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上)--宁都古村行
东龙古村,位于宁都县东大门田埠乡境内,东接石城县小松镇,离宁都县城50余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东龙是个聚族而居的古村,全村几乎全部为李姓,目前有村民400余户,人口2000余人。
历史上的东龙富甲一方,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而名动江西。因此,有的专家冠之为“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有的学者则称之为“中国封建宗族社会繁荣和谐的典范”、“中国封建时代宗族社会兴衰史的缩影”。2007年在赣州市首届和谐魅力乡村评选中,东龙古村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恢宏多姿的明清古建筑群被评为为最佳历史文化奖。
据说,东龙古村始建于唐代,原名东屯。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石城半迳李翊俊来东龙经打猎,看见这里山水秀美,风光奇丽,是块风水宝地,久久不忍离去,于是举家迁居至此。因村子“东南有一脉群山,蜿蜒起伏,形如卧龙”,故改名东龙村。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从此李氏子孙真正开始发达,至今繁衍生息了一千多年。在东龙村最鼎盛的明清时期,村民达800多户,5000余人。明代临川陈际泰称其为“万瓦参差,如大都会”,清翰林院学士孔敏英称其为“架上金盆”,“真桃源洞欤”的客家古村。关于村名的来由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则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其先祖建村时,该地崇山峻岭,难以生存,为开辟田园,他带领子孙每天挖山不止。最后,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东海龙王,他带领其虾兵虾将,帮助李氏先祖建村至现在的“高山盆地”。村民们为纪念东海龙王,遂决定把村名改为东龙。
去东龙古村,最方便的路线是从济广高速小松镇出口下,然后向西开一小段乡道。这次我可被百度地图坑惨了,因为虽然从地图上看到有路连接,但导航坚决要把我引向宁都县城后才能往东龙。以前有过教训,所以还是听从了导航指挥。从田埠乡到东龙村的十几公里山路很不好开。当然这一切很快会结束了,我去的时候道路拓宽工程正在展开中,也许会吸引更多人来到,认识东龙,欣赏东龙,甚至最后爱上东龙。每次开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我时常在想,我们的古代祖先仅仅凭着双手双脚,就可以创造出这么多如诗的田园,美丽的古建,那得需要多么坚韧的毅力、多少辛勤的付出与多么崇高的智慧啊...默默地为古人点个赞。
先上一张古村导游图。车子进来的路是村子北入口,东边和南边的出口都是通往石城县小松镇的。东边去小松的路上还有龙岗古隘口。此次重游石城时,才无意中知道,原来中原人南下变成客家人的第一站就是宁都与石城交界处,长知识了。在唐代,客家先民从宁都往东去福建,东屯隘口就是捷径。而东龙古村的兴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以前赣闽通衢古驿道经过这里。路通财通,自古如此。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东龙逐渐被边缘化,几乎可算是边远山村了,自然也沉寂下来。当然这也许也是古建得以较好保存的主要原因吧。
祠堂座北向南,长30米,宽25米,占地约750平方米。门面为“凹”字斗形,一大门两侧门。
里面为两进一天井,共用42根大柱支撑,使空间看起来更为通透。
寝堂上悬“陇西堂”匾。
李世民登基后,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纂《氏族志》,诏令天下,李姓的郡是陇西,即以陇西郡李姓为显贵世族,为世人所仰望,举国上下以李氏至为尊贵,自此李氏后裔共奉陇西堂。
其实唐以前李姓以赵郡堂为首。谁叫人家陇西堂出了皇帝呢....当然都是同宗了。
李氏上祠的东边,就是另一座祠堂--君绪祖祠。
这座祠堂外形较另类,四周都是高大的马头墙,中间开有牌坊式门楼,左侧增加了一排护厝。
祠堂正面。可见赣州客家民居对花窗漏窗有多偏爱。
进去是一个三进两天井府第式结构。
最后是寝堂。
古建保护的不怎地,这些标语倒是完好无损。
侧厢还有小天井
简单的花窗格。细心点你才可以看到中间长方格四角的小木雕蝴蝶。
我们跟古人的差距,恐怕仅仅简单到--我们心中早已经没有蝴蝶了...
护厝的券门,上有简单美妙的花窗格。
护厝有两层,与祠堂有小门连接。
李氏上祠的南边,有一幢占地不小的高大建筑群,这就是李氏下祠了。因为处于下方嘛
李氏下祠侧边房屋的八字门。这房屋好像是祠堂接待住宿与煮饭用的。
墙上开有大面积花窗。
往西是一个宽敞的坪地,种有古杉树两株。前有照墙,内包的形状有“藏风纳气”之用意。
可见李氏下祠建在一个斜坡上,前有石台阶。东龙的李氏上、下祠,是东龙的总祠,也是全村祖先祭祀中心。
下祠距上祠仅50米,与上祠同在一条轴线上,为了不阻挡上祠的“朝向”,其造型略显宽敞低矮,形似生蛋俯卧在地的母鸡,其先祖欲使子孙人丁兴旺,后人称之为“鸡婆形”。下祠由其开基祖李大郎后裔十七世李思常(东山公)及其子孙出资建造。动工兴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竣工于明宏治四年辛亥(1491年),前后历时四十八年方始建成。祠高12米,宽约35米,长约30米,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原来,东龙始祖翊俊公肇基五世,皆为单传,至层五郎祖方得二子,长曰大郎,为下祠肇基祖;次为念四郎,为上祠肇基祖。有趣的是,虽然来自同一个开基祖,但李氏上、下祠的人事实上已经成了两个分支,除了共同举办庙会之外,相互间往来不多。属于李氏下祠的村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
看了挂牌,这两棵杉树树龄已逾四百年了。足见李氏家族之兴旺。
宗祠正面看为五开间,也是内凹门设计,一大门两侧门。
大门前的这对麻石开口狮子憨态可掬,长着一对招风耳。
门匾书“李氏家庙”。
入门可见一个开阔的天井。
原来,当年受地形所限,祠堂不可能建得太高太大,建设者巧妙地采取了“梁挑介柱”的技术。祠内不建造墙体,用75根大杉木圆柱作为介柱,同时屋顶用纵横交叉的横梁方木条穿缝斗榫支撑,这样使得整个空间视野开阔,同时整个建筑也显得宽敞大气。
柱础朴实厚重
晦翁的“忠孝廉节”
这里是东龙的水口处。此桥名为玉虹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单孔石拱桥,长12米,宽7米,由东龙二十三世李一举独资建造。按风水之说,东龙的三条小溪的水在此汇合后,便跌入了一条十余丈高的峡谷中,对聚财十分不利,建此桥既可以方便行人,又能起到聚财之功用,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是此桥最初取名为“兴隆”的缘由。
文峰塔已近在眼前
晒北边山间的梯田。这里的梯田种的可不是稻米,而是白莲。据说东龙的白莲为上品之选,曾经得到皇家青睐。
文峰塔,位于东龙村西山上,塔高15.4米,直径4.6米,底层周长17.2米,七层六角,砖木筒式结构。据《宁都直隶州志·寺观志》载:“东龙水口外山,明嘉靖中,李氏建,雍正五年,改建水口内山。”但当地人相传此塔为明朝广东道御史、南京左都御史陈勉捐资所造。其实一点也不矛盾,这陈勉为东龙李氏外甥啊。文峰塔原位于水口外侧的一小山上,清雍正五年重建时才将塔址迁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每层以砖叠涩出檐。
南面山谷的白莲梯田
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啊....
下山。田间的小路就是我来时的路
向东龙古村的重点--百间大屋进发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一片池塘旁边,百间大屋已经开始向我招手...
池塘边的主角不是柳树,而是李树
半月池边有低矮护墙
适才看到的护厝是一个口字形结构,中间有狭长天井,二楼有通廊。
围墙开有小门
进了小门,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一排高大马头墙节次鳞比,蔚为壮观。
右边就是护厝。与主屋之间有小门与门廊相通,不必担心雨天淋着。
马头墙高达十余米
牌坊式门楼上方写有“东圃”二字。
原来,位于村里西南隅的百间大屋,名叫“东里一望”,又称“仁方公祠”,总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由李氏下祠二十七世李泰恕(又名李仁方)所建造。该屋兴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峻工于乾隆二年(1737年),分前院、后院、东圃、西园和仁方祠五大部分。因祠堂、议事厅、金银谷物仓库、廊房、厢房、绣花楼、私塾、仆人房、庭院、雕楼等共计100多间房屋组成,故俗称“百间大屋”。其中,东圃占了整个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三。东圃又大致分为仓库,绣花楼和私塾。估计刚才看到的护厝部分应该就是仓库了。
又见花窗
还有出挑的砖,图案变化无穷。
进入东圃正门。为一个两进厅堂结构。
厢房还设有腰门
走到最后面就是后院了。
后排房屋看起来应该是读书的地方,后院院墙高达5米,院墙后其实就顶着山脚了,后面会看得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