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愧为“一代商圣”(续1)
读过《范蠡》,才知道中国古代竟有这位旷世奇才。他是辅佐越王运筹帷幄的范相国;又是搏击商海享誉盛名的陶朱公。后人以“居官则卿相,居家则富翁”形容他,达到了普通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现撷取他的九则故事,让您认识“一代商圣”有什么不同凡响!
4、借势发财
陶朱公离开金口到了陶山脚下,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他给自己定出规划:一年收回成本;二年开始盈利;三年发家致富。与当初在金口一样,依旧从种植业、养殖业开始起步。闲暇便四处转转,了解商业方面的行情信息。
这天他到当地茶楼盘桓,名义是喝茶,其实也在寻找商机。就在那,两个客人的闲聊引起他的注意。从谈话中了解到北方的马匹运到南方价格是原来的三倍,不过途中也有风险:可能遇到官府的盘剥,可能遭受盗贼的抢掠。
这个信息看起来或许没多大价值,但接下来的信息被他充分嫁接,却成就了他到陶山后一笔大生意。
手下人把打探的情况告诉他:临淄有个叫姜泉的大商人,专做麻布生意,他把北方的布匹大量运往吴越,这些年发了大财。据说这人财大气粗,声名远扬,黑白通吃,沿途上畅通无阻,又听说此人目前在陶山。
商机稍纵即逝,容不得耽搁迟疑。陶朱公决定马上组建马队,贴出告示:陶朱公组建了一支马队,往来于齐鲁与吴越之间。现开业酬宾,近日内免费为商家运送货物,欢迎有需要的商家前来联系洽谈。
此消息一出,引来不少路人的驻足关注。不出陶朱公所料,一个叫姜泉的客人登门造访。姜泉说,他的货一般走水路,今看到免费带货的信息,也想走陆路试试。
问起姜老板运多少货时,不料对方反问道:“你有多少马?你有多少车,我有多少货!”
陶朱公到底是老江湖,丝毫没被姜泉的气势吓到,随即答道:“四百吧!”
“那好,就借你三百匹马运我的货!”
“这么多货?路上安全?”陶朱公迟疑道。
“这个,你放心!”姜老板信心满满的说,其实陶朱公心里就是要他这句话。
半月后,陶朱公派他侄儿带着这支四百匹马的车队,浩浩荡荡从陶山出发了,载着姜老板的布匹,自己也顺带了少量私货,陶朱公吩咐,到目的地,货物卸掉,马匹一并卖掉。并让侄儿顺道回家走一趟。
陶朱公到底不是普通的商人!善于捕捉商机又巧借他人之势,轻松地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5、赈灾卖粮
看到去年粮食丰收,市场上粮价平平,陶朱公想到“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一经商谚语,说不定今年或明年粮食歉收,得储备粮食,以应对灾荒。
他把贩运丝绸的生意先缓一缓,决定从江南贩粮自己先储藏起来。果不出所料,清明之后,齐国西部、晋国东部、鲁国、宋国等地,都发生了数十年未遇的持续干旱,有四五个月时间没有下一场透雨。田地龟裂、河塘干涸、大地寸草不生,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天灾降临,农业歉收,谷价飞涨,“这日子还怎么过”,百姓叫苦连天,粮贩只恨囤积的粮食太少。百姓断炊了,有的四处逃难,有的沦为盗贼,社会动荡不安。
陶山也不例外,只见大街上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外地人,要饭的、卖艺的、卖儿卖女的,有的饥民成了饿殍。为商要“富行其德”,陶朱公见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今天晚上起,陶朱商行就在这条街开设粥棚。”“虽然不能保证大家吃饱,但求对大家有所帮助!”他向饥民们郑重承诺。
当天晚上粥棚火了,大批难民排队领粥。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每天都得消耗一百多石米,这样下去就是一座粮山也有被吃空的时候!家人们纷纷向老板提醒。
“我们不能囤积这么多粮食,眼看难民们忍饥挨饿啊!”他说,“各国的官府目睹饥荒,不可能长期不管,我想他们会尽快采取措施的。”
陶县县令听说很多灾民都涌向陶山,正派人打探情况,衙役回报“陶山有人在开粥棚施粥!”听说大商人陶朱公在那架起十几口大锅,煮粥赈济灾民。县令闻言,马上提出去现场看看。
陶朱公与县令本是熟人,说话也就直来直去。“快饿死人了,大人还不快想想办法!”“我也没办法啊,有钱现在也买不到粮!”县令无奈地说道。“只要你肯买,我这里还有粮,至于价格好商量!”陶朱公回应道,“只要官府用于赈灾,我按目前市场的半价供应。”“行,一言为定!我这就安排人来购粮。”没想到困扰县令的难题立马得到了解决。
“陶朱公粮栈有储粮,愿半价卖出用于赈灾。”这一消息传遍了临近诸侯国,他们纷纷来人洽谈,陶朱公再三声明,从我这半价购买的粮食,只能用于赈灾!
陶朱公赈灾卖粮的善举,又一次让他声名远扬。
6、生丝大战
到陶山后不久,陶朱公开了丝行,做丝绸生意。这下惹恼了祖籍陶山现在定陶开“恒源丝行”大老板钱源,他马上也在陶山新增了两家生丝铺,并且收购生丝的价格高出陶朱公。很明显就是要打压同行,挤兑陶朱公的丝行,让他一家垄断!
钱源出手第一招便是将生丝收购价,从每石一百八十钱提高到二百钱。陶朱公知道后,马上通知手下人:将生丝价格提到每石二百一十钱!
那边,钱源也不甘示弱,提价到每石二百二十钱。
陶朱公也火了,打出每石二百五十钱的生丝收购价,尽管这样已没什么利润空间了!
钱源依仗财大气粗,铁了心要整垮这个敢跟他较劲的同行!他一咬牙,把收购价提到每石二百七十钱。他想暂时赔本,但从长远考虑,这点损失还是值得的。
这一次陶朱公没有接招,他问手下人:“我们现在手里有多少货?”“大概三百石。”
“那好,现在你们化装成蚕农,把收购的生丝分散送到恒源钱老板那儿出售!”手下人没想到老板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也不敢多问。
这场生丝大战风波,最终以陶朱公的“沉默投降”而结束。
但陶朱公高兴,三百石生丝,这么抛出去,也赚了一笔不小的利润;钱源也高兴,这个不可一世的陶朱公终于被他三拳两脚打倒了,以后他恒源丝行就是行业老大!
要说这事并没到此结束,就在钱源收购了大量生丝后不久,先是秦晋之间起兵,后又楚越交火,接着齐鲁也开战了。诸侯国战争频发,这可让商家无法正常经营,本来已经亏本收购的生丝,照这样下去,无疑就成一堆垃圾,当听说陶朱公的生丝早就脱手卖给自己了,这让钱源气得吐血,直呼:“天要灭我?!”
万般无赖之际,钱源想尽快将这批生丝贱价脱手。想来想去,只有后着脸皮找陶朱公帮忙,或许他能接手。
他吩咐管家,只要他肯接受,价格你可做主,这么多货总不能放着,长时间拖下去。
管家与陶朱公经过交涉,得到钱源认可,最后出价以每石一百一十钱成交,陶朱公全部接收。
这以后,陶朱公通过一个朋友的关系,利用军用船只将这批生丝运往南方转手。虽然费了一番周折,付出一定代价,这笔买卖又让他狠狠地赚了一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