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珍惜的萍聚时刻
第一次读萍聚老师的文章,是在“看一看”中发现的,题目是《东阿的早晨》。熟悉的地方总会引起十足的兴趣,打开来读,东阿小城的早晨,在省城来的萍聚老师眼里,亲切宽容,有着朴实的深情。平静生活了40多年的小城,身在其中的东道主,居然熟悉到麻木而漠然,不仅难以发现温馨的美好,甚至为路经学校门口的混乱和拥挤,莫名着急;为大妈大爷们驾驶的三轮、四轮、二轮车的横冲直撞,烦恼不已。什么时候,我们对美的感觉如此迟钝了?
晨曦里,柔和的秋阳倾泻下来,照着空气里淡淡的秋雾,确实有光影的美感。可是匆忙赶路的上班高峰,很难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来驻足观赏?
常年生活其中却不知其美,大概也是共性。记得外出旅游时,每天早出晚归,对朝霞和夕照都大加感叹,而在自己的小城,难道就没有朝阳初起和夕照垂暮的美色吗?肯定有的,不然萍聚老师笔下的《东阿的早晨》作何解释?善于细心发现,善于敏锐捕捉,才是会生活、真正有烟火气的人吧?
昨晚看萍聚老师的《楼下小店》,日常琐屑,自成清新一文。淡蓝色的文字底色,衬托着日常所见,烟火气中有一种清新。一段一段读来,不想囫囵吞枣的速读和浏览,恐落下了哪个细节,于是慢慢细酌,不时还要想象一番,大概就像校长说的有画面感。
被问及,“和萍聚老师的差距在哪里”?
“差得很远呢”。
“她的文字功底更厚”。
这是毋庸置疑的!自己写着写着,常常不知所云,也不知下面该用什么来总结和升华,于是就将没有处理好的一些原材料堆放在那里,至于杂草或蔬菜,全靠读的人自己选择了。“差不多先生”的灵魂和囫囵吞枣的潜意识,整天在身边萦绕不断,虽然偶尔坚强战胜,增加些自信来护体。但还是随意性强,善于原谅自己,姑且这样吧,谁让时间紧张呢,谁让---,理由多到千千万。除非再逼迫自己一把,说,从此不可以再糊弄,是要认认真真的去做,对得起任何一个打开文章的人。可是,自己当初写日记的目的就是为回忆找一个媒介,这样高要求自己是否和初心违背?坚守自娱自乐这样的初心,是不是就可以随意堆砌、不加雕琢、应付了事?不是呀,无论最初目的是什么,准确的表情达意,依然是第一要求。
一天听周国平先生的书,大概说,写作是抵制岁月流逝的一种方式,最简单的记写日记的人,我都理解为他在进行精神生活的耕耘。的确,作为悲观型的人,自知衰老和死亡必然降临,最初写日记就是为了记住当时生活的点滴,给将来的回忆留一个媒介。虽然日记本常常找不到,但会坚持写,几乎没有停止过,总感觉生活的愉悦和烦恼,都值得记下来,有时写着写着,也会给自己的烦恼找到了疏通的渠道;有时,又会因为某事忽然发现和一个更高深的道理相通,思路常常在过程中被拓宽一些。所以从最初的逼迫自己,到现在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想将来或许会成为一种习惯。
有些时候,没有输入,也难有输出,无事可记,嚼烂笔头的时刻也曾有。有些像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想想,输出的艰难,原因还是输入的少。输入,需要有个安静的地儿,捧一本书看,写写笔记,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做家务,同时可以听书。当然,最利于听书的活计是做棉被,这是不会发出任何动静的活计,一点也不影响听书效果。如果刷完刷锅,则完全无法听清楚。许多书在排着队等着读,没有老花镜的参与,纸质书基本上只能看见书名和每章的标题了。为保护眼睛,尽可能的多听些。看萍聚老师的生活,也是读书常伴左右,听书来做调节。
“萍聚老师可以做你的榜样”,先生循循善诱,其实初读时就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便期待着萍聚老师的更新。人生之海茫茫,你我皆是浮萍,有如今这短暂的萍聚时刻,值得我一路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