑市场、用户、技术、政策法规,协调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各职能部门人员,找到产品最优解,实现产品目标,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一家企业有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候事半功倍。
商汤科技产品研发和工程负责人之一的戴娟,曾被汤晓鸥多次称赞,她10多年前放弃美国顶级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去微软当产品经理,成为中国工程院最棒的产品经理,后来被苹果公司挖去做Siri的产品经理。
商汤科技在成功的路上走了一小步,未来能不能继续发展壮大,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黑羊极客汤晓鸥的怪杰之路.观止研究院
汤晓鸥:一位被人工智能事业耽误的“脱口秀大师”.网易智能
谷仓洪博士:科学技术为什么难以变成生产力?.谷仓爆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