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道,在于演义

文/周天明

说起三国,我们中国人都应该耳熟能详。

但如果有人问:你有读过三国志吗?恐怕我们不一定马上回答说有。

原因是我们大多数人知道的故事,都来自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而如果你专门去看三国志的话,可能越看越没劲。

因为真的东西,不一定美,也不一定善,而我们中国人是求善的。

三国演义是善的,也是艺术的。

其中三国之道,在哪里呢?其实就一个字:义。

下面,且由在下,分3点为你细细诉说。

1

义在心中

曾师说,“义”就是合理,就是凭良心、讲道德、重伦理。

凡是不义,也就是不合理、不凭良心的事情,都会给自己,乃至与自己相关的人事物,带来负面的影响。

演义前几篇中,我们品读张角的不义,是装神弄鬼,糊弄百姓,最后死得也不明不白,自作自受。

大将军何进的不义,是不当位,而又毫无警觉性,内有宦官之乱不除,外有董贼之祸不防,结果导致身首异处。

董贼的不义,收杀死自己义父的吕布为义子,后又逆取而不顺守,拥立新君却想取而代之,最终也身首异处,落得个千古骂名。

而刘关张三人,“义”气相投,成就一番事业。

虽说最后三国不归蜀国一统而感到有些遗憾,但他们的义,已经影响着无数国人,化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

诸葛丞相的义,就是明知汉室气数已尽,人力难敌天力,但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芳名。

当然还有那位扶不起的阿斗,他的义,就是用乐不思蜀,使司马昭笑死。

如何判断义与不义,关键在哪里?

首先必须是一个人的发心,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初心。

初心易得,终始难守。一开始,我们就要坚定信念,遇事皆以凭良心为基础,遇到阻碍都需随机应变,最终成果出来了,我们也要守得住。

义在心中,在我们的做出具体行为之前的思考观点当中。

我们常讲,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观点,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最后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而你的观点,是完全可以自己控制,调整的。

所以,义,也在你的选择当中,你选择用什么样的观点,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最后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义在心中,我们要守义,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观念。

就好像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一样,这会使得我们面对某类事情时,会不假思索地做出选择,如果这是一种好习惯,那还好。

但如果是不良习惯,那就需要守住那个义,看看自己为什么会一直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错误的选择。

观念上如果想通了,就譬如昨日死。以前所犯诸多过错,只因自己观念不对,只因自己不懂,现在改过来了,不就好了吗?

这就叫“朝闻道,夕死可矣!”

以前自己思想上的种种错误、扭曲甚至腐败,都会在你养成新的,而且是随顺自然的行为习惯过程中,慢慢纠正过来。

这也便是《易经的智慧·蛊卦》给我们整治自身腐败的启示。

所以,我们说,义在心中,就看你有没有时时刻刻,有一种凡事都要求合理的观念。

2

义在言中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

一个人心里越虚,讲话就越大声,因为不说,感觉心里不平衡。

你看此地无银就无银,何必说呢?说出来就代表此地有银三百两,隔壁王二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说话是一阴一阳,就像曾师说的,一个人越强调自己有信用,反而是自己没什么信用才要大声的说。

请问,你有把握,每一次讲话都能合理吗?

我们看曹操,就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寒了陈宫的心,也让世人皆知,曹操真小人也!

而如果你说你欣赏这个真小人曹操,讨厌那个所谓假君子刘备,那你就是不知三国之道了。

三国之道,在于演义的过程,不在于结果。

我们欣赏的,就是三国人物之间的演义,从中学习领悟吸取教训,遇到事情参考三国演义的合理做法,然后调整自己。

刘备是不是假君子,他当初自己有没有私心?我想最大的争议点就是,你既然要恢复汉室,那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为二弟报仇,意气用事呢?

还有,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要出山辅佐刘备,这不是又延误了别人一统天下的进度,延长天下苍生的痛苦日子了吗?

但是,我们绝不会往坏的方面想刘备和诸葛亮,只是因为,我们心中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共鸣,就是义。

所以,说起三国,少说或不愿说刘关张等人的不是,就表示你心中有义。

我们要说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义。

所以品读三国,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义在言中。

在传播三国演义智慧的时候,你只要说的合理,那就对了。

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不说的角度去说,如此才不会乱说,才不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你看如果你有位同学,公开表示,自己喜欢曹操、吕布,你会怎么想,别人又怎么想?

那就是此人本末倒置,他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的能力,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

所以《易经》中的兑卦,兑没有言字旁,就是提醒我们,人是很容易得意忘形,同时,妄言害死自己。

何进得意忘形,得罪光了所有良臣,看不起所有的宦官,最后害死自己。

吕伯奢口不择言,全家被曹操斩杀,最后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是因为他们有了不合理的言语,才导致后面凄凄惨惨的结局。

我们品读三国,悟出义在言中之后,就要提高自己警觉性,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说话,有没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良的后遗症。

3

义在行中

曾师说:看一个人,我们不光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面对常说感恩感恩的人,你看他的行为,是不是真的感恩,不要被其言语迷惑了。

面对说话很好听,让你听起来很舒服,做之前给你一百个保证的,你要小心,他不一定能做得到,有时候他甚至没开始做就喊做不了。

当然,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为什么他对我们这样说话这样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这时候我们要反求诸己,进而调整观念,改变自己。

我们要知道,行,就要行得合理,行得有效,而言语,不过只是外在辅助,因为只说不做并不能化解实际问题。

所以三国之道,在于演义。而演义就是,行得合理。

行得合理与否,就是要看他有没有顺乎自然法则地做人做事。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虽不同心思,不同立场,但就因为义,才走到一起。合理!

煮酒论英雄,刘备听到天下英雄就你我而已,顿时失色,此刻天雷炸起,刘备随机应变,是自保,也是天佑。合理!

最后刘关张三人,成也桃园结义,败也桃园结义,你说结义就结义,何必用同日死誓言捆死所有人?

还有桃园中的桃花,桃花易逝,也暗合天理,预示着刘关张三人最后的结局。

那这都是命,不可以改变的吗?

答案是可以改,但只能刘关张三人自己改。

你看只要最后刘备这大哥稍微转个弯,先缓缓三弟情绪,表示暂时不打孙权的事,是二弟托梦交代的,这样所有人都可以齐心协力,先破曹魏。

可见,你行得合不合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真的要一个标准,那这标准就是变动的,动态的,不固定的。

我想,人生,也正因如此无常,才需要用心去思考,去调整,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念,不断地践行。

最后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随时随地都在易经思路上运行,走得合理,圆满无咎!

三国之道,在于演义。

此义在心中,在言中,更在行中。

让我们一起凭良心、讲道德、重伦理,走三国之道。

希望在演义的过程中,我们都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念,进一步做出合理反应,做到向善而行!

END

作者简介:

周天明,曾师公众号写作团成员,易经思维践行社2班学员。

(0)

相关推荐

  • 三国历史十大谎言, 关羽不用青龙刀, 没有桃园结义, 第一毫无争议

    当今世界,有无数人为三国历史而着迷,毕竟那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彼时,天下大乱,胸怀大志者,趁势而起,梦想着雄霸天下:智计超群者,运筹帷幄,期待决胜千里之外:勇武不凡者,征战沙场,力图扬名立万.然而 ...

  • 重磅推荐一本新书!

    提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 桃园结义.草船借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这些来自<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 但演义毕竟不是正史,存在艺术虚构. 那究竟哪些故事是 ...

  • 对话仙豆:智能汽车比智能手机更具想象空间,取胜之道在于细节打磨

    当今车市,几乎没有一个品牌不在自家产品中提及"智能"二字,可究竟什么是智能汽车,行业内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 汽车虽然已经联网多年,在线影音.在线导航.在线语音都已司空见惯,但 ...

  • 季羡林:家庭温馨之道在于一真一忍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来源:网络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 ...

  • 夜读丨季羡林:家庭温馨之道在于一真一忍

    文字丨季羡林 主播丨颖  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 不这样也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单职工还是 ...

  • 【散文诗】淮源小月/三国,容我演义两个章节 ​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三国, 容我演义两个章节 淮源小月 剑门,我打开了那本名著 用一部演义,作跋.古驿道,至此,似川剧变脸. 川,仅三笔.走出谷底,竖起.信仰的旗帜 ...

  •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CEO管理之道[整理摘编:时英平] 人生终有许多选择.每一步都要慎重.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前方. 人生有好多无奈,当自己改变不了环 ...

  • 夏靖:品牌孵化之“道”在于产品 | 经理人参阅

    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近900家连锁店,用了10年:而从一个品牌衍生出第二个品牌,只用了1年:同时,第三个品牌正在孵化中--对此,苏州味知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知香")董事长夏靖 ...

  • 为文之道在于正

           人有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一个人说话要说自己的话,那才叫话,否则就是鹦鹉学舌.        有思想的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别看有人整天哇啦哇啦,其实也就是在放一个没有臭气的屁而已. ...

  •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曹操发现司马氏的不臣之心为什么不杀了他?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晋书 根据晋书记载曹操其实已经发现司马懿的不臣之心,对司马懿起了杀心,可是司马懿最终还是活到 ...

  • 取胜之道在于领导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失败企业和成功企业间的差距,你就会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