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战争结束了,但每天还有10个人在隐形的战场中死去

谈起“地雷”,我的印象还在

20年前玩过的扫雷游戏上

或是,抗日神剧中

“见到鬼子就挂弦”的闹剧桥段

[电影《举起手来》日本军备为躲地雷,匍匐前进]

可是,对于下图这个少年

Massoud Hassani 来说

地雷就是「童年的恐惧和消失的生命」

因为

他生在全世界地雷隐患最严重的国家

阿 富 汗

.

.

.

4年前,站上 TED 讲台的 Hassani
 向 世 界 讲 述 了 他 和 地 雷 的 真 实 故 事

从牙牙学语到10岁初懂人事, 他和所有阿富汗的小孩一样,生活在同一句告诫中:不要随便去空地上玩

战乱不断的阿富汗,战争中埋下的地雷有数百万个,遍地都是。可受害的都是百姓们啊!一不小心就误踩而炸伤甚至死亡的人,不计其数。

误踩地雷而致残的阿富汗儿童

这其中,也包括了Hassani 的童年玩伴。

Hassani 说:

「我曾经亲眼看到玩伴(因为地雷)受伤」

「甚至还有一些(被炸后)没有存活下来」

直到10岁后,他们举家迁移荷兰,而他顺利进入了荷兰的设计学院。

但就算身体离开了那个危险之地,虽然他的玩伴和童年留下的阴影让他把「为世界铲除地雷的念头」一直深深种在脑子里。

进入大学后,Hassani 开始专门研究地雷问题,他发现:从六十年代到现在,地雷清除一直在使用同样的技术——金属探测法,方法丝毫没有进步。

这样的探测方法,一来效率低下速度慢;二来设备昂贵造价高成本大。而最关键是,这种亲身探测的方式,是拿探测员的性命去做代价!!!

Hassani 开始从自己的童年玩物中寻找其他的探测方式。打从他有了设计的念想后,就喜欢上了用风作动力,让自己用纸或者垃圾制造的玩具自动滚起来。

他由此想到,如果有个足够质量的物体,一边以风为动力自己滚动,一边用足够的力来压向地面,探到地雷自行爆炸排雷,也不会伤及无辜,这不是更好吗?

凭 着 这 样 的 理 念
这个 Mine Katon 诞生了

▼ 它以自然风为动力,无数个触角接触地面,一旦压到地雷,就引爆排雷。

▼ 当他把 Mine Katon 拿到 kickstar 上众筹后,引来世界注目,《时代》采访了他,他也开始到各地演讲,并且向军方推广自己的发明。

▼ 可惜,军方并不认可 Mine Katon 的实用性。

> > > 出于两个原因:

1.借助风的动力,行走方向不可控

2.排雷的精确性有待考量

「军方: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毕竟,对于军方来说,排雷是绝对严谨的工作,遗漏一颗地雷就等于害了一条无辜人命啊。

但是,对于阿富汗的平明百姓来说,在有限的条件下 Mine Katon 仍是一种实惠的预防工具。

2013年Hassani 把这个简陋版的排雷球体带回了阿富汗,造福国家。

而另一方面,他还在继续寻找更精确、快捷的排雷方式。

终于!!就在不久前,这个排雷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新 的 排 雷 神 器 诞 生 了
Mine Kafon 无人机

> > > 完美解决了军方质疑的两个问题

1.探测方向随手可控

2.排雷精准性和当前最可靠的探测技术并驾齐驱

这架无人机由多个部分组成,能够根据需求自行更换。

▼ 顶部是控制方向和定位的飞行器

▼ 底部是排雷的金属探测仪

▼ 或者轻巧抓放引爆雷管的机械臂

▼从探测到排雷,一共三步

1、绘图,确定范围:

飞到高空,3D 制成地图,随机规划路线进行S形路线排查

2、搜索,标记危险:

排查中探测到地雷,自动在3D地图上标记危险符号

3、引爆,排除地雷:

换上机械臂,抓住雷管,将其放在危险处,远程引爆排雷

这种排雷方法,不仅仅可以远程操作,保障排雷人的生命安全。而且相比以往的排雷方法,整整快了20倍!

▼ 无人机的外壳是3D打印而成,排雷成本,更是低了 200倍!

▼这个革新地雷探测的新发明诞生后,连荷兰女王都亲自参观了它。

即使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Hassani 依旧没停止他研究排雷的脚步。

他说:“现在虽然阿富汗战争已经过去 ,可它却像另一种战场存在着,因为这里埋下了数以百万计还未引爆的地雷”

是的,事实的确是这样。不仅仅是阿富汗,联合国的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60多个国家在战争中埋设了1.1亿多颗地雷。每天有10个无辜的人因为地雷而死去。

更恐怖的是,全球还有 55个国家还在制造地雷。这些东西一旦投下,隐蔽性强,除非专业探测部队,如果被平常人发现,结果几乎都是误踩引爆,最后伤残或者死亡。

所以 Hassani 给自己和团队
定了下一个目标:
未来10年
清除世界各地所有的地雷

.

.

.

你可能过着安稳和平的幸福生活

你可能认为战争早已远去

你可能还觉得这简直“小题大做”

但世界上的雷区仍是隐形的战场

还有无数人因它们,饱受苦难

而科技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战争

仍在马不停蹄,从未终止

.

.

.

为了找回祖父失去的尊严,他耗费5年造了这台改变亿万人的机器

(点击蓝字或图片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