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飞翔,人卡钱中,精神分裂出来的双重人格,说的是谁?
双重人格,并不是现在才有。一个看不透的人,忽然这样,忽然那样,从一个极端跑到另外一个极端。
他或她这样,不是善变,而是一个身体里住两个人。
比如说,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王戎,就是如此。
作为竹林七贤,道家的玄而又玄必须深入骨髓,但作为琅邪王氏,儒家的修身治家,又必须身体力行,两种思想,两样精神,想要鱼和熊掌兼得的人,就会搞得像王戎一样精神分裂。
说王戎精神分裂,或者是双重人格,证据如下:
1,王戎既清高,又流俗。
2,王戎既拒贿,又贪财。
3,王戎既胆大,又怕死。
(一)清高和流俗。
王戎是位公认的神童。神童,学什么都快。魏晋时热门学科,老庄之学,王戎自然不差,他善于清谈。
生于210年的阮籍,和生于234年的王戎,非常投缘。阮籍和王戎的爹王浑是同事,但到老王家,只见王浑一面,剩下时间和王戎泡在一起。阮籍对王浑说:王戎清虚可赏,和你不一路人。跟你说话,不如和阿戎聊天。
不过,阮籍对王戎有清醒认识。有次竹林七贤搞竹林之游,王戎最后才到。阮籍说:俗物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王戎则回应:你们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王戎对于名利,后来果真是来者不拒,积极入世为官,遇到重大问题没有立场,随世事浮沉,完全是一个官场老油子。
竹林七贤的愤青,位至司徒的官僚,都是王戎。
(二)拒贿和贪财
282年,荆州南郡太守向王戎行贿,送他100丈细布。王戎没要,但仍被司隶校尉弹劾,后来晋武帝给他说话才算平息。
王戎的老爸死时,他的故吏凑了100万钱丧葬费,王戎也分文没要。
风流名士,宁可清贫,多不爱钱。
但是,王戎偏又是出名的喜欢钱。
史上说他“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
王戎的资产,遍布天下。经常拿着象牙筹,来计算自己到底赚了多少,有了多少钱。
王戎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找爹借了几万钱,回娘家里,王戎脸色不好看,女儿知道父亲心思,马上把钱还清,王戎才露出笑脸。王戎的大侄结婚,王戎只送一件单衣,结完婚,王戎又要了回去。
(三)胆大和怕死
王戎打小胆大,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栏里咆哮,大家吓得逃跑,他站立不动,神色自如。
70岁时,逢八王之乱,王戎这个老头子,“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
有的时候,还召集亲朋好友,来场小酒会,欢乐一小下。
但王戎同时也怕死。
302年,王戎给齐王司马囧出主意,被司马囧的谋士怒斥。王戎假装吃完药,药力发作,掉到厕所里面,免去一死。
王戎当上司徒之后,本应为国家选拔人才,却只求明哲保身,与权臣同流合污。不但不曾选拔什么人才,还经常不理政务,把政事交给僚属之后,自个骑着小马,从便门出去游玩了!
对于王戎的精神分裂,晋书上有句评价十分到位:谈优务劣。
——意思是:说的好,做的差。
我们在感叹王戎这个大戏精的同时,还应再问一句:是什么造成他的双重人格,是先天,还是后天?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