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网络平台浅谈诗歌欣赏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就网络平台浅谈诗歌欣赏
文/沈彩初
诗歌欣赏,就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审美感受、审美认识与审美评价。他是“看”与“想”的“混血儿”,它的本质,是欣赏者的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感情素质及其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同诗的形象及其所蕴含着的情与理的融会贯通。在一些博客与论坛的频频互动中,我发现一些人不会欣赏诗歌,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求跟帖与回访。那样怎么能学有所获呢?其实,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与“偷奸取巧”,文学事业本身就是愚人的事业。下面就诗歌的欣赏谈些粗略看法,共同商榷。
(一)欣赏诗歌应把握这样几个过程
诗是语言的艺术。读者在欣赏诗歌作品时,总是首先接触诗歌语言,并通过它来把握诗歌形象,领会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我觉得其具体过程大致可分为感觉、感染、感触三个阶段。
1.感觉 是读者对诗的形式或诗的形象的外在情状的反应,是诗歌欣赏的第一步。读者所把握的诗的形象,是具体的、感性的知觉形象,甚至因其饱含着欣赏者的感情和愿望等主观因素,这知觉形象比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更为具体,更为生动,乃至在欣赏诗歌作品时,如同目有所见、耳有所闻。下面是我最近在宛如新浪博客看到的一首诗《冬日的麻雀》:
在这无言的冬天
不见云彩
哪来这些黑色的雨点
没有风
雨点怎会在树与树之间成涡成漩
哦,麻雀
这满枝头穿着羽绒服的灰果子
像跳动的音符
在枝与枝之间变奏
它们永远是有争议的一群
叽叽喳喳
使这个冬天越吵越冷
诗人有感于冬天的空疏与寒冷,“麻雀”是目有所见,“叽叽喳喳”是耳有所闻。读者读了这首诗,在想象出的形象世界中,同样看到了枝头的麻雀,听到了叫声。依靠的不是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而是在想象中好像看到了、听到了。这“见到”和“听到”就是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而宛如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由实向虚展开联想,把麻雀物化成“黑色的雨点”,又由虚向实巧妙过渡“在树与树之间成涡成漩”。“麻雀/这满枝头穿着羽绒服的灰果子/像跳动的音符/在枝与枝之间变奏”进一步将语言物化,达到了虚实相间,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尾段三句“它们永远是有争议的一群/叽叽喳喳/使这个冬天越吵越冷”读后会使我们联想到俗话说的“三个女人一台戏”、会使我们联想到那些背后好说别人坏话的“长舌妇”,用“使这个冬天越吵越冷”作结,把“长舌妇”只能坏事隐喻其中,起到了给想象留白、提升诗意的作用。
2.感染 是读者在读诗歌作品时,被诗的形象所影响,引发出与诗人相同的思想感情,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乐其所乐,苦其所苦,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作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托尔斯泰《艺术论》)简言之,所谓感染就是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的共鸣,如:齐圣的《城市和它的纪念馆》星星颤栗了一下/城市便受了伤/那些由城砖护卫的尊严/一夜间布满血色/300000个冤魂成电传密码/在一个帝国的战报上哭泣……//听不见祷告/江东门外的秋虫/年年播放无言的安魂曲/四季狂雪/纪念馆内的断垣/站立成永远的墓志铭/每一根出土的白骨都是惊叹号/让城市在市声的晃荡间/保持情感的警醒向度//是的 我们无法回避/无法回避烟幕对罪孽的掩饰/有一本教科书上的血迹/正被人悄悄擦除/有一群魔鬼的牌位前/正闪烁异样的目光/有一位老人刚流下忏悔的眼泪/便被收缴了检索往事的权利……//城市/不能不指证自己的纪念馆/让那个震撼魂灵的数字/滚动一片亘古的雷声/300000 300000呵/问扬子江问富士山/人性的天平/如何衡定那巨痛的份量//走进这纪念馆/我们便走进了城市的思想/面对扑面而来的哭诉/我们相信/岁月需要倾听/而那“3”/正是一只竖着的耳朵/日子需要凝望/而那“0”/正是一些睁着的眼睛……(选自齐圣新浪博客)
这是目前我读到描写南京大屠杀诗歌的最好的一首。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时的祖国积贫积弱,硝烟弥漫,长歌当哭。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听到这一消息后都会义愤填膺!当我们读这首诗时,首先感觉到了诗的形象,继之体会到了诗人的爱国之心与激愤之情。在这“感觉”与“体会”的基础之上,又进而产生共鸣,我们是被齐圣强烈感情所感染,被他的高超诗技所打动。他先后截取了这样几个意象“星星颤栗了一下/城市便受了伤”由星星联想到炸药的火光;“每一根出土的白骨都是惊叹号”、“那个震撼魂灵的数字/滚动一片亘古的雷声”继而又紧紧抓住“3”和“0”这一意象进行虚实转换,想象丰富,形象妥帖,巧妙自然,让物化的句子有所依附。我们的这种“共鸣”与心理现象就是诗歌欣赏时被作品感染的现象。意象能否抓准?语言物化是否到位?你所写的物象是否有依附?这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与艰苦的磨练。其实这种感染的过程,也就是为我们自己写诗充电的过程。
3.感触 是读者为诗的形象所激发出来的与之相关的一些思考。这可能是对诗的形象的感慨与认识,也可能是由诗的形象联类感物,推及到其它事物的感慨、思考与理解。诗无达诂。我们读了以上两首诗都会产生一些类似的联想,因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这就为欣赏者开拓出了一个无限宽广的驰骋想象的新天地,欣赏者也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联想与想象,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去扩展诗的意境,从而使自己成为诗歌作品的“再创造者”,从艺术作品内外获得艺术家不曾设想过的意外之意与情外之情。
诗歌欣赏过程中的这几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更不是严格地依此为序进行的。它们常常是交错而来的。其中的感觉只要我们认真去读、去领悟,能被诗的形象所吸引,感触是都能产生的;感染,仅仅是在诗的形象同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大致相同时才能产生;感触,并不是一切诗歌欣赏者都能有的,这有作品的原因,也有读者的原因。
(二)欣赏诗歌应把握这样几个特点
1.欣赏者始终伴随着诗的形象,融合着自己的感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欣赏者在欣赏一首好诗时,总是伴随着诗的形象并被其吸引和感染,因而引起感情上的反应。下面请看枫舟在2001年10月写的《他乡的秋思》临窗望外/秋风吹红枫树/红叶落满草地/远天碧蓝如洗/天边是海/海的彼岸是故乡/这景一晃二十年//二十年来/心房四季如春/花儿次第盛开/不曾感到秋风/不曾淋到秋雨/春意安居心房//春鸟忽然飞去/门窗砰然打开/秋风吹入心房/秋雨湿透心灵/房,空空如也/心,随风飘去//一阵秋雨/红叶飘落一半/一阵秋风/落叶飞散四方/落尽残叶/枫树依旧守候/这片属于它的天地/即使是严冬//看看脚下,/望望天边/当冬天来临/不知身飘何方?(选自枫舟新浪博客)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枫舟是《海外诗刊》的主编,这是他在加拿大渡过第二十个感恩节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情感饱满、空间阔达、色彩鲜明,诗人紧紧抓住了“枫树”、“春花”、“秋风”、“秋雨”、“飞鸟”等意象托物寄情,把身在海外,思念祖国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意表达的淋漓尽致。当我们读完这首诗时,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他旅居他乡是何等孤单寂寞,那种举目无亲、孤苦无依的感觉会不自觉叫我们与枫舟“换防”。这种情感上的“相揉”与“换防”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2.欣赏者总是充满着联想和想象,带有主观色彩
表面看来,读者在阅读诗歌作品时,似乎总是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由于读者具有能动的认知能力,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念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以及作者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下面请看静川《无数个黑夜独居斗室》一诗中的一段:
几千年来的昭示,空旷的回声
用你的《招魂》也没换回海子和顾城
如此伤感的节日,让笔尖上的情感在时间里凝固
为了不让理念狭路相逢
我与你对视良久,汨罗江悠然如故
但江水不是几千年前的江水
中国的五月,是诗人生产诗歌的季节
听见你的放歌不仅在汨罗之上
五月是所有行吟者的节日
急促的桨声从楚国的天空径直传来
(——选自静川新浪博客)
这首诗是写爱国主义伟大诗人屈原的一首,作者文笔通透、想象丰富、诗歌纹理能层层打开,读后叫人思接千载。读完这段时,我们会这样想,要我们去写绝不会这样写,我们会那样写,或超过他,或不及他。诗歌欣赏既然是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进行的再创造,就必然取决于再创造者的主观条件,带有再创造者的主观色彩。鲁迅曾经指出:“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使读者的心目中,是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但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看书琐记》)为什么会有这“不同”呢?就因为“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含有他自己的主观性,即他在欣赏时的独特的思想倾向、爱憎感情和审美评价。所以人们对同一首诗,会有各丑其丑,各美其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诗歌欣赏的这种主观性,是由欣赏者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艺术修养等因素决定和制约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看人生是因为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阿Q正传<序>》)
2.欣赏者总是在美感享受中,进行形象的思考
诗歌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不同的诗歌风格,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再请看下面两首诗:
《听,花落的声音》
文/香香公主
风轻轻摇响
蔷薇花抖落一地
我悠然的看见
你褶皱的脸
将一叠记忆浸染
采一束馨香
装满行囊
恬淡了心中的梦想
肩荷的疲倦
静静的伸向远方
听,花落的声音
生命的绚丽
在一首诗里静默
你的洒脱
我的执着
(选自香香公主新浪博客)
《河洛,我与你错过一柱香》(组诗)
文/赵福治(北京)
1.河图洛书——天地之数风行中华
在想象龙马之前,我先虚构一场风
行于黄河之上,任《河图》的传说
阴阳、五行、四象,以及伏羲演化的八卦
在洛阳以北的孟津落地生根。然后
再虚构大禹治水时的一只神龟,贡书于神都以西的洛水
任天地之数,催生九州的斑斓,万物的生存
信手抖落一地神秘的碱花,民谣沿水而涨
涨起太阳和月亮,白圈和黑点幻化为图
包罗万千。在一滴水里,我们看到海
看到《河图》《洛书》间生长的五谷,哲学
和人间烟火的美;看到天文地理、硝烟、
看到灾难,和上古的智慧。而渐次赶来的星辰和民俗
点亮历史
苍黄起于足下,多少年了,“图”“书”里住着山川河流
花朵、桑蚕、瓷器、雄狮,住着炎黄子孙的四大发明
和天工开物的神通,以及一个祖国。而时光深处
总有一代代先人,半壶秋风入口,就啸成天边的云,唤醒水声
唤醒复兴强盛的大旗,在空中猎猎作响。一如巨龙
盘旋于九天之空
(选自《中国诗歌》论坛)
通过这两首诗看,风格的截然不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不一样。前一首《听,花落的声音》采用通感手法沟通了视觉、味觉、听觉等艺术,融色彩声响于一体,写的唯美、灵动。后一首却雄浑、大气寓广博的知识于诗中,洋洋洒洒,写的沉稳、厚重。尽管这两首诗格调各自相异,可读后我们同样能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伴随对形象的思考和认识,还会做出肯定与赞赏的评价,从感性认识阶段,往理性认识升华。诗歌的风格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现实世界的丰富性、诗人感受的复杂性、艺术反映的多样性,造就了读者欣赏的千差万别。只要我们能认真阅读、悉心揣摩,在感性认识阶段,常常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等理性活动;在理性认识阶段,又始终伴随着具体、个别的艺术形象。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看到的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断定每一事物是某一事物,比方说,这就是那个事物。”(《诗学》)他所说的“断定”指的就是欣赏活动中的理性认识。可以说,没有对诗歌作品的理性认识,便没有对诗歌作品的完整的、真正的欣赏。当然,能否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关键在于读者的世界观、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
总之,诗歌欣赏,由于作品、读者众多,文化素养千差万别,就欣赏而论几千字也很难说清。其实,诗人包括诗歌习作者都很清高与自我,知识在不断更新,新诗语境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都需要学习,我们都应该放下架子,诗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很看重谦恭与厚实。我们看一首诗的目的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大不一样。如果你是求点击率与回访率的提高,你可以看个头尾,草草留言或发个表情,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广种薄收;如果你是休闲娱乐、消磨时间,你可以图愉悦身心,一饱眼福;如果你真想学到知识、学到诗歌的技巧,那么你就应该认真品评,遇到好作品看一遍不行,要反复看,细细推敲,要学会对诗歌的解剖。看诗歌的框构、看承转、看内在气韵......选准你喜欢的风格(几个人的作品),“咬住不放”再博采众长,我想只要这样持之以恒进行欣赏,你一定会终有所获。
原创作品来稿20行以内,作品优秀,不涉及政治和宗教,随3至5首作品并照片投至邮箱zgsgb2@126.com 文责自负,拒绝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如发生任何纠纷,与本平台没有任何关联。打赏10元以上发放,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一次性发放,不存在二次发放),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广告及赞助事宜,请加微信fengjunying102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