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欧洲霸业,如何昙花一现,功败垂成?

拿破仑的政治军事生涯,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段:登上帝位前(1805之前),横扫欧洲时期(1805-1807),转折期(1808-1811),失败期(1812-1814).

在拿破仑登上帝位前,他打赢了两次反法同盟,组织了两次意大利远征(成功)和埃及远征(失败),一度和英国实现了和平(短暂的喘息)。他统治下的法国,稳固了之前革命法国的战果,稳定占据了莱茵河天然疆域,把北意大利,以及瑞士和荷兰纳入法国势力范围。和西班牙以及丹麦结盟。基本控制了西欧大陆全部海岸,而且以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稳固了法国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实力。

在拿破仑登上帝位后,对英作战失利,无力登陆英国本土,因此只能调头东进对抗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经过1805-1807年的作战,拿破仑痛打了奥地利,迫使其割地赔款,实际退出了德意志,以拿破仑保护国莱茵邦联建立和神圣罗马帝国解散为标志。消灭了普鲁士全军,占领了普鲁士全境,迫使其割地赔款,军队数量限制为4万,实际把普鲁士打出了欧洲五强的圈子。痛打了俄国,但是也领教了俄国的顽强和战斗力,通过威逼利诱,让丧失了大陆盟友的俄国退出了反法同盟转而和法国结盟。

总的看,这一时期,传统的欧洲四强,英、俄、奥、普,拿破仑对英国没啥办法,;陆地上的三大君主国,只有普鲁士遭到了决定性的打击。奥地利只是遭到重挫,大国根基奥地利波西米亚匈牙利的版块还在,而俄国基本可以说毫发无损。但是俄国和法国结盟,普鲁士被占领,没有大陆盟友又处在俄法之间的奥地利根本不敢动了,拿破仑初步建立了并不巩固的欧洲霸权。

1807年签署提尔西特合约后,法兰西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

然后就是拿破仑军政生涯的转折期,拿破仑没有进一步追击东面三君主国,巩固法国对中欧东欧的地位,而是转而去伊比利亚半岛,企图夺取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摧毁英国盟国葡萄牙,并加强对不积极的盟友西班牙的控制,由此陷入西班牙漫长的消耗战和游击战。

本来拿破仑亲自率领军团去西班牙一度改善了西班牙局势,但是大军团离开中东欧,这意味着从普鲁士撤军和只保留两个军在莱茵同盟,法国在中东欧的威慑力和控制力直线下降,这导致俄国盟友的动摇和奥地利决心复仇。

1809年战争拿破仑经过苦战再次击败了奥地利,但是未能占领奥地利全境,奥地利虽然割地赔款,军队数量限制为十五万人,差不多是原来军队数量的40%,但是依然保住了大国根基:不容忽视的军队,以及波西米亚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地盘。

1810年和1811年是帝国极盛时期。普鲁士和奥地利都对拿破仑屈服,转而和法国结盟,俄国还未和法国为敌,法国版图在吞并荷兰和德意志西北沿海各邦和意大利罗马等要地后达到极限,同时帝国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控制区已经巩固,西班牙随着拿破仑投入更多军队态势也明显改善,当然代价是30多万法军陷入泥潭。

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以及俄国在英法之间越来越暧昧的态势,让拿破仑决定对俄国远征开始空前的战争。

1812年到1814年是帝国衰亡期,这点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已经很熟悉了。

1812年征俄战役丢掉60万大军,1813年拿破仑卷土重来,莱比锡战役丢掉40万法军。如果说1812年的损失法国还可以弥补,1813年的德意志民族大会战可以说打掉了拿破仑帝国的脊梁骨。到此局面已经注定,1814年法国保卫战也好,滑铁卢之战也好,都是苟延残喘的挣扎,其实没什么意义了。滑铁卢之战就算赢了,元气殆尽,丧失了所有盟友和附庸的法国也无法对抗欧洲四强的联合剿杀了。

回顾完拿破仑帝国的兴衰,那么,拿破仑怎么失败的?关键节点是哪里?从事后看,很明显是1807年提尔西特合约后,提尔西特合约后拿破仑自以为霸权巩固,肆无忌惮,战略目光选择错误,去了西班牙,但是如果从实力政治角度分析,当时法国只是初步确立了欧洲霸权,地位远不巩固。

传统能够和法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四强,英国完好无损,但是无力大举登陆可以不论,东面三君主国,只有普鲁士在1807年到1812年之间被打出了大国圈子,全国被占领,巨大的割地赔款打的普鲁士元气大伤。而奥地利虽然遭到拿破仑四次痛击,但是大国根基始终保全,奥地利军队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奥地利的版图,波西米亚和匈牙利以及奥地利本土虽然多次割地,但是还是大致完好。至于俄国,更是毫发无损。

如果理解成个人斗殴,就是一个壮汉和四个壮汉打,其中一个只能鼓励支持没法亲自参战(英国)。剩下三个一个打垮躺下了(普鲁士),一个受了伤收手(奥地利),一个毫发无损化敌为友了(俄罗斯),这种局面肯定是不稳定的。剩下两个还站着的壮汉,英国和俄罗斯,随时可以联合起来再和法国战斗。

而从百日复国到滑铁卢之战的传奇无论怎么吹嘘,那也只是夕阳落日前的回光返照,拿破仑帝国的命运早已经在俄罗斯的荒原上,在萨克森的平原上,在莱比锡的民族大会战中决定了。惠灵顿只是恰好充当了最后的掘墓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