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行之四:霍山(二)
去同学家里的第二天,是他摆喜酒的大日子。
这天,另一个江苏的同学从南京过来了,因为不是周末,很多同学想来不能来,有点遗憾。
皖西地区霍山人民的热情、纯朴和好酒量,这两天是体会到了,不过在这样的大喜日子,喝多点也无妨,所以,基本上,今天就在这种气氛中度过了。
别问,问就是前一晚喝多了,怂了,改喝啤酒
而且,还有意外收获,那个做茶的刘总,给我推了一个姓黎的老板,在霍山县城,他那里有各种黄茶,霍山黄芽、黄小茶、黄大茶等,都做。惊喜啊!我连连道谢。
次日,我决定去霍山黄芽核心产区——大化坪金鸡山,同学提前借了车给我,我自己开去。
从漫水河出发到大化坪,那风景真醉人,壮丽磅礴。而且道路修得平整而宽敞,非常好开,我两次停到路边去看了好久风景,有种不想走的感觉。甚至在路过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时,我有点冲动想进去。
再往前开,终于看到了一个牌子:中国黄芽之乡!看到之后,我整个人都兴奋得绷紧了!
这已经到了山脚下了,再往上开,山路的画风又是经典的羊肠小道加山路十八弯。最宽段勉强能过两台车的车道,围山而建,所以有时候会有一些大角度的急转弯角。这一路是开得够险,堪比当初在福建平和。
当时没空拍照,看看导航轨迹吧
上到山上,看着这里的生态,完全不一样了。苍松翠竹,这肯定是出好茶的山头。
终于到了霍山黄芽最核心的产区,霍山县大化坪镇金鸡山,终于明白为什么茶树品种叫金鸡种。
金鸡山气候适宜,植被丰富,果然是名山出名茶。
慢慢的,茶园开始出现在我视野中,我挑两个进去了,一个是现代密集种植的,一个像天生天养的自然茶园。土质都比较肥沃,茶树叶片油润,形长,叶缘锯齿明显。
这里有不少茶厂,不过基本没开。非产季吃闭门羹我都习惯了。终于,到了一个厂,我在门口停了车观察,这时候出来一个样貌朴实的大叔,问我,是不是看茶,我连声答应。
老板姓程,进厂了,我问他,有没有黄茶,他说,有做闷黄茶,但是好卖,卖完了!
我一边听程老板讲关于金鸡山、黄芽的知识,一边拿着他做的黄芽绿茶看、品,鲜爽回甘,是个好茶。
我重复和他说,来年做黄茶,一定要告诉我,我要。拿了点绿茶茶样,带着遗憾的走了。
到这,似乎我的黄茶,又扑空了。但我是容易死心的人吗!我提前联系了刘总给我介绍的黎总,下午就去县城!
我风尘仆仆的又开着车回了漫水河镇上,还了之后,我就去坐往县城的班车了。这里的车还保留最简单的操作,不买票,直接路过招手就停。但是,好家伙,我车没还时见到一辆错过了,后面半个小时居然没有车。还好,遇到了小面的去县城的主动询问,一看也不贵,我就上车了。
一点多到了霍山县城,受同学当年话的影响,我傻子一样看看四周的红绿灯,这不有嘛!这县城还挺发达!又干净!
吃了顿手擀面,然后去了霍山的茶城,别说,挺大的。
见到了黎总,打过招呼寒暄两句,我开门见山就问:有没有黄茶。他说,有。
太好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黄芽黄茶!
黎总是大化坪人,也是非常懂茶之人,我们聊了很多。他现在有两款黄茶,一款4月20号,一款22号的,我就都试了一下。
味道清甜,但说实话,放久了,有点反青,也就是说,青味出来了。然后,黎总显然对这个味道不满意,他说,再拿去拉拉火。
他店隔壁就有一台提香机。我就帮着他一起,搬茶,清筛,铺筛,然后,开始复焙茶。
看看,想要个茶不容易,我还得一起动手,但我觉得,值得!没办法,就好这口茶,能找到,就值得!而且,自己参与的,来之不易,更显珍贵。
在等茶的时候,黎总和我讲了霍山黄芽的故事,彻底解开了了我内心的疑惑。
霍山黄芽的黄茶,分黄芽,黄小茶,黄大茶。根据采摘标准不同分级的。黄大茶工艺比较粗犷,做出来确实有一股火香,也就是审评术语的锅巴香。我那会喝的两个,是黄小茶。
而且,建国后初期,霍山黄芽,居然做的还是红茶!背后有这段故事:
当年,50年代,苏联派专家来有偿援助我们,其中就有用茶抵的。
达瓦里氏们聪明,提出要祁门红茶,但是,当时的祁红和我们英德红茶一样,是用来赚外汇的,很珍贵。所以,国内的茶专家就寻找替代品,最后发现霍山黄芽做的红茶,香气滋味和祁门红茶非常相似,就告诉达瓦里氏,这是祁门同个山脉外山的茶,他们试过觉得可以,于是就正式投产,用来给苏联。当时,霍山的国营茶厂,就直接叫“霍山红茶厂”。
70年代,抵完了茶债,于是霍山就不再大量生产红茶,开始恢复传统的黄茶生产。
但是,黄茶有一个问题,就是工艺太复杂,一次制作,八到十天,而且步骤繁多,不方便使用机械,不适合当时的大生产需求。直到79年,安徽农大的茶学教授主导了霍山黄芽绿茶的生产,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于是,自此,霍山地区都是绿茶为主,黄茶更多是小批量手工制的。
(以上观点来自黎总描述,未考证,且我转达可能有偏差,也不排除他描述也有偏颇,有知道真相的欢迎更正)
不过,客观评价,霍山黄芽绿茶,鲜爽,味醇,喝着回甘生津,特别解渴。我今年喝最多的绿茶,估计就是霍山黄芽。
说话间,黄茶焙好了,我们就过去收了回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觉得茶条变黄了,抓一把来泡,黄茶的甜醇出来了,而且香气开始带着微微的花香,和刚才对比,好喝不少!
黎总似乎也比较满意,说,嗯,是这个味了。
我随即表示各要一点,他非常干脆装两包送给了我。我连声道谢,心想这趟我是真不虚此行。
告别了黎总,我坐上短途包车,回六安市区了。因为我要坐明早的高铁,只能住市里高铁站附近了。
带着一袋茶,满意的准备打道回府。而这些茶,很多今年我自己都买了,至今成为我的常饮茶系列。
第二天,带着不舍,回去了,再见,六安。
自此,六安之行,宣布结束。
后记:
今年春天,我从两位老板那都弄了些黄茶回来,喝起来风格差别比较大,然后才听说,霍山黄芽分闷黄茶和黄茶是有差异的。
具体介绍比较详细,我就不细说了,只是一者更鲜爽清香,一者更偏火香。
管它呢,茶嘛,好喝就够了。毕竟,茶无上品,适口为佳。
日常在朋友店里喝茶,喝的就是黄芽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