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爱到无情即悲悯,美到极致是悲伤

随想录
陈 新

人的一切欲望皆出于需求。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通过悖论越过对事物的常识性理解,从而获得一种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能力。本质不是现象之外的东西。本质是对现象的反拨与正解,是思想到极端深度才能抵达的东西。悖论就是:加不意义不变。黑格尔看好易经所体现的逻辑性,应该不是形式逻辑,而是一种本质逻辑性——不完全类推式的集合概念的大逻辑。哲学层面的自由,其实就是最无法自由的思想。思辨就是语言的思辨,语言都是形象的抽象。语言本身有一个因为所以的逻辑,思辨更是因为——所以——从而抵达一个我自以为是的判断。宗教、哲学,美学等等,无不都是语言学的应用和运用。所以说语言学是最基本的哲学,心理学更人本,美学接近虚无,伦理学则是其它一切社会科学之所以遵循约定俗成的基础。

思想史有三条主线:一条纯理性、思辨;一条偏重信仰,道德律令;一条更注重动物性。大致可分为三大阵营的思想家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黑格尔;苏格拉底-斯宾诺莎-康德-荣格;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哲学最根本的问题是——人对世界的认知。时间与空间与生命感觉的关系问题异常复杂。——当我们看见距离地球一万光年以外的星球爆炸,那就是看见了一万年前的事物现象;当时间后延一万年,那距离我们一万光年以外的外星人或许刚好在那一刻看见我们这一刻的存在。因此,时间与存在,存在与时间。起于因为,终于所以。即,因为时间所以存在为无(空间被时间消灭);因为存在所以时间为有(时间被空间呈现)。现象世界错综复杂,人的意识流动的逻辑——即因为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及物感知的逻辑推进而为一般认识的过程非常简单。但是对这意识流动逻辑的把握并融入文字逻辑进而达到对现象世界本质洞察的呈现,则是爱因斯坦这一类更天才者才有可能发挥的极致。

思想提升思想。交流激发思想。情绪影响思想。沉静完善思想。思想是这个世界上最弥足珍贵的东西。但是哲学非常危险。以我从不摔跤,经常碰壁,已经被碰掉两颗门牙的切身体会:不哲学才可以正常走路,不思想才有可能快乐。用日常语言谈论哲学,那大约就像根本不懂爱情的人谈论爱情——必然是不着边际,似是而非。哲学比诗还要模糊,那些看似很逻辑很清晰的论断,其实都是指向不可解的境域。因为我之外没有真相,只有感觉。所以我信就是信我,我思就是不信别人说的鬼话。孤独源于大爱。大爱就是以“我信——信我”来对抗无常的恐惧。至极孤独,那就是谁也帮不了你一个人的无助。大美令人窒息。绝望。悲伤深不见底……

思想者必至孤单,因为没有一个思想者不是孤单的思想。但是孤独,或者说“孤苦无依”,那可能是自大或自恋带来的错觉。那亲我者是我亲人,爱我者我必爱她。简单的说:那给我糖者我就爱她,让我苦者我当然恨她。悖论在于:那给你糖者也让你苦,因此就只能是爱恨交加的纠结。好在生命有尽头,没有尽头的爱恨纠结仍然是不孤单思想者并非“孤独”也不“孤苦无依”活着的信靠。纯理念的哲学,那是专门哲学家和教授需要整理完整的教材讲义。真正人的哲学意识,思想,关注重点,则更看重生命个体,即肉身行为所体现的此在传承及延续的精神。历史不完备的遗存,集体潜意识的隐藏,社会大潮流的走向,未来或然性的猜想。无不都是看见所及的对象。文学艺术是一种对象化的审美。哲学思维其实也有对象化的东西,思维内容以及之所以思维的对象化特质。思想受情感驱动,情感受思想节制。这大概也是人类的神性还不够“超人”,兽性也不至于某些哲学家所夸大到的那种可怕程度的依据。

人的一切欲望皆出于需求,所以也出于缺乏,所以也出于痛苦。满足本身甚至也是假的,事实上这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于一个新的愿望;前者是一个已认识到了的错误,后者还是一个没认识到的错误。思维说到底就是悖论或不悖论的认识:悖论无对错。想不清楚就是哲学。想清楚的都是常识。没有真的历史。想象力就是捕风捉影的能力。真理都是指鹿为马的论断。但是我们还是要从不言自明的定义和公理出发,寻找最接近合理性的认知。梦的前提是陷入困境,结果是不得自由。若不惊醒,那就只有战败或降服。但是梦无不醒,所以说喜欢做梦的人也必然会面对现实并追求自由的思想。汉语言并不缺少能指意义的哲学,但是缺少一个人本可信的方向,高踞于意识形态顶端的三教皆虚,儒虚假、佛虚空、道虚幻,所以造成一个思不哲学,言无不假的毛病。

真不朽的东西不是大师们所鼓吹的虚假而是母语传承的简单;语言神力不但可以阻挡坦克甚至可以降服恶魔;根本观念强大到既可以调动众生向善亦可以驱使群氓作恶。人根本逃脱不了政治所赐予你不幸来此人世的福分或祸殃。惟呼吸与肉身同在的我思才是我的。那我的也不是我的而是神的。那神的就是我的所有习得与肉身结合的智慧。人与人的性情不同,血脉渊源不同,以及时势、环境、教育习得的差别之大,极端一说,甚至超过人犬之别。狗多么忠诚。所以说与品差之人无可以同日语。读书人的底线:不可以欺凌弱小,屈服强权,寻求非分之利益……有骨气才有尊严,尊严是自己有无的东西。做人无非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勤劳立身,勤奋益世,勤俭才是惠及后人的财富。爱字当头,情义为上,对一切相关之人,有价值的事物,持尽可能爱护的立场。真正能守住道德底线,勤奋劳作,实干兴业,创造财富,并不吝回报社会的所有人都值得敬重。

我的所有思都是因事。把允诺人家的事情做了才是最重要的。文学有什么用?如果不守住一个至少不坑害孩子的底线,如果不保有一点尽量不愧对子孙的良知。一切都会速朽,文学尤甚。全世界那么多的文学书刊报等,不大多数是最后只能当废品回收以再造出一些新纸来的垃圾。一个人,如果不做好应份该当承诺他人之事,如果不看重最基本的亲情和友情,如果不顾及自己以至他人现在和将来的孩子,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和可能的虚荣,都毫无意义。人第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自己以及所有人的孩子都可以、可能安全健康快乐成长。这才是人性的底线,突破这个底线的民族人群统统该死,无不有罪。

人生有缘,缘起遇见。人只能遇见他遇见的遇见,做成他做成的那样。大业起于小数,大成来自小作,大运源于小顺。一个人的运气也是他血脉传承和自己修为而来的福气。凡成事者人缘好必有原因——他的骨子里的品质善良才是最根本的福气。风水就是平衡——得风顺水,随形就势,趋利避害,“弃暗投明”。智慧全在吐纳——必要时清空补满,遇纷扰拒绝视听。凡事不可强求,在场相关尽量。对事要小题大做——严格认真;待人要大题小作——宽容体谅。康德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我亲爱的朋友们:朋友是不存在的!”说道:一切人类交际的美德都是辅币,把它们当作真正黄金的人都是小孩子。康德所说的真正的黄金就是:我肯定比你正直和高大。所以要尽量善待他人,甚至包括坏人——不很坏的坏人。康德太伟大了,他教导我们知道而且无怨。因为一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亦有可谅之处。所以,相逢一笑,游戏人生,一切都无需计较。

维特根斯坦说:如果人生有意义,它的意义就是为善,生活得幸福些。又说:简朴的生活是幸福的。相比真爱真朋友交情真民生政治每一个人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文学是多么不重要不言而喻。所以说文学是绝对业余的闲事。如果我幸福快乐文学是休闲的享受;如果我愤怒郁闷文学是转移和宣泄;如果我没事可做文学也可以当个事做。纯文学艺术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与陪伴。读书人的担当,生命攸关的政治,比文学更重要。艺术就是歪曲为美捏造为更美的虚构。审美发生最深层的原因应该是爱而不是恨,恨或至审丑,尖刻的讽刺,批评、批判甚至苛责那还是爱。不爱那就根本用不着去看见。

爱必善良,善良才爱。我对这个世界的立场是:我什么都不要你的,我什么都可以给你。这不是高尚,而是无奈。因为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因此我甚至觉得我如果再也没有被人剥夺驱使利用价值那同样也没苟活于世的必要。因为人之所以还要活着不就是为了还债到被剥夺得什么都不有了呼吸自停止了为止。是神的指使而非自决那其实还是人的肉身本能(那本能不是动物性的,而是神的——即全部思想作用于瞬间决断的神性)高于理性选择的本质。以一个男人的立场,进一步的追问就是:你如果是他,你怎么办?“爱”作为动词使用,或者“伦常”这样一些比理性更强大的东西,一旦是逼迫和撩拨你的,或者是打击和羞辱你的东西……你怎么办?困惑仍然在那,悖论仍是两可。因为我无法回答我不能自证的问题。人之高贵全在于能自持做一生的好人且无论如何都不让自己贬值的坚决。真正自由思想的精神无不根源于衣食为本友善待人简单生活的立场。常识,从不证自明的定义和公理出发的思想,才是众生安身立命的根本。斯宾诺莎以他宁可磨镜片为生也决不不屈从强力的伟大哲学,带给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引导,至今仍是人类社会理性良知、健康思想的信赖。

中国汉字起源于最古老的结绳记事。从一开始,就是根据当时认识所能达到的水准,从人的视野所及的大千世界,抽取象与数的精粹,经过相当漫长的一段启蒙时代创造力的智慧过程,从而编织出来一整套的中国独特的象形,指意,归纳与演绎的文字系统。象是事物的表象,数是内在的本质。象数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概念。大象无形,大数不可计算。汉字数字符号系统不同于阿拉伯数字符号系统,从一到十是基本数,百千万亿兆都是叠加而不是计算的表达。关于数的基本观念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要之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兴衰变化,人生种种的成败得失,归结起来都是数字决定一切的证明。

家族文化的好处就是还保持着质朴浓厚的人情。底层尚可,被上层走歪的坏。传统伦常,要倒过头来才是对的。例如四维(礼义廉耻):首重礼必假义失廉无耻;首知耻,必守廉重义讲礼。“尊老爱幼”亦如是:首尊老必不爱幼,首爱幼必至尊老。所以要改倡“耻廉义礼”,“爱幼尊老”。五常(仁义礼智信)亦是,顺求无非虚假,倒过头来才符合”因为所以“的逻辑。是非终生难辨,好歹一眼便知。历来如此,任何种族、民族真正最优最好的品质,都是通过母亲的传承永续,坏的东西都是被父权放大,最后还是要靠母爱传承的生命流转来纠正。所以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美感是瞬间感,不是持续感,也没有持续感。因为一般看见的东西都有一个连续、变动和变化的过程,而摄影(即看见)则是有所选择而捕捉的瞬间影像,且我们再看它时也是作为审美对象因而更突出美感。因此,写作就是“看见联想,联想看见”的拉开。看见第一重要,联想只是手段。生活都是随缘,艺术无不破例。因为如果没有例外,所有人的言语最后都要陷入词穷语塞的绝境。不简明扼要和不简单诚恳是两类(公文,文学)写作的通病,可用电报体、短信体或微博体予以纠正。写作就是要尽量把话说清楚,把事说清楚,把理说清楚。但是不必要把过程都说清楚。关键词、核心词,突出情境、生动细节,现场感受等等。写无非这些东西,能尽量凑拢拉顺便是。所以说做人第一,做事第二,玩耍第三,文学次之又次,写作最不重要。且不够天才者,你不写人家还不知道,写多了就是献丑。人生如梦。时过境迁之后,真正能记忆清楚的东西,非常之少。语言因为所以推进的逻辑,能纠正思想上的困惑与混乱。

如果说生命是一道闪电。阅读也是遇见。好文字是立着的。因为它背后有一个立着的人。诗应该是站立者的书写:赤诚而至坦荡,坦荡而至磊落光明。诗不是思想。不是跟风随流的仿照与重复、不是炫耀文采的学舌和卖弄。是不必说。自以为是。只有那些具足真实人性,极端思想,独特审美创造性冲击力的原创性写作才配称得上是经典。好的阅读应该是一种精神遇见灵魂遇见或至少也是情景相关的交流与对话。人只能跟天才学习智慧,跟老师学基本知识。所以要坚决少读二、三流的东西。除外经典或遇见欢喜的阅读。另外朋友相关,特殊抓取需要,实在闲的无聊之类的阅读例外。偶或也能开卷有益,碰上让眼睛一亮的收获。

“废话”是诗歌的价值。“闲话”是小说的精髓。大作家就是知道得多,因此无不使用“作家闲话”的手段。乔伊斯、曹雪芹们更属极端。《鼠疫》也是闲话开篇,但小说侧重寓言式表达,写社会人为灾祸是一场恶作剧的残酷现实,未突破正常思维逻辑局限,不及乔氏精神分裂即特殊天才思维者所能达到更本质洞察的深度。乔氏小说不局限于纯文学领域,是思想史的重要素材。《追忆似水年华》是文学史的重要范本。《追忆》对人类生活之感受丰富性的表现为乔氏所不及,但没能达到乔氏思想所达到的极限。

最好的诗,就是最简单的表达。真正好诗,就是能够写出——我们灵魂同在的悲喜。“当世界上的一切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只有诗歌像爱情一样,可以表达最深刻的本质” 。它紧贴着我的身体,这就是原因。我要做我想做的。我肯定不是这个时代的诗人也不屑是。我偏爱思想的荒谬,胜过不思想的荒谬。如果一时代让诗歌成为笑柄。某些瞬间、非常强烈的感觉印象,如果写出来它就是诗的。不写出来它就会变成像钉子一样钉在记忆中隐藏,你说不清什么时候会把它拔出来钉在纸上。一般而言能不分行标点把话说清楚的写作就是诗的。诗之止境,“旷而且真”。那“旷”就是高尚与高贵,非单纯练习所能致;那“真”就是一种坚决坚定的姿态,虽能为但却未必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所以说,写出真正好诗的难度不亚于登天。比喻、隐喻、转喻,都无非是花样翻新的修辞手段;诗通神谕,不喻才是最高境界。

当岁月如流,时光老去,爱不再是激情、钢铁、冲动和力量,那就只剩下“自高尚和高贵”的品格。高尚就是对人真好。高贵就是我自干净。极端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强力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臣服。除外我信,或是情愿。人是有“贱”性的。距离产生美。但是悖论在于:不亲近何来亲爱?不亲爱如何美感?爱不是美,美不可爱。爱到无情即悲悯,美到极致是悲伤。悲悯就是不特定关怀,就是无情;极致就是不有,不可能靠近。说到爱情,没有人可以自信的说,我对于爱情是洒脱的是自如的,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讨论爱情就理论层面,我们会觉得自己无知;就实践层面,我们会觉得自己无能。但至少要保证一点,那就是真诚。马克思说,只有爱才能够播种出被爱。要爱人如己。关怀源于恰当时刻的默默陪伴。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朋友是无用的,爱更如是。

政治是什么东西?是与我无关的东西?是性命攸关的东西?是不想面对但又无法不面对的东西。谁也避不开的政治,治国安邦的政治,争权夺利的政治。总之是双刃剑。受惠或是遭殃,那都是你我他们都有一份该当如何面对的责任。所以说,不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对超底线的宽容,比杀人更可恶。减少不平等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至善无敌,极恶必败。所有事实都是观念对象化的事实。感觉是,思想更是。所以说是观念决定一切。人如果没有观念,那就不要上帝。人有观念而不要上帝,那就只有退回到人不是人的生物链上去。兜圈子的说法:上帝是人可能得救的指望。换一个说法:人只有可能得救于观念的改变。尤其是主流意识的观念,人无法不受其影响被适应或改变。所以说,主流意识的核心观念是主导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所有的问题都是观念问题。所有的观念都很难改变,所有的问题都很难解决。一切事小,生死事大。人生最基本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尊老就是要尽量让老人休息善终,根本没必要多外出摔倒之类;爱幼就是要负责让孩子长大成人,没有任何借口不竭尽全力。

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活着也是。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生若讲情义,吃喝第一重要。吃好才是硬道理。人的一生,到最后都是悲欣交集,若有若无。一切都是能想起的往事。投身为有,转身便无;悲终难免,欣在过程。一般而言,没有特殊的因为所以,没人肯舍弃通常幸福而去追求或担当极端的痛苦。如斯宾诺莎、梵高等第一担当超出俗常人众者世不多有,时不常见。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最优传承以及生命潜能的实现,大约才是人类可能向善好转的亮光。

突然想起,我无法缺席自己的葬礼。因此,我必须实践一种悄然自了的死法——不举行葬礼,也不给别人缺席我葬礼的机会。善终就是:在死亡中获得永生和庄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