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清泉赏析曹谁的诗歌作品《风中听竹叫》(25)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作者小传:清泉,原名:管小香。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现为中国诗歌报专栏诗评家、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外联委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创作实验基地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小作家报》编审、《科普潮》执行总编、专栏诗评人。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感受生命的蜕变
----赏析曹谁诗歌《风中听竹叫》
文/清泉
经常在网站上看到有关好诗的论断,那么对于好诗清泉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心中的好诗首先必须诗如其人,豪爽大气,真情豪迈,感人至深,凝炼厚重。其次应该是能给人以或启迪或深深思索,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那么,毫无疑问,这首诗有一种震撼力,有一种心被刺痛后,或忧虑或痛定思痛后继续前行的震撼力。
我们说,一名优秀的诗人,既要具备灵性的智慧,又要具有母语天然的秉性,同时还需要具备社会责任与使命感,从而充分体现一个诗人的清醒和自觉的意识,成就诗人的灵魂底色与显而易见的美学品格。那么通过这首诗,我们同样看到了这些闪光点。
首先看一下这首诗的诗题《风中听竹叫》,通过通读全诗我们不难看出,这不是仅仅的自然风,是指浩瀚的历史之风。我们随诗人一起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感受生命的成长蜕变。
首句“我经常从那丛老竹路过”,写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从而也映衬出了诗人如竹的品格。每次都能听到它在叫,但是不知它在说什么。直到今天诗人坐在竹下沉淀自己,感悟人生。有声的意象“呜咽”,和“老人、帝国、誓言、爱恋、”这一组组或抽象或具体的意象,将我们带到了历史长河,带到了天高地广,带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小至个体,大至帝国,抽象至誓言与爱恋,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显而易见,是生命就会成长。那么任何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要经过“破茧”、“浴火重生”。而诗句“竹子节节生长/骨头节节拔断//”,则为本诗点睛之笔。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磨难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反之就只能在“风烛残年、风雨飘摇、风中飘逝、风吹云散”中痛苦地“呜咽”。在此,诗人用反讽的写作手法自然地写出了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本诗承接自然,平叙中有蛰伏的力量,整体勾结也很不错,不仅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而且自然而然中也形成了外在的韵律之美。随着诗人感情的一步步加深,文学母体递进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从而决定了诗人的创作深度与高度。诗人不忍心陆续听竹叫,听竹呜咽,消失在“风”中……
接下来诗句“推开吱呀的门走出/吱吜绞动的齿轮在慢慢地前进//”更进一步抵达了本诗主题,是的,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人类长河不会停息,有生命的地方就会伴随成长,就会伴随痛苦,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成长规律。诗句“在时光的轮子里,我们无法逃避”,在这里,诗人也摆明了自己的人生观,是的,既然无法逃避,那么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在此,也体现了此诗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彰显了此诗的内在生命力。
是啊,我们只有“节节生长”,哪怕骨头被“节节拔断”。才能远离那撕心裂肺的“呜咽”。
而尾句“”我慌忙快步逃走/耳边一直响着吱吜的声//”,成就了诗人的灵魂底色与显而易见的美学品格,显示了较为成熟的作品风貌。
“我”慌忙逃走,我想远离人类的各种苦痛,远离或远或近的抽泣……但是“耳边一直响着吱扭声”,在这里,我们的诗人用娴熟诙谐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诗人的哀而不伤,写出了诗人对人类的无限爱恋,看似矛盾,实则用心良苦。因为爱着,所以越是想逃离,越是被牢牢抓住。从而诗人关爱社会的情怀我们也可见一斑了。
正如诗中所言“在时光的轮子里我们无法逃避”,既然无法逃避,我们只有直面人生。因为是生命就会生长,包括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天地万物,都要生长。所以我们要学会在“蚕蛹”中努力“破茧”,要学做竹子,在“骨头节节拔断”中倔强生长,直至绿意参天,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枉此生。让我们的耳边与诗人一起响着“吱扭”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感受生命不息,成长不断,蜕变不止……
附原诗
风中听竹叫
文/曹谁
我经常从那丛老竹路过
每次都能听到竹子在叫
只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今天我从竹子路过
坐在竹子下听竹叫
一扇古老的门吱呀打开
我听到撕心裂肺的呜咽
我见到痛不欲生的少年
竹子节节生长
骨头节节拔断
他在疼痛中呜咽
我听到风烛残年的老人
我听到风雨飘摇的帝国
我听到风中飘逝的誓言
我听到风吹云散的爱恋
人生总是疼痛多过幸福
我坐在竹子下听竹叫
再也不忍心听下去
我起身在风中离去
推开吱呀的门走出
吱吜绞动的齿轮在慢慢地前进
在时光的轮子中我们无法逃避
我慌忙快步逃走
耳边一直响着吱吜的声音
曹谁,当代作家、诗人、编剧。1982年生于山西榆社,2008年去职远游,在西藏、新疆周游数月而返,开始自由写作生涯。著有诗集《谁在苦闷中象征》《冷抒情》《亚欧大陆地史诗》,长篇小说《巴别塔尖》《昆仑秘史》(三部曲)《乱世孤星:虎台太子传奇》《北魏风云:源贺传》《雪豹王子》等十余部书,写有电影剧本《海子》、舞台剧本《雪豹王子》和电视剧本《昆仑神话》《孔雀王》等。有多部长篇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广播剧、舞台剧等。曾获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2010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第五届青海青年文学奖之“文学之星”、第七届青海省政府文艺奖、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等文艺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委员,《大诗刊》主编,《诗歌周刊》副主编。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中国诗歌报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中国诗歌报本着对作者对作品对诗歌爱好者负责的态度,以质取胜,投稿邮箱zgsgb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