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228号作品】张玉国:我教母亲学微信
我教母亲学微信
张玉国
我的母亲名叫吴来英,今年77岁,山西天镇县南河堡村人。母亲是一个爱操劳的人,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也是一位要強的人。1963年母亲与父亲结婚,来到边远的山区天镇县上阴山村。1964年生下我的姐姐張玲华,1966年11月又生下了我。我们姊妹6个,我下还有4个妹妹。
母亲从小家穷,母亲姊妹10个,按顺序排列老三。按女孩子排列老二。母亲念书只念了二年,因缴不起2元的学费而早早的辍学啦,帮助家中干体力活。
母亲在未使用微信前和家人们联系方式一直使用的是固定电话。自从有了微信,我们建立了一个家庭微信群, 起的名字是巜亲戚联盟》,群主是我的一个姨弟。母亲每次想和其他家人说话、见面等我回去或弟妹们去家中拿手机拨通后才能通话见面,当她第一次打开微信与她最小的弟弟,远在云南微信视频时,竟然老泪纵横。那次放下手机后,竟然对孩子们说,我要是自己会玩手机该多好啊,想跟谁聊天就跟谁聊天说话想多会联系就和他们多会联系。外甥刘鹏辉听到后,到手机店花2000多元给他姥姥买了一个新手机。然后我便开始教,一遍又一遍,母亲像一个小学生非常认真,反复练习,我在一个房间拨打,她在另一个房间接听,反反复复,日积月累,由生疏到熟悉。由于母亲不识字,简单的也能认识几个,她又不会输入手写,更不会汉语拼音。于是我把家人的头像都按顺序给她编排好,她想跟谁说话直接按序号拨通,可以视频。这样用起来,轻车熟路,想跟谁视频跟谁视频。自从老妈加入微信群,群里注入了更多活力,她常常在群里叮嘱我们明天天气凉,注意多加衣服,孩子们谁出门要求多加小心,注意安全。今天娘家有什么好吃的,提前在家里给做好,并在群内发布消息,让孩子们到娘家吃饭。使孩子时时感到母亲的温暖,时时感到母亲就在身边。自从建立起家庭微信群,母亲学会使用微信后,母亲快乐的像个孩子似的。每当手机一响,她高兴地去接听,哈,你三舅跟我通话,你二妹与我聊天。老人高兴的一会也放不下手机,并经常把电充的足足的,担心怕误了自己的大事。
这就是我母亲,一个目不识丁却聪敏睿智的母亲,一个勤劳又刚强的母亲,一个为了儿女呕心沥血的母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母亲就是这样忙碌着、操劳着,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她早己习惯了付出和给予。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老妈能在77岁的高龄学会使用微信,令孙辈们亲朋好友们赞叹不已。微信,拓展了老妈的生活视眼,拉近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增添了很多生活乐趣,使自己感到更快乐,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趣味。
作者简介 张玉国,男,1966 年11月15 日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大同市天镇县人。所著著作《农金垅上行》一书,被大同市社科院评为2000 年至2005 年度优秀著作二等奖。其事迹入选巜中国当代创业英才词典》。1990、1991 年获山西省人民政府优秀建议奖,2003、2004 年连续两年被大同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获山西省劳动竞赛一等功。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金融研究和散文的写作。三十年间,先后在巜新华社内参》《农业经济问题》《经济日报》《农民日报》《金融时报》《山西日报》巜大同日报》《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新视野》巜小品文选刊》发表调查报告,论文,散文2000 多篇,字数达190万字。参加工作37 年,现供职于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大同农村商业银行。现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新视野杂志社会员,乡土文学社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大同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灵丘县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
“回不去的乡愁”
全国图文征文大赛通知
乡土,乡音,乡情。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魂,乡情是我们的梦。乡土文学是一切文学的源头,是文学之根。
如果说文学是漂泊游子的人生驿站,那乡土就是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宁静港湾。纵观文学史,乡土一直是正统文学即主流文学的书写题材。古今中外,概莫于此。就中国文学而言,无论文学起源的诗经,中兴的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的小说,都深深地打上了乡土文学的烙印。至于近代,乡土文学成就更加斐然,一个个巨匠级的优秀乡土文学作家,一部部优秀乡土文学巨著的诞生,独领风骚,主宰了近千年中国文学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到近代乡土文学的繁荣。从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到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秦腔》,一代代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为我们矗立一座座乡土文学丰碑。
当今社会,文学被边缘化,商业化,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城镇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矛盾冲突。城市扩张,持续高涨的打工潮;移民迁徙,候鸟般的飞来飞去,使所有的人都成了没有根系的浮萍。“回不去的乡愁”,一谶成真,“乡愁”成为一代代城里人永远想圆都圆不了的梦。
“回归乡土”,让文学慰藉孤寂的灵魂,让艺术温暖落魄的梦乡,为此特主办“回不去的乡愁”全国性图文征文大赛。现将在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赛人员 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乡土文学社会员,以及广大文学、美术、摄影爱好者。
二、作品征集
1、时间 2021年7月2日至12月30日
2、征文内容以农村题材为主,兼顾都市乡愁情怀。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故事、传记,特别关注老照片、村史、家族史和打工笔记等非虚构作品。图文作品:含乡村、乡情、乡音和乡愁元素的美术摄影作品。
3、来稿请注明“回不去的乡愁征文“字样,发至359880941@qq.com邮箱。凡是没在公众号发表过(含自己的公众号)的注明为“原创作品”,择优在《乡土文学》平台发表,然后参赛。已经在公众号(含 网站)发表过的作品,请注明发表时的作品网址链接,直接参赛。
三、奖项设立
特等奖1名 奖价值6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期刊一套,授于“乡土作家”“乡土诗人”“乡土画家”“乡土摄影师”等荣誉称号;一等奖3名,奖价值4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全年期刊一套,免费吸收乡土文学社长期会员;二等奖6名,奖价值240元全年期刊一套;三等奖9名,奖价值120元期刊2本。所有获奖者均发荣誉证书。
四、比赛程序
本次大赛分征文大赛和专家评定作者综合素质展示两个阶段。
1、征文大赛:一个作者可同时参加多项比赛,但同类作品只许投稿参赛一次,请慎重投稿。
1)初赛:编辑按投稿顺序,遴选100件优秀作品入围参赛,通过评比选出50人进入复赛。
2)复赛:从初赛结果中选出40名作者参加复赛,通过评比选出30人进入决赛。
3)决赛:从复赛结果中选出30名作者参加决赛,通过评比决出获奖等级和名次。
2、专家评定和作者综合素质展示
1)专家评定:组委会随机聘请10位专家给决赛前30名选手打分,给出名次,写出评语。
2)作者综合素质展示:决赛前30名选手,在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专辑和专家、文友的评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组委会将其作为决定名次参数。
五、评比规则
本次大赛以作品质量为主,阅读点赞打赏为辅。由各门类专家、乡土文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编委会编委和编辑部编辑,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最后确定名次,以无计名投票形式,胜出,保证公平公证。
六、其他事项
1、本次大赛寻求合作冠名企业,有意者直接联系主编,微信号damo359880941。
2、本次大赛取消稿费,所有打赏用评奖、发奖、出刊成本。
3、本次大赛如果争取到赞助商或部门经费支持,将发放与奖品同等额2至10倍数量的奖金。
大赛组委会
2021年7月2日
乡土文学社公告
入会手续 提出申请-填写邮寄表格-交纳会费-办理会员证。长期会员终身会费:一次性交费600元。
乡土文学社章程(链接)“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