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天下第一奇书”《素书》中的这几点,你将受益无穷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一个比鬼谷子还要神奇的人物)所作,全文1360字,包含了作者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体系。被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也有人说素书是天下谋略第一奇书,谋略秘籍。素书的第一授予者是张良,张良在得到素书后,运用其中的智慧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于是后人称读《素书》“可为帝王者师”,那么究竟有多神奇呢?

都说小谋谋事,中谋谋局,大谋谋人。这本书讲的正是经营人心,以人为本,素书通篇精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哲学指导性非常接地气,与其说是天书,不如说是生活中的一些大道理,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也常需要自省的修为。素书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就是,它指出了世人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事雷区,以及应对策略。今天,我们就开始逐一来学习素书的精髓,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深谋远虑。能做到以下几点,你一辈子都不会失败!

经典语录四: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世,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贤明的人和有德行的君子,都明白万物兴盛、衰败的道理,通晓事业成功、失败的规律,知道社会太平、纷乱的局势,懂得把握进退的尺度。当时机不对时,能够及时退隐,坚守正道,等待时机来临。一旦时机成熟,便乘势而行,于是常常能够位极人臣,建立盖世之功,如果时运不济,他们也能守得淡泊以终其生。

真正的学问并不在书上。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真正的学问在于“洞明世事”。古时候,贤人君子能够对社会的盛衰治乱进行分析。他们“明”“通”“审”“达”,搞清当时的大背景,理顺身边的小环境,然后因地制宜摆正自己的位置。如历史上的“萧规曹随”的主人公曹参便是这样一位洞明世事的人。

曹参在萧何死后,接替了萧何的丞相之位,成为西汉历史上第二位丞相。曹参当上丞相后,一切都遵照萧何制定的法规,丝毫不加以变更,因此他清闲自在,经常喝酒取乐,消磨时光。汉孝惠帝对曹参的无为表示十分的不解。曹参面对孝惠帝的质疑,先是问了几个问题。

曹参问:“请问陛下自以为比高帝如何?”

孝惠帝说:“我岂敢与先帝比!”

曹参又问:“陛下以为臣与萧何比谁贤明?”

孝惠帝说:“你不及萧何!”

得到孝惠帝的回答后,曹参说:“高帝与萧何共定天下,朝政清明,百姓安乐,所定法令深入民心,百官守职,陛下与相国只要继承先帝章法,守而不变,遵而勿失,天下则安矣,何必节外生枝?”

孝惠帝忽然明白了曹参的心思,频频点头称赞他说:“曹相国真忠臣也,可说是萧规曹随啊!”

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得更高更远。

战国时期的苏秦,身处弱势而不气馁,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把弱势当作奋发图强的机会,当作韬晦蓄势的时间优势,终于有所作为。苏秦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

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欣赏他,落魄地回到老家后,就连自己的嫂子,连顿饭都不肯给他做,还训斥了他一顿,苏秦从此振作精神,攻心苦读,他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腿。“头悬梁,锥刺股”便由此而来。

一年后,苏秦看清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始了第二次周游列国,这一次他终于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当此时的苏秦衣锦还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四拜自跪而谢”。

所有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蓄积力量,才能在机遇到来时趁势而起。处逆境,当做潜龙,一朝时机成熟,便是飞龙在天。

《素书》可以解决人在社会中行走所遇到的几乎所有尺度问题。它能教你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