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翰的兵器真是刀吗?非也非也!

哥舒翰的回马枪。“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翰的兵器真的是刀吗?

1/边塞诗的魅力

唐代不仅出诗人,还出名将,诗人与名将的结合,又催生了一种新诗体——边塞诗。

其实,边塞诗并非起源于唐朝,而是肇始于汉魏六朝,到唐朝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即有以“四大边塞诗人”著称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另外,如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人也都写过边塞诗。

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就彰显了边塞诗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的盛唐气象。

唐代边塞诗中,除了气势磅礴的长篇歌行为专家所推崇外,流传至今并为广大读者所能吟诵的,多为脍炙人口的精短绝律。

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比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比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比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比如,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唐人的这些边塞诗,无论是写边关将士的报国大爱,还是写闺中怨妇的儿女私情;无论是写戍边将士的精神痛苦,还是芸芸众生的执手别离,都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2/西鄙人的《哥舒歌》

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视角与过人魅力,在唐代得到普及,所以,诗歌的创作者,不仅仅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就是普罗大众,偶尔也会来上一两首惊艳之作。比如唐代无名氏的一首《哥舒歌》,就历来为人所传诵: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只有20字的短诗,却形象在刻画出一代名将的英勇善战和赫赫武功。诗歌从辽阔壮远的边疆夜景写起,紧接着又引将军带刀夜巡的英勇形象,最后从侧面描写敌人不敢犯边来赞扬唐代边将的威名之盛。

这首小诗并非出自著名诗人之手,而是一首流行于西北边疆的民谣,所以读来朗朗上口。这首诗于短小而朴实中反映出盛唐气象,既易于理解也很有教育意义,故而被收入《唐诗三百首》,因为不知具体作者为谁,编者给取了个名字叫“西鄙人”。西鄙人,意即唐朝西北边地之人。

这虽是一首弘扬正气的边塞诗,但是,诗中并没有惨烈的战事描写,只一句“哥舒夜带刀”就足以镇摄敌人。就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诗的主题而言,“哥舒夜带刀”比起那种冲锋陷阵的形象更丰富、更传神,更能诱导人们的想象。“哥舒夜带刀”简炼有力,在这个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因而给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慑。

诗中的“临洮”,指的是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这里指的是大唐是吐蕃的边界。因为有了哥舒将军的镇守,吐蕃人再不也敢越境犯边了。

北斗七星高高挂上树梢,将军夤夜出巡身佩宝刀。

吐蕃牧马至今只敢遥望,再也不敢向南侵犯临洮。

3/大唐名将哥舒翰

诗中的“哥舒”,其实是实有其人的,这个人就是曾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歌舒歌》就是通过对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流传至今。

“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全唐诗》注)

说起哥舒翰,在唐代将领中,可是威名赫之辈,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前,镇守西北时期间,他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

哥舒翰原是身兼几个节度使的名将王忠嗣的部下,哥舒翰文武双全,仗义重诺,深得王忠嗣赏识。哥舒翰确实是位将才,率部屡次打败吐蕃,获授大斗军副使、左卫中郎将,成为边城名将,其威名宫中亦有所闻。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因为王忠嗣被诬陷革职,唐玄宗命哥舒翰接任陇右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的设置就是为了防御吐蕃的,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乐都县)。天宝八载(749年),发动石堡城之战,取得大捷。唐军攻占石堡城。唐玄宗十分高兴,哥舒翰因军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给予一个儿子五品官,赐物千匹,赐庄园一座,加摄御史大夫。天宝十一载(752年),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进封凉国公,食实封三百户,不久,进封西平郡王。次年,再拜为太子太保,加实封三百户,兼任御史大夫。

由于哥舒翰多次击退吐蕃侵扰,改变了边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总体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保护人民生活、生产的作用。因而,当时就有民谣说:“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这里的《哥舒歌》,很可能是在这首民歌基础上加工过的作品。

4/哥舒翰的回马枪

那么问题来了,在《哥舒歌》中,“哥舒夜带刀”一句表明,哥舒翰的兵器为刀,真实的哥舒翰,其成名兵器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实战中的哥舒翰,其趁后兵器为枪而非刀,刀只是一种佩饰。

哥舒翰善使枪, 这在《旧唐书·哥舒翰传》中有明确载。哥舒翰善使枪,杀敌绝技为令敌闻风丧胆的“回马枪”。

“回马枪”作为制敌杀技,最早以固定词语出现,是源自小说《说唐》,罗成和秦叔宝互教自家武艺,但是大家都留有一手,罗成没有教自家绝杀“回马枪”,秦叔宝没有教自家绝杀“杀手锏”,但是在日后的作战中,都让对方见识了自家的绝活古代用长枪作战时的一种枪法。

罗氏“回马枪”的要诀不在于“回身刺”,而在于“回马刺”。就是故意引诱敌将追上来,待敌将一枪朝后背刺来(或用刀砍下),乘机拨转马头,使两马成L型,才进行攻击(这时两将几乎是面对面了),这时敌将招式用老,兵器也没时候拉回来抵挡,促不及防,就被刺杀(或砍杀)于马上。所以“回马枪”之类“反败为胜”的招式不好练,首先要致自己于很危险的境地,其次要把握好时机火候,最后如果是在马上使,则要和战马很好的融为一体。

后来,用以指突然调头回击。其后,也指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突然袭击的战术:冷不防给敌人杀了个回马枪。比如唐平铸《转战江淮河汉》中的“ 刘邓就在敌人的不意中,指挥部队杀了一个回马枪”,就是这种战术。而哥舒翰的回马枪,较之罗氏回马枪要原始、实用,且危险系数小,成功率高。

据《旧唐书》载,哥舒翰善使回马枪,他出战时都会带上家奴名左车。哥舒翰的家奴左车年约十五、六岁,很有力气。哥舒翰每次出战,快马追到敌人身后,靠近敌人时,就用枪搭上敌人的后背,再大喝一声,被枪一搭、被人一吼,是个正常人都会有反应的。所以,当敌人失惊回头时,他便趁势一枪刺中喉头,挑起三五尺掼下,没有不死的。这就是哥舒翰的回马枪。

哥舒翰出战时都会带上家奴左车。左车年约十五、六岁,很有力气。敌人被掼下马后,就该左车出场了——只见他下马趋敌,割取敌人首级而还。主仆配合默契,成为常规战术。那场景,着实令敌人胆寒。

“翰有家奴曰左军,年十五六,亦有膂力。翰善使枪,追贼及之,以枪搭其肩而喝之,贼惊顾,翰从而刺其喉,皆剔高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左车辄下马斩首,率以为常。”(《旧唐书·哥舒翰传》)

5/左车将军

关于哥舒翰的左氏家奴,一说名为左车。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后集·卷九》中就称:“哥舒翰有家奴曰左车,年十五六,有膂力。”

左车,在古代是个叫得很响的名字,除了哥舒翰的家奴左车外,历史上还有个大名鼎鼎的李左车。李左车乃将门之后,其祖父就是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国名将李牧。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

李左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怪杰和军事奇才。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他为韩信献计献策,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主张修生养息,慰劳将士,以德政安抚人心。以武力作威慑,以仁德服人心,恩威并举,迫使敌人归顺。助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他还给后贡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

6/兵来将挡

古代战争有个特点,就是两军对垒时,首先出场的是领兵的大将,这就叫身先士卒。后人给这种战法的总结是“跟我来”。后来才发展到,将军只管指挥,下级只管冲锋,所以指挥官的口头禅是“给我冲”。

古代战争一开场,是将和将斗,叫作斗将。关于“斗将”,在传统的侠义小说及戏剧中,都有非常精彩的呈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古代战争有个特点,就是两军对垒时,首先出场的是领兵的大将,这就叫身先士卒。后人给这种战法的总结是“跟我来”。后来才发展到,将军只管指挥,下级只管冲锋,所以指挥官的口头禅是“给我冲”。

古代战争一开场,是将和将斗,叫作斗将。关于“斗将”,在传统的侠义小说及戏剧中,都有非常精彩的呈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将军们都是身先士卒的,老黄在此不再多说。只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做大将的,因为要身先士卒,没点真本领,是不行的。

哥舒翰的回马枪,就收录在《武经总要》“绝艺”一章中。曾公亮在其《武经总要》中,还记载中许多类似“绝技在身”的狠人。

比如唐高祖李渊就是个“神射手”:“唐高祖率兵击群盗,至龙门县,贼母端儿众数千人至城下,高祖亲率十余骑击之。高祖连射七十发,贼大败,皆应弦而倒。明日斩首,筑为京观。于尸上尽得所射箭,其妙如此。”

有个成语叫“百发百中”,是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称为神箭手。而李渊连射七十发,无一脱靶,这个马上皇帝,看来也是个深藏不露的功夫高手。

还有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他最擅长的绝技是“避槊”与“夺槊”。尉迟敬德每次出战,单骑冲入敌阵,敌人的长槊从四面八方刺来,都不能伤到他。并后,他还有“空手夺白刃”之能,躲过敌人的槊刺后,他又顺势夺过敌槊,反刺敌人,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中,轻松来自,无人能阻。

都说文人相轻,武人有时也相轻。齐王李元吉也会使槊,所以很看不起尉迟敬德,就要和他比赛。尉迟敬德是秦王李世民的人,为了不至比武中误伤,他就叫两人把槊的刃去掉,光用槊竿比试。尉迟敬德说:“即使齐王的槊带刃也不能伤我,齐王不必去,但我的可以去掉。”比试的结果是,持槊带刃的李元吉一次也刺不中尉迟敬德。

秦王李世民又问他:“夺槊与避槊,那个更难些?”尉迟敬德说:“夺槊更难些。”李世民就他叫夺李元吉的槊试试试。李元吉执槊跃马,一心打算刺死尉迟敬德,不料只一会儿功夫,他的槊就被尉迟敬德夺下三次。齐王李元吉以骁勇著名,连连败于尉迟敬德之手,虽然口头上十分称赞,但是,心里却非常恼恨,以为丢人。

尉迟敬德善解避槊,每战,单骑入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贼槊,还以刺之。出入重围,往返无碍。齐王元吉亦善马槊,闻而轻之,欲亲自试。命去槊,两以竿相刺。敬德曰:“纵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元吉竟不能中。太宗问曰:“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对曰:“夺槊难。”乃令敬德夺元吉槊。元吉执槊跃马,志在刺之,敬德俄顷三夺其槊。元吉素骁勇,虽相叹异,甚以为耻。(曾公亮《武经总要后集·卷九》)

7/英雄暮年

哥舒翰虽然骁勇,但是,个人生活却不讲究,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以致身虚。天宝十四载(755年)二月, 在他入朝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军时,因为洗澡导致突然中风,昏迷很久方才苏醒过来,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回京以后,只好在家中闭门不出。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玄宗对安禄山的疏于防范,唐军一路败退,洛阳失守。在错杀大将封常青与高仙芝后,无将可用的李隆基才想起了病休在家的哥舒翰。虽然哥舒翰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哥舒翰据守潼关以后,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处理日常军务,遂委任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不敢独断专行,就让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偏偏王思礼和李承光互不服气,常常争执不下,不肯好好配合,致使军中号令不一。加上哥舒翰统军又“严而不恤”,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更闹心的是,舒翰虽是领军进驻潼关,不过他与宰相杨国忠素来不和,又互相猜忌。杨国忠又命亲信杜乾运带着一万余兵马,以防备叛军为名,实际是做防备哥舒翰之用。哥舒翰出生入死多年,怎会受这般委屈,便刚到前线就找个罪名杀了杜乾运。

杜乾运被杀的消息传回来后,杨国忠大为震惊,就捏造了一份假情报,说此时在陕郡驻守的叛军只有四千人,可以安排哥舒翰出兵收复。天宝十五载(756年),唐玄宗以“贼方无备”为由,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使者“项背相望”,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有了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哥舒翰当然知道抗命的后果是什么。

是年的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恸哭出关”。哥舒翰这一出关正中敌人下怀,之前出征的18万军队因为被叛军伏击,最后只剩了8千人,而且潼关也丢了。哥舒翰心里明白,这下是彻底打不过了,但也得装个样子,以求回长安之后免于一死。不过士兵们不干了,如果这时去打肯定得死,回长安也不一定能有好结果,哥舒翰提拔起来的蕃将火拔归仁等人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哥舒翰绑了交给安禄山。

8/晚节不保

哥舒翰被俘,安禄山喜上眉梢,想起从前的竞争与争宠,作为胜利者的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得意洋洋:“你过去一直看不起我,如今怎么样?”哥舒翰此时却完全没有了英雄胆色,居然跪在安禄山面前,伏地谢罪。成为叛军俘虏的哥舒翰,一代英名尽丧。在安禄山的威逼利诱下,昔日令敌胆寒的哥舒翰屈服了,担任了安禄山驾下的司空。

安禄山之所以“重用”哥舒翰,其目的只有一个,利用他的影响力劝降昔日的部下。哥舒翰昔日手下诸将接到他的劝降信后,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安禄山大失所望,就把没有了利用价值的哥舒翰囚禁在禁苑之中。

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杀了他老爸安禄山后,在洛阳自称皇帝。此时,缓过劲来的唐军才开始反攻,集结几十万兵力,加上数千勇猛善战的回纥骑兵,采用梯次配置、两面夹击的战术,接连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大败之后,逃往邺城。临行前,将哥舒翰等三十余名被俘唐将全部杀害。可怜一代名将哥舒翰,竟死得如此窝囊。

好在,哥舒翰死后,唐朝廷没有忘记哥舒翰以往开疆拓土的功劳,追赠太尉,谥号“武愍”。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