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问题开始
海德格尔说过一个哲学家一生只有一个问题。他自己的是存在的问题。
赵汀阳有过类似的说法,还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就叫《一个或所有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所有问题,一个问题延伸开来就是所有问题,一个问题的分析、把握或者解决,就会勾连起所有的问题。
所以,挑书可以从自己的一个问题开始。这个问题不一定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具体。从经验上看,通常这种问题都很大。
举个例子说,什么算是好的生活?值得过的生活?这一般被看做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开始找书了,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有这个方面的讨论。
回到咱们中国,比较常见的说法叫“孔颜乐处,所乐者何事”的问题。孔子和颜回两个人的人生都不算顺利,夫子周游列国很是遇到了些危险,想法也得不到理解,理念也得不到实施。颜回家里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但是孔子有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回那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要是能找到他们的乐到底乐在哪里,那也就找到了我们这种乐感文化的根基处了。
这样,论语就可以拿来读了。庄子里面也有关于孔子和颜回的,虽然很可能是庄子编的。史记里面也有记录。
如果说前现代,传统社会里面的问题跟经历了工业革命,经历了现代性,经历了韦伯所说的祛魅之后,已经不能再像古人那样找意义和值得过的生活了,那还可以找近一点的。
有从自由主义角度说的,有从社群主义角度说的,有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说的,很多很多。问题也复杂起来了,从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到了谁的值得过的生活,谁的和值得过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谁”这个主语又意味着什么,这个观念里面的“谁”要怎么去认定,能不能认定,是否是个虚构,是不是从古到今就有,它有过哪些变化。
你可能一生都在这个问题里,也或许得不出一个最终能够说服所有人的所谓值得过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思考总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觉得它没意义,那就找你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问题就好。
如果觉得“去找”这件事就没意义,我觉得那还是读一点种马啊后宫啊穿越啊之类的文比较好,轻松些。在没有意义的时候,轻松也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