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张签证》观后感
《最后一张签证》观后感
前不久、陆陆续续观看的《最后一张签证》播出已近尾声。剧中讲述的是1937年,上海沦陷,出身外交世家的普济州因不满与姚素珍指腹为婚,在其婚礼上,竟然当场逃婚,辗转至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领事馆任职,并与其偶像――女小提琴家海伦雨中邂逅。
到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纳粹疯狂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只有拿到外国签证,才可以逃离奥地利,但各国忌惮纳粹,以各种借口拒办签证,惟有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向犹太人敞开签证大门。
看了《最后一张签证》这部电视剧感触很深,应该说,该剧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还原,剧情深沉厚重的复古画面,肃杀凌冽的悬疑氛围,突破了我们对战争剧的老套印象。充分反映了血腥残暴、暗无天日,在纳粹的统治下一群背井离乡的中国外交官,用坚定的信仰走出了一条生命救赎的大爱之路,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卑不亢至诚至真的民族气节。
《最后一张签证》它远离本土视角,用二战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弘扬了人性和信仰的珍贵。和可歌可泣的大爱相比,战争中平凡朴实的情愫也别样动人,用几个青年男女命运诠释了何为爱情的真谛。
剧中的普济州秉承总领事旨意,顶住重重压力,冒着巨大风险,与领事馆同仁一道为犹太难民办理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尤其在独力执行“七人名单”绝密任务中,与以汉斯为代表的德国纳粹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在犹太抵抗组织的配合下,历尽艰险,冲破重重险阻,将一个个大科学家找到并救出,展现了中华民族至情至善的人性光辉。
小提琴家海伦·米歇尔、权威的科学家们,甚至是无辜的犹太百姓,都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之下。如果说杀戮带来的是无尽的恐惧,那么精神洗脑则让人不寒而栗隐隐作痛。当汉斯的儿子比尔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变成对罗莎下毒手的“帮凶”,带来的心灵冲击远远大过了流血和死亡。
观后赞: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的外交官,用他们的炙热和博爱,温暖了这个冰冷绝望的国家,一张张通往中国的签证,是对人权的坚决捍卫,也是对生命的执着救赎。战争是冷酷的,人心却是有温度的。
---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的外交官们在二战期间救下了4800名犹太人。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