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富:龙乡古城故事多
龙乡古城故事多
姜广富
巍峨泰山南麓,滚滚汶水之畔有一个龙乡城南村,从村名来看,古时候为城,如今为村。风雨沧桑两千年,古城早己破败成了乡村。
龙乡城南村,依山傍水,紧靠九曲十八弯的大汶河,北望雄伟之泰山,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着深远地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据考古录记载:乡城,春秋时期曾是龙乡城,大汶口镇东十里有旧城基,龙乡城始建于乡城北岭。东周时的百里王、梁王都城建于此;还建有两处梁父,龙乡城东为东梁父,城西为西梁父。梁王还指派夏氏兵器匠在城外筑起铁匠炉百座,为士兵打造兵器,如同现在的军工厂。铁匠们打造大刀长矛,弓箭箭头,就此居住,慢慢形成成一个村落,因为到处是铁匠炉,所以取名“炉里”村,风雨沧桑,时代变迁,人们嫌“炉里”村名没品位,改成今天的鲁里村。
有一年天气干旱,地里禾苗枯死,颗粒无收,百姓们缺吃少穿,饥寒交迫,梁王开仓放粮,赈灾百姓,无一人因饥饿而死,人们感恩戴德,称颂梁王。第二年风调雨顺,地里丰收,百姓们感恩报恩,自觉拿出粮食,补足官仓,被传为佳话。
春秋时期龙乡城梁王的爱民故事,被当地人代代相传,在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新时代,乡城南村又奏响了一曲弘扬泰山精神,克难攻坚、勤劳致富的凯歌。讲述了村两委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动人故事。
乡城南村,全村500多户人家,2000多村民,都在家利用大棚种番茄,家家脱贫致富,户户有存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们种过大棚,缺乏种植技术,品种单一行不成规模,再加上跨越汶河的鲁里大桥还没有修建,外地运输蔬菜的车进不来,靠在当地市场很难销售,种大棚的农户亏了本。
两千年之后,泰安市番茄批发市场在房村镇建成,是全省最大的番茄专业生产批发基地,房村镇也拥有了“番茄第一镇”的美称。
外部环境为番茄种植带来锲机。村两位干部带头种植大棚,一年下来,一个大棚净赚5000元,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二年,种植农户超过一大半。
为了帮助村民种好番茄,村里把水电通到每个大棚,并专门聘请了技术员进行指导,一些缺乏资金的农户,村委会担保,到农信社贷款。到了第三年,出外打工的人回到家乡,也种上大棚,在乡城南村,仅有个别特殊原因在外打工,全村2000多亩地,番茄大棚面积占了百分之九十五。
每天的早上,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村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把刚刚采摘的番茄运到只有两公里路程的批发市场上。过秤、付款,快捷又方便,村民们手里数着大把的钞票,从心灵深处发出的笑声是哪样的清脆、甜美。
站在村民的三层楼上,极目远眺,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塑料大棚,伸向天的尽头,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起起伏伏,逶迤连绵,在日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透过白色的塑料布,看到番茄在快乐的生长,它们露出红彤彤的笑脸,向人们招手致意,欢迎人们品尝。也就是这些番茄,结出了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村民们的腰包。
支书吴衍利告诉我说:“在乡城南村,外出打工者寥寥无几,在家能赚钱,谁愿意舍弃老人孩子背乡离井外出打工。老人惦记着出门在外的儿女,儿女思念家乡的老小,老人看病无人管,孩子上学无人接送。说句心里话,外出打工者都是在家无钱赚,被逼无奈呀!”
是啊!全中国有多少个农民工兄弟姐妹,为了供子女上学,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家园。让年迈老人失去依靠,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一年到头,夫妻分离,难道他们没有七情六欲,人间亲情?这是社会现实,一个至今难以破解的命题。
然而,乡城南村,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摸索出一条让村民在家也能致富的康庄大道,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春秋时期,龙乡古城,多了个龙字,现如今,乡城南村,似乎去掉了龙字,可事实上没有去掉,她不正是带领周边村庄龙腾虎跃、致富腾飞的龙头吗?
一群泰山的儿女,大汶河的子孙,他们积极探索,寻找一条致富之路,难道不值得他人借鉴吗?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原创作者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