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笔谈⑧】蔡小雄:教育评价改革落地需要思维方式变革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文件有哪些新亮点,下一步我省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之江开辟“教育评价改革笔谈”栏目,邀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和专家教师谈思路、提建议,凝聚各方共识,加快形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合力。

教育评价改革落地

需要思维方式变革

蔡小雄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教育评价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我们不去研判中国教育的特点,不能用实事求是的精神践行改革,不尝试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攻坚克难,改革很可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改革要用开放思维,少用“应试性”评价,多用“激励性”评价。教育评价改革以破“五唯”为导向,在“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德智体美劳各领风骚。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评价应秉持开放思维,淡化“应试性”评价,增加“激励性”评价,营造氛围,创造条件,用多元发展观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中,要摈弃以分数“利诱”的传统思维定式。可将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门类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学生学业总体要求,以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作为评价标准,那么优秀的学生可以走艺术特长的道路,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同时允许学生多次接受测试直至达标。教育是生命的延展,而非知识、技能的堆叠。在“学”与“考”两点一线之间孕育的学生只是“机器人”。只有在开放性思维指导下淡化甄别和选拔,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综合性关照,才能真正培养有喜乐之心、纯朴之情、上进之志的“自由生命”,从而满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改革要有超前思维,慎用“终结性”评价,多用“发展性”评价。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不能仅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面对未来的问题。学生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学生的成长效益具有可变性,“花开有时期”,成功无规律,任何过早给学生“贴标签”的行为都是有害的。这要求教育评价应有超前思维,慎用“终结性”评价,多用“发展性”评价,善观大势、擅谋长远,把教育过程中的总体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既能及时观察、记录学生日常品行和突出表现,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又要立足长远,充分关注学生成长的个体性和阶段性,关注评价的反思和调控功能,多对学生的潜质给出“发展性”的正向评价。教育评价中的超前思维将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换为多次性、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目标短视的教育评价尴尬,为学生甄明和判别强项与弱项,扬长补短,确保立德树人目标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改革需要辩证思维,谨防“单一性”评价,多用“多元性”评价。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评价必须符合人的成长规律。那种“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评价模式应该被废除,要少用“单一性”评价,多用“多元性”评价。以“劳动教育”为例,导致出现将“劳动”与“日常学习”一分为二、截然对立的观念,其原因正是评价的单一,对劳动教育评价的内涵把握不到位。须知劳动教育不仅是“插秧种田”,而是要让学生与自然充分接触,用身体去丈量物理的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劳动的愉悦;体育不仅是“跑跑跳跳”,而是要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也不仅是“吹拉弹唱”,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评价改革正是需要辩证思维,推动多种学习成果的相互认定、衔接和转换。

教育评价改革是对教育中已有的不合时宜现象的有效转变,是一个分析、比较、选择、优化与改变的探索过程,而更新教育评价的思维则是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实到位的应有之义,是发挥好教育指挥棒导向作用的重要环节,更是建设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教育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政协委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