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爱徐悲鸿《奔马图》

 徐悲鸿熟悉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雄姿英发的骏马形象。其骏马作品,历来是拍场上的焦点,尤其是奔马。

徐悲鸿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第一代去西方留学的杰出画家,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在绘画创作上,徐悲鸿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且尤善画马,所画奔马,意蕴深刻,神形兼备,称誉海内外。徐悲鸿对于画马情有独钟且用力至勤至深,他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马种以蒙古马好),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悲鸿先生笔下的奔马,踏着时代的风雷,为中国画坛注入了前所未见的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画中马匹四肢腾空,马鬃在风中飞扬,马尾在风中飘散,将奔马斗志昂扬的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圆浑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骏马的外形,再以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准,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无不意到笔随,显现于墨色之中。悲鸿先生以笔墨尽抒胸臆,飞泻直出的笔势,遒劲流畅的线条,如同他满腔不可遏制的热情。没有马鞍,没有缰绳,任其在广袤的原野上狂奔,骏马虽然瘦削却风神俊秀。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这件作品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内涵上来诠释奔马的桀骜不驯、坚毅、敏捷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是徐氏奔马得意之作。
古往今来,画马者不少,但如徐悲鸿画马者鲜矣。悲鸿先生画马,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传统画马往往以细线勾勒为主,烘染为辅,徐悲鸿用大写意画马,突破前人藩篱,以粗犷豪放的线条与皴染,与其说画,不如称其为以书法“写”马更为确切。悲鸿先生笔下之马,既有现实主义的格调,又不失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气韵。
 
徐悲鸿一生中确实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他熟悉了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雄姿英发的骏马形象,这同时正是作者对于人生的终极追求——对于人类自由最热切、最天真的渴望。徐悲鸿赋予马新的形象、意义和审美趣味,充满时代气息,带有恣肆澎湃的激情,鼓舞观者昂扬向上的情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