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文化,就这样悄悄形成!转了的人都该看看,发鱼叉、鱼锅的更该看看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观光。

这是营销界的说法。

今天在沈阳的朋友圈里,转锦鲤刷屏了!

某先手开始转的公众号,阅读量早早突破10+,后面加入的商家源源不断。

而后面模仿的公众号,也拍马赶到。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为什么要转锦鲤呢?

好多转了的人,也未必完全明白。

先说锦鲤,它既是鱼,又是好运和心想事成的象征。

在半个月前,在朋友圈里转锦鲤的人,比较少。

靠漂亮的鱼儿,打几个圈圈,就想获得好运,这种想法有些迷信。明目张胆地转,可能会被人看成是不靠谱。

但是,到支付宝的转锦鲤活动大获成果之后,一切都变了。

9月29日14:00,支付宝通过官方微博,发出了一条名为“祝你成为中国锦鲤”的微博。

规则简单,只要转发这条微博,就有机会成为“中国锦鲤”,拥有大奖。

一小时后,支付宝官方账号在评论区追加了一张礼物清单。这张清单有点长,看完大概需要3分钟,而且在不停增加。

8天之后,300万次转发后,大奖公布。一个微博昵称“信小呆”的90后女孩被好运砸中。

此时,礼单已经被做成长达十几米的条幅。

10月9日,“中国锦鲤”“信小呆”现身,“信小呆真人”的微博话题牢牢占据微博热搜榜第一。

随后,微博上以“锦鲤”为名的抽奖活动越来越多。

有的是,转发就送游戏礼品,有的是,转发并关注,你下半生的什么什么用品我承包了……

锦鲤,哪能只爱微博,不爱微信?

这两天,锦鲤从微博游到微信。

玩法虽然一样,但锦鲤活动发生了三大变化。

一是本地化。这是由于微信的社交属性带来的。

而本地化的锦鲤活动,激发的参与热情,要比微博高。一方面,商家更愿望参加,更容易参加,更参加得起,一方面,参与者对奖品熟悉,容易产生冲动。

二是垂直化。这也是微信的社交属性带来的,人们喜爱根据兴趣爱好交往。目前沈阳搞得最火的锦鲤活动,是围着吃。

那么,围着喝的,围着玩的,围着乐的,围着学的,围着行的,围着健康的,围着美容的,围着养生的,还可以搞很多。

三是互动化

在微博上,锦鲤活动参与性强一些,而到了微信,由于本地化和垂直化,使参加人数和密度,都大大增加,参与的商家和用户,与活动方的互动就多了起来。

除了活动方和商家大为高兴之外,具有抽奖功能的小程序,也迎来一波用户爆发。

游来一锦鲤,引得万花开。

这对目前有些乏力的微信营销,是一大刺激,一大贡献。

可以推测,锦鲤将会和红包一样,成为一种文化,既是社交手段,又是营销手段。

红包文化和锦鲤文化,有一个最大区别。

红包讲究雨露均沾,一个大红包,大家多多少少分一点;

锦鲤讲究独宠一人,众多商家的好处,都给一个人。

从合到分,从分到合,这是营销手段的两个手法,两个方向,都符合人性,都有效。

那么,再往深处想一想,锦鲤还会出什么玩法?

在转锦鲤、抽大奖之后,可以想见的玩法有,让朋友助力,群发锦鲤,红鲤绿鲤等等。

不过,别看锦鲤转得欢,也有讨厌它的,讨厌锦鲤太多,把朋友圈污染了。

于是,朋友圈里,出现一帮反锦鲤人士,他们或者发鱼叉,或者发鱼锅,表达抗议。

在疯狂的营销,和欢快的参与之中,这些抗议的声音太小。

这些抗议,也在提醒各路玩家,如果不能及时升级玩法,这种营销会迅速被玩烂。

这些抗议的人士,基本可以圈定在35岁以上。

因为,有数据表明,以锦鲤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人群,12-34岁的,占87.62%。

这意味着:别嫌转锦鲤低级和冲动,你讨厌转,可能只是你老了!

锦鲤文化,随着商业,将继续深入生活。

反抗不了的,就好好享受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