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宝马,有人十年磨一剑,有人十剑磨一年

前不久,沈阳出现了共享宝马,炒了一阵就凉了。(宝马是正经宝马,共享正不正经不知道

凉了,还算好的。共享单车已经死了6家,属于凉透了。

有生就有死,有死也有生。

这不,宝马集团顶着共享冬天的寒气,在成都推出了自己的共享汽车。

车型,BMW i3升级版;数量,100。

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将来会怎样呢?会不会死呢?

要知道,这个车型的共享汽车,在北京出现过,叫做 EZZY,存活时间不长就挂了。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宝马为什么非要做共享汽车呢,而且说这是永久性项目?

宝马集团可不虎,也不是演小品,更不是贪图汽车的押金。

这个名为ReachNow的共享汽车项目,2016年在美国上线,在北京也做过试运营。

这是小规模的试验。

还有大规模的测试。

从2015年开始,宝马集团与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合作,在欧洲运营了共享汽车项目 DriveNow ,到现在已经有了 100 万的注册用户。

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是盈利的。

不是烧钱,而是赚钱。

这是决定共享是生是死的关键。

有了欧洲的经验,美国和北京的试水,宝马集团才坚定了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决心。

作为一家市值高达三四千亿的公司,这个转型无疑是大象起舞。

这个起舞,绝不是想做乘风起飞的猪。乘风起飞的,只能是小公司,是小猪。

这个起舞的起点,并不是管理者的一时头脑发热,而远在十年前。

2007年,宝马集团提出了迎接下一个百年考验的第一战略。这个战略提出,把未来发展的定位从单纯的汽车制造企业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

2007年,当时UBER还没出生呢。Uber是在2009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辍学生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好友加雷特·坎普创立的。

共享汽车,对宝马来说,是十年磨一剑。

对于一些投机者来说,共享就是十剑磨一年,玩概念,赚快钱。

宝马拿来共享的车型,是他们卖得最好的纯电动汽车。2016年,整个纯电动汽车市场中,i3销量第一。

宝马闯出行服务市场,手里拿的是宝剑,而非木剑。

随着共享项目不断扩大,i3的生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都会不断提升。

这个结果,绝对是一箭双雕:既在转型,又在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共享宝马的定价为2元/分钟,这个价格并不便宜,一个小时120元。宝马强调的是价值,并不是便宜。

和欧洲的租车项目比,这次的共享宝马,还包含着宝马互联网化和智能化的意图。

这也是宝马,应对来自汽车行业之外竞争的举动。

在传统的竞争优势之上,叠加了新的竞争力,有硬件,也有软件。

成都的共享宝马,用户可通过EVCARD APP和宝马即时出行独有的车内共享科技实现全程无钥匙体验,完成车辆预约、网点取车、还车、付费等一系列操作。

聚焦更多的用户,积累更多用户数据,人与车、车与车,就实现了连接,实现了智能。

与目前市场上的共享企业相比,宝马集团有着根本区别的一点,就是不缺钱,不为钱而做共享。去年宝马集团的利润为69亿欧元。

宝马的董事长科鲁格说,“今天我们在核心业务上的成就是我们赢得明天成功的基石,可持续的盈利让我们有良好的财务空间投入未来科技的研发,比如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

正确的战略,充分的准备,谨慎地展开,宝马集团的共享汽车,在诞生之日起,就避免了别的共享企业的一些死亡陷阱。

宝马,是正经的;共享,也是正经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