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迟到:西安三帖

西安三帖

山东·老迟到

  西安行,总是匆匆而过,如此去诠释一座古城,说得再好,都有言过其实之嫌。况且,并非说得恰当。第一次西安行,纯为意外偶得。

  那是6年前的夏天,我们兄弟3人带着各自的孩子去西藏返回经西安转机,但由于航班延误,到达时正是晚上10点,欲乘坐的飞机刚刚起飞。与航空公司费尽口舌交涉,最终对方因理亏而妥协,将我们拉到宾馆,免费吃住,安排搭乘次日同时段的航班。由是,额外多出了一天西安自由行。

  我们雇了一辆车,尽管走马观花,但也很尽兴。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走在那些古迹中,领略灿烂的文化;也挤出时间穿过小巷,品尝一碗地道的当地面,实地感受风土人情。短短一天时间,意犹未尽,虽未能静心品读,但因行程在预料之外,反而印象格外深刻。当时即想,以后再来,慢下来,静下心,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

  后来,两度落脚西安,仍然匆匆而行,多了一些所见所思,有了这篇文字。

  行在西安的夜

  溽暑之十八,是日立秋,又逢星期五。当天订了晚班机票,到达西安已是子时。

  机场四周灯火辉煌,几无白昼黑夜之分。旅客匆匆忙忙,车子一辆接一辆,将他们载到了四面八方。

  电话打过去,接机的车一会儿到了,车行不几分钟,即到机场附近的宾馆。

  因走得急,忘带充电器,询问店家,就近有卖的。自己穿行在巷子里,便利店、烧烤店、大排档,霓虹灯闪烁,客人穿梭往来,很是热闹。尽管远在城郊,但仍不失为一座不夜城。

  是夜入眠,晨起天未亮,预约的车已在门口等候。司机姓耿,西安当地人,曾经服役当过武警,后复员归来,自己买了车,以服务旅游业为生计。小伙很是热情,一番攀谈,让人感受到西北汉子的质朴豪爽。

  当得知起早要到高铁站乘车去华山时,他不无担心地告诉我,昨天因连降暴雨,景区关闭,今天是否能开,不得而知。看着我怀疑的表情,他拿起手机打给了搞旅游的同行。对方可能还在睡梦中,不情愿地接通了,通话听得清清楚楚,确实不假,真的关闭了,但今天预报没雨,或许会开放的,他安慰着我。

  如果在黄海之滨,此时天已大亮,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安,四周除了灯光,仍然一片漆黑。

  车行路上,他向我介绍起西安这座城市,言语中充满着自信,也满是希望。是的,谁不说俺家乡好?

  西安名胜古迹众多,一座古老的城市正在焕发生机,这是前人留给后人的财富,不仅是当地的,也是中国的。作为一个外来旅客,都会如此感慨,更何况当地人?

  然而,小耿似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十分满意。他曾去南宁开车几个月,见过看过的,两厢对比起来,显得有些担忧。他说,在南宁给“老板”开车,每月在八千左右,而回到西安,基本开支只在一半,这就是差距,再怎么说西安的名气比南宁要响啊,但从经济上看却落在后头,感到实在不应当。

  是啊,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不知差距就无以进步。或许他当兵的经历,见多识广,才会看到这些。

  我又问他,那边收入高,你怎么回来了?

  他讲,家在这边,不能丢的,回来也给“老板”开车,但比较起收入来,确实不高。说话时,他特意用语气把“老板”两字作了强调,“同样是老板,西安的也并非没钱,‘身价’高的也有,但比较‘扣’,真不如南宁的大气。”他像是查找到了原因,接着说,“一是眼界不够开吧,二是与当地整个经济发展氛围有关吧,相对而言,西安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脚步似乎迈得还不够大,传统的东西太多。尽管如此,还是得回来,毕竟背井离乡的,那滋味儿真不如在家乡舒服。”

  不得不佩服这位兄弟了。有对家的眷恋,也有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独到见解。

  迫于生计,他不得不起早贪黑地去工作,没有丝毫怨言,夜以继日奔波而不知疲倦。

  今年,他又新换了一辆小轿车,至8月份已经跑了十万多公里。当时听了,真有些惊讶了,就算1月买的车,那每天基本得跑500公里啊!由衷地佩服起坐在身边的这位兄弟,我在副驾驶位置上,扭头投去敬佩的目光。

  半小时车程,很快到达高铁站,天色将亮。在即将迎来的晨曦中道别,他主动加了微信,告诉以后再去西安,不妨“打扰”他,愿竭诚提供服务。话语真诚朴实,令人感动。

  人生路上,总会在不经意间,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扣动心弦,如同细风掠过水面漾起圈圈涟漪,曼妙而美好。小耿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素不相识,匆匆邂逅,但却像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印进脑海深处。

  通行必扫健康码

  西安机场有地铁轻轨线直接连通,交通十分便捷。转乘处,有防疫人员提示乘客,要出示健康码,间或还有测量体温者。疫情防控之下,显得很有必要,应当点赞。

  因为先前曾经路过,手机中保存着西安的健康码,本以为万事大吉,然而即将走出时,却被告知要扫下健康码并出示。如此以来,先前保存的就不算数,只能重新再来。这且不算,还未到地铁站,又被告知,机场是机场,地铁是地铁,还得再扫。我地盘我作主,除了照做,别无他法。

  在机场地铁站,本想“复习”下刚学会不久触摸屏幕买票的方法,结果看到的几台机器摆在那儿,将近一半数量的贴着纸条,上面告知机器故障,正在维修,造成不便,敬请谅解之类的云云;而能机器上买票的,好像不能网上支付,只能放进现钞。可是手中没带,只好放弃。走到一角,好不容易发现有个人工售票窗口,购票者不少,相必大都是外地客。

  初来乍到,什么规矩也不懂,全程到高铁北站共花16元,结果后面闹出笑话。

  仅用半小时到达转乘处,不用出站,也没买票,便可换乘,地铁二号线去古城墙永宁门站。好像机场轻轨与地铁是两家人,先前扫过的健康码又不算数,还得重新再扫一下,多出的这个环节让人有点不太舒服。

  到达永宁门站,通过闸道口时,机器把票吞了,人出不来,只能站在那儿傻愣着。这时,不远处的工作人员过来询问,告诉在哪儿上的车,并一再声称不是逃票而是不懂如何操作,人家压根不理你的话,把票取出来让去补下。

  人工售票窗口就在闸道一侧,走过去,拿着先前的票,补交5元钱,这才顺利通行。都怪自己心不细致,买票时没问清楚,格外费了些周折。

  从地铁站里出来,即是城墙景区的南门广场,瞬间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地下,灯亮如昼,比较凉快;而置身广场之上,天空湛蓝如洗,晴空万里无云,唯有艳阳高照,炙热如烤。向北望着,雄伟的城墙横在眼前,正中闸楼、箭楼、城楼依次摆开;转身向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充满着时代的气息。一古一今,相映成趣,让人回味无穷。

  购票得出示身份证,门票54元,显得不贵,与其他景区超百带十、零头非五即整的门票显得有些另类,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走过闸楼验票时,工作人员又要求出示健康码,出示了,不对啊,得有景区的才行,只好再扫,这才放行。

  有码走遍天下,无码寸步难行。面对疫情,内防扩散,外防输入,非常规之举,无可厚非。在西安,“你码是你码,我码才重要”,所到之处,皆要扫码,给人感觉像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其中道理说不准,换成执行者的角度来看,肯定有他们的苦衷和依据,自不多言。但如此这般,费时费力不说,也给出行者添了麻烦。联系起山东省实行的健康通行码,感到二者似乎有天壤之别。在山东,健康码全省通用,“一码在手,行遍齐鲁”。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愿再去西安,能有所改进,更愿这个世界没有疫情,回归自由出行的原生态。

骑行在古城墙上

  在西安落脚,最大的心愿是去古城墙上走一走看一看,实地感受这座古城的凝重和魅力。

  从地铁站出来,即是古城墙南门广场。其时午后,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站在广场中央,向南望去,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透着无比骄傲的现代化气息;迎面向北,永宁门似乎不失尊贵,闸楼、箭楼、正楼,由近及远,依次映入眼帘。

  心中带着抵制不住的激动,信步而前,急切地去触摸那一砖一瓦,一墙一壁,仿佛要走进汉唐时光。

  站在城楼下,望着那恢宏的歇山顶式建筑,但见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回廊环绕,一派古色古香,巍峨壮观之象,令人心潮澎湃。

  拾级而上,走上城墙,向下望去,护城河、吊桥、箭楼、瓮城就在眼前;再向左右两面环顾,笔直的城墙一眼望不到头,垛口、角楼、敌楼、女儿墙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极富美观地呈现在视野之中;城墙内的低矮建筑,沿用了古时的灰色,与城墙相得益彰。

  本来计划徒步绕行一圈,再看时间,怕是半天工夫不够,便租用一辆自行车,骑骑停停,自由自在地边行边看。此时,烈日当空,几无行人,偶有骑行者,显得非常静寂,恍然穿越时空。

  行中所遇魁星楼,两层重檐,小巧玲珑,极富古色。那四块匾额,分别为“状元及第”“大魁天下”“飞黄腾达”“鹏程万里”,表达了古时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站在楼下,欣赏着那些遒劲的题词,感叹那些书法大家的笔法之精湛。

  骑行至正东的长乐门,又被眼前的建筑吸引了,正楼同样壮观大气,正中悬挂着“紫气东来”的大匾,向东望去,瓮城外面是改称长乐阁的箭楼,悬“旭日东升”之匾。走进箭楼,上几层木楼梯,透过窗户外望,城墙之外,车水马龙,现代建筑环绕着,古今对比,层次分明,时空错落有致。

  一路骑行,再经北门安远门,西门安定门,每到一处,会停下来,细细打量一番,极目望远,外围的高楼挡住了视线,而内心的触角却延伸到了遥远的古时和近代。

  姑且不言大唐盛世的欢歌,以及聚合与离别,但听北伐时隆隆的炮声,又见城墙上的硝烟弥漫,安远门不曾被大漠来的外族毁灭,却毁于近代战火之中,令人遗憾之至。

  迎来共和国诞生的古城墙,经历了被推倒和被保护的激烈论争。论争的背后是旧与新的对立,是保守与开明的对立。敬佩那些挺身而出的有识之士,他们顶住了压力,最终使之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相信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新时代,古城墙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也必将日益焕发出新的光芒。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老迟到,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爱生活爱旅行,走过千山万水,珍惜行履年华,闲暇码文字,回味照初心。作品散见于《中国纪检监察》《烟台日报》《皖西日报》等报刊和微刊平台。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原创】江苏省|方明元:西安的古城墙

    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安的古城墙> 到西安走马观花之后,对西安民谚所说的"唐塔汉冢朱打圈"有了感同身受.一是说唐代人喜欢建塔,如古朴雄伟的大雁塔,秀丽玲珑 ...

  • 古城墙,西安城里辉煌雄伟的风景线!

    西安,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个十三个王朝的古都,到此旅游,就是在读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让人增阅历,长知识. 当我从西安火车站对面看过去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个雄伟壮观的古建筑,这么高大!这么壮观! ...

  • 除了西安,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还有哪里?

    我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古城,但不少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有的只留下部分遗迹.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是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兴城古城以及平遥古城,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几座古城. 一.西安古城 西安,古称 ...

  • 望长安,漫步西安古城墙

    城墙是古代防御系统的主体构建,凡是城市和关隘都筑有高大的城墙.寻梦长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安的古城墙.西安的城墙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城垣建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军事设施,也是西安重要的地标. 可能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 建于明洪武七年至洪武十一年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墙一般指的西安明城墙,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城 ...

  • 散文||漫步在西安古城墙上

    漫步在西安古城墙上 走出西安火车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西安的古城墙了,西安城墙的厚重,承载着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站在城墙脚下,仰面看着高耸的古城墙.我心中的震撼油然升起,这就是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 ...

  • 西安记略

    飞机抵临咸阳上空的时候,天色有些苍郁,也有些朦胧.不过正合我意.在我看来,有些深邃,正该是这座古城应有的颜色. 刚下飞机,未进城,西安就给了我两个小小的意外. 来接我们的导游先生笑意殷殷,水草般软语, ...

  • 老迟到:三个温度表

    三个温度表 作者/山东·老迟到 搬进新家,冬天供了地暖,感到效果不太好,于是买来一个温度表,以测量家中温度.不测不要紧,一测不得了,温度的确很一般,客厅因铺着瓷砖,散热效果好些,也才刚到18度,其他房 ...

  • ​老迟到:东北三省自由行|游记

    木棉丫儿:爱,就是护TA安好|小说 文/老迟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八月,从烟台出发经大连到漠河,开启了东北三省一周自由行.归来梳理下行程,粗线条记下那些见过,留作回忆. 一.路过大连 坐的大船, ...

  • 老迟到 || 母子同行逛古城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老迟到,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爱生活爱旅行,走过千山万水,珍惜行履年华,闲暇码文字,回味照初心.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和微刊平台. 母子同行逛古城 潍荣高速修在家门 ...

  • 问道老君山(三)

    问道老君山(三)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老庄作 ...

  • 赵孟頫《行书三帖卷》提倡笔墨趣味,艺术气...

    赵孟頫<行书三帖卷>提倡笔墨趣味,艺术气质特别,意度清和,风格暇整,精审流丽,享尽世人推崇.

  • 人生三晃,一晃大了,二晃老了,三晃没了

    人生苦短,忙碌的人,懒散的人,都有一天,一年,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空间,也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世界. 前世多少的不知道,今生多少的来不及,一晃老了,才知道,青春丢了,微笑少了,孤独增加了. 昨天多少的情,今 ...

  • 王羲之《丧乱三帖》全称《丧乱·二谢·得示帖》

    王羲之<丧乱三帖>全称<丧乱·二谢·得示帖> 王羲之"丧乱三帖"帖有"延历敕定"朱文印.延历为日本桓武天王年号(公元782--805年) ...

  • 老迟到:走进皇城相府

    走进皇城相府 山东 老迟到 山西的大院数不胜数,诸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闻名遐迩,皆成名胜.而称之相府,冠以皇城的,仅有一处,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午亭山村,距今接近400年历史,保存完好,见证 ...

  • 书圣王羲之行草书《平安帖》三帖卷彩图

    书圣王羲之行草书<平安帖>三帖卷彩图 时间:2013-12-2 6:33:29   作者:书法欣赏   来源:www.yac8.com   阅读:159914   评论:2 内容摘要:书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