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自己孩子出色出彩?

谁不想自己孩子出色出彩,谁不想孩子胜过自己,谁不想他成为人们眼里的英才,这既是自己的脸面荣光,也是家庭的活力与希望,还给社会发展填注了正能量!

那么到底怎样的人才是成功?相信不少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孩子的读书成绩优秀;大学上的是重点甚至是世界名校;拥有博士、教授等头衔;入职后待遇优薪资高;年岁不大已担大任当领导或凭本事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总之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声誉影响力。

“没有梦想,就没有干劲”,尽管这样的成功只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专利”,尽管是精英们的成功范例,仍然为普通大众所追求与效仿。其实当初成名之前,人家可并不一定就是奔着这一功利性目标的,即使有也是分步实施到位。相信绝大多数成功者还是着眼于先做好普通人,在人品、学识、专长等方面磨练自己!因为这样,即使成不了人中”龙凤“,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有何不好?!

以个人经历和见识,培养孩子造就学生,使其有所建树有所作为,需要着眼长远把握现实,尤其需要在人品、学识和专长等方面狠下功夫!

欲当大任,先学做人

“学会做人”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这方面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无可替代的育人角色。谈到做人,又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更是长期的持续的。现就“与人相处”与“良好习惯”说点个人的看法。

与人相处,首先得懂礼貌,懂礼貌的第一步是见面微笑问好。从小就要孩子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带给他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与人相处,必须克服自私自利的毛病,好东西要能与人分享,学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让人觉得可近可亲,助人为乐出自内心不带功利。与人相处,需要有容人的雅量。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是口头上说说的,而应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与人相处,少不了与人交流。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对方,也让对方认识你,彼此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密切,如果不是出于相互利用,那就由你的素质见识和综合能力决定了。

再说良好习惯,好习惯也有很多,这里先说“整洁的习惯”,卫生整洁蕴含在日常生活之中,从地面干净,衣着得体,环境优雅,再到书本、器具、衣物等摆放有序,整洁的环境给人带来美的观感,也是自己有文化有修养的标志。再说“按时作息的习惯”,这是为将来适应社会融入集体必须养成的。时间观念应早一点渗透到孩子的心里,从而讲究效率,懂得惜时守时。最后再说“诚信的习惯”,“人无信不立”。答应的事必须坚决去做,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兑现承诺,要诚恳请求对方原谅,并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形发生。诚信说到底是自律,这是成大事担大任必备的素质之一。

不管是“与人相处”的本领,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模范榜样和良好形象影响孩子,让无声的教育滋润孩子的心田,耳濡目染的力量是渐近的也是强大的。

读书学习,用心尽力

应该承认,以现在这种应试方式评价人选拔人的机制是有弊端的。但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取代它,这又是最公平合理的,是大家皆认可的办法。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有七种之多,以文化考试只能检测其中的两三种。所以考试不够理想的,并不能就此否认他潜能的存在,更不能因此认为他是“无能”“平庸”之辈。“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孩子的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如意,就对孩子失去信心,放松或放弃培养教育的责任。

对于读书学习,我认为只要做到“心尽力”就行,就值得赞扬加以鼓励。什么才是用心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看他的作业书写,先不谈美观,而是字迹工整。书写工整可以反映其学习态度是否用心。所以经常翻看孩子的作业,可以及时把控孩子的学习状况,采取应对之策,而非等到考试后看分数。

第二,看他对待疑难问题的态度。是钻研,是请教,还是回避弃之一边不予理会。这时的态度决定了他(或她)学习成绩会是怎样的水准,迎难而上、敢于钻研、善于请教,这才是求学者应有的姿态,一个对于学业用心尽力的学生一定会抱以这样的态度!反之,遇有疑难不思考也不请教的,其学习成效只能是每况愈下。

第三,从他平时的表现特别是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读书学习,是否用心尽力。“羡慕投机舞弊的,作业不及时完成或错误不订正的,吃穿讲究高档的,过于追求时尚打扮的·····”·这些都说明他对学习并没用心,更不会尽力了。

如果他已经用心尽力去读书学习,这样的孩子已经很不错了!即使考试分数差一点名次不理想,这都不是问题,只要坚持做到用心尽力,最终他的学业决不会差,经过一番努力后,很可能是一匹“黑马”!即使学业不理想,就凭他的这种务实态度这种坚持精神,将来一定是成功者,可能成为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攀比无益,唤醒鼓励

我们教育孩子时,有时很喜欢作比较,让自己的孩子与人家优秀的作比较。一是希望孩子不能骄傲自满,要知“山外有山”,不能“鼠目寸光”,再是希望以此让孩子看到差距,从而奋力追赶缩小这个差异。其实这样做,弊大于利!往往由于这样的比较,弄不好挫伤自信心,萌生自卑感,削弱成就感,并不能起到原有的促进作用。也使得家长增添了不快不安,纯属自寻烦恼。如果再比较再遇挫,还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那是毁了孩子。

其实,做这样的比较,本身就不科学。他们之间原本就有先天素质、身处环境、各人禀赋等差异,可能这方面他是强项,那方面我是强项。所以说“攀比无益”,正如“名贵花卉”与“参天大树”怎么比较?只能说各有特色各有用途。

反之,采用唤醒鼓励的教育方法,多看到自身孩子的长处闪光点,加以肯定赞赏,可以燃起孩子的上进心,激发自身的潜能。增强他的自信心,提高他奋力前行的勇气。或许我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当得到夸奖赞美时,内心充满快乐愉悦,这种积极心理,会激励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外部赏识也是人的成就感,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要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一路上,智者的“唤醒鼓励”真的是不可或缺!

爱好特长,发展培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少是健康的积极的,我们教育者要做有心人,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并加以引导。可能他的兴趣爱好就是将来毕生奋斗的事业,可能因为钟情专注于某个方面,乐此不疲潜心钻研,最终成就斐然非凡卓越。

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特长,并尽力去发展培养。要解放孩子的手和脑,不能墨守成规限制束缚。不要顾忌弄脏衣服,不要过于担惊受怕。放手让小孩在精彩的世界里探索遨游,只要照看好引导好!要耐心倾听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不要觉得幼稚可笑而敷衍或责骂。孩子稚嫩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需要保护它和珍视它,切不可随性肆意扼杀和摧残。据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宁幼年就有登天的梦想,对此童心未泯的母亲没有笑话他的幼稚无知,而是回应道“那好啊,孩子你别忘了回家!”如果遭到讥笑责骂,那人类第一个登天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加加宁了!

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教育者要格外珍惜倍加呵护,积极引导精心培养。通过向书本请教,向能人行家请教,让萌生的“美丽幼苗”得到滋养和培育。

尊重、引导、鼓励始终是我们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原则,而专制、胁迫、灌输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昧之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