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篇 红山文化定居农业生活方式(一)
红山文化上承兴隆洼文化,下启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仰韶、龙山文化大同小异,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典型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考古学家描述了红山文化与周围其他文化的细微差别,人类学家更关注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红山与仰韶、龙山文化的主人使用类似的生产工具(斧、铲、耜、锄、刀、镰、磨棒与磨盘或杵与臼),播种同样的作物(粟、黍或稷),饲养同样的家畜(猪、狗、水牛),居住类似的半地穴式房子,陶器亦大同而小异,都营以粟作农业为核心的定居生活,程度不同地兼营采集和渔猎。
以定居农业生活为基础的红山 文化的主人形成了“女神男巫”、“有祀无戎”的和平社会。白音长汗石雕女神像、后台子石雕孕妇像、西水泉陶塑女神像表明女神崇拜源远流长,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神庙标志着女神崇拜达到了顶峰。女神像、神庙、祭坛主要出自男人之手。牛河梁发掘的大墓多为男性亦表明祭祀的对象是女神,但主持祭祀活动的多是男人。“女神男巫”,红山文化社会男女处于相对平等状态。祭祀是红山文化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尚未发现有大规模征战的迹象。“有祀无戎”,红山文化仍然处于自然和平的时代。
欧亚大草原西端的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Tripolye-CucuteniCulture)与红山文化时代相当,生产工具、居住方式、陶器亦类似,但播种的作物(小麦、大麦、粟)和饲养的家畜(绵羊、山羊、黄牛、马、狗、猪)很不一样。绵羊可以剪毛、黄牛可以挤奶、马可以骑乘和拉车,都是可以再度开发的动物。库尔干人逐渐改变了衣、食、行、住即生活方式,走上了游牧的道路。青铜兵器的发明使他们如虎添翼,形成了以父权占统治地位的好战的印欧人游牧社会,不断向欧洲、西亚、南亚、东亚扩张,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文化格局。“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夏家店下层文化反映了青铜与游牧文化的影响。
红山文化是东亚典型的定居农业文化,不太可能孕育游牧文化。由于气候和环境变迁等导致红山文化的衰落,为游牧文化的东进提供了机会。
一、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从自然状态向文化状态过渡的时代。从中国北方已经发现并经过科学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粟和黍是主要农作物,可能还播种油菜等蔬菜;斧、锛、锄、耜、刀、镰、石磨盘、石磨捧、杵、臼是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与锄耕农业并存;主要家畜是猪和狗,可能还有水牛;住房以圆形或方型半地穴式单间住房为主,偶而可见吕字型套间;陶器以手制为主,钵、罐最流行,鼎、鬲最有特色,晚期已采用轮制;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亦有少量石板墓。同时具备上述六类要素的红山文化遗址还没有发现,但不同地点的遗址中发现了这六类要素,红山文化仍然是东亚定居农业文化的典型代表。
粟(Setaria italica),俗称小米,其野生祖先(Setariaviridis)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与麦和稻相比,粟的主要优点是耐旱,主要弱点是产量低,特别适合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何人何时何地最早驯化粟还不得而知,大约八千年前粟已经成了黄河流域的主要作物。磁山遗址上十万斤碳化粟的发现表明粟已成为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黍(Panicummiliaceum),俗称小黄米,其特性和地理分布与粟相似,都是C4类植物,亦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在赤峰蜘蛛山、北票丰下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粟出土的报道。赤峰四分地东山嘴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一只甗中盛有炭化的谷子,其形态与大小与现代小黄米很相似。与红山文化时代相当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亦不时有粟或黍出土。从东北亚农业发生和传播的大背景来看,红山文化种植粟和黍是完全可能的。最近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粟和黍,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点。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表明红山文化居民是以C4类即粟、黍类食物为主食的。人骨测量结果表明兴隆洼、红山、夏家店下层文化标本的C平均值分别为千分之-8.91、-5.43、-4.132,所对应的C4、C3类植物的百分比为85.3%、14.7%,100%、0%,100%、0%。这意味着红山文化居民是以粟、黍类为主食,不太可能食用水稻、小麦、野生坚果等C3类植物。N测定结果表明兴隆洼人肉食的比重较大,殷墟人较低,红山文化人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红山文化狩猎或畜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还没有发展到精耕细作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
东亚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以石、骨、木、蚌为原料,按其功能又可分为整地、收割、加工三类。石斧是一种多功能的工具,可用来砍伐树木、开辟土地,亦可用来制造工具。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石斧较原始,磁山遗址出土的石斧很多。仰韶、龙山文化时代石斧的数量相对减少,这是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向锄耕农业过渡的结果。锛的形状和功能与斧相似,亦经过了同样的过程。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穿孔石斧可以作为东亚石斧的代表。耒和耜是两种古老的挖土工具,是由采集经济时代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红山文化的叶形石耜独具特色,亦有人称之为石犁。铲和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