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诡云谲、技术变革在即,智能科技巨头如何战胜焦虑?
谁都可能是下一个倒下的玩家。
多年后回头看,2019年或许谈不上科技产业的寒冬,但一定会是新旧技术换代的一个关键节点,会被总结成诸多“元年”的一年。
在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的退休仪式上,马云在演讲中谈到了一种普遍的焦虑情绪:
“今天的世界,正在快速地发展中,各种各样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不管你乐不乐意,它会影响每一个人。全球化的挑战,新技术引发的各种焦虑,环境的恶化……各种变化都在释放一种信号,这个信号就是一个新时代很快到来。”
诚然,科技巨头都在焦虑,尤其是拥有硬件制造能力,对技术周期和市场环境较敏感的智能科技巨头。截至目前,各大智能科技巨头已纷纷交出半年答卷,各家表现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在焦虑。
01
智能科技巨头都在焦虑
我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头部玩家:海外的苹果和三星,国内的华为和TCL来做分析,它们都以手机、家电等消费端智能科技业务为主业;都有3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都经历大风大浪却屹立不倒;都面向全球展开业务,拥有世界级品牌;以及,都有所焦虑。
2019年上半年,三星电子销售总额为108.52万韩元,同比下降8.8%;营业利润为12.83万韩元,同比下降57.9%。
2019年二季度,苹果净营收为538. 09 亿美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100. 44 亿美元,同比下降13%。2019财年三个季度苹果利润均录得下跌,在2000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19年里,这十分罕见。
相对于海外巨头成绩下滑而言,中国智能科技巨头表现相对好一点。
2019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净利润率8.7%,是2016年以来录得的最高值。2019年上半年,华为净利润高达349亿人民币,超过2014年全年。
2019年上半年,TCL重组后形成TCL集团和TCL实业的“双子座”,TCL实业拥有TCL电子、TCL通讯、TCL家电等智能科技业务,营收403亿元,同比增长9.8%;净利润10.3亿,同比增长479%。TCL实业在这几家智能科技巨头中有较好的业绩表现,然而在公布财报的字里行间,TCL多次提到经营环境困难、复杂、不确定性等字眼。
智能科技巨头要么出现收入增长放缓、利润大幅下滑,要么在下调外界对自己的预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这其中的共同原因:国际贸易环境的日趋复杂,科技产业周期的客观存在,产品创新的门槛高企……这些交织在一起形成恶性循环,悲观者眼里,现在就是“最坏的时代”。
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智能科技巨头要做的就是将已有产品周期延长,同时开拓新的产品周期。如果智能科技巨头不能创造新产品周期,而是维持原有产品周期,就会被更创新的产品所取代,而且这种更替周期在智能科技产业相当快。
开拓新的产品周期唯有创新。业绩滑坡的苹果,在发布2019年旗舰iPhone 11后就被外界认为缺乏创新,完全是在吃乔布斯时代的“老本”,但事实上,面临创新难的不只是苹果,而是整个科技产业的问题,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创新越来越难,技术门槛越来越高。
正在爆发的新技术被寄予厚望。5G、AI、IoT成为科技产业下一个时代的“三驾马车”,马云说:“今天所有的烦恼、焦虑和困惑,我认为是一个新时代来临前的阵痛。这次技术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软硬件巨头都将被卷入新一轮变革席的洪流,有的在观望,有的在蓄势,有的在助推。似乎有了新技术,科技产业的创新难题就可迎刃而解。
我们需要正视的是,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市场的洗牌,一定会成就一些巨头,也一定会有巨头出局。二十年前没有谁会想到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会倒下;五年前没有谁会想到“中华酷联”阵营会消失……智能科技巨头们如何才能不被海浪吞没?如何立于浪潮之巅?
02
智能科技巨头如何应对焦虑?
面对“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智能科技巨头们作出不同抉择,以不同方式来缓解焦虑,迎接新的技术浪潮。
1、三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有着80年历史的三星见惯大风大浪,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来应对环境的剧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如针对日本对半导体关键原材料的出口限制,三星选择使用韩国本地供应的蚀刻气体等材料取代日本材料。
2018年底,三星电子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在保持目前的三大事业部(设备解决方案、IT和移动通信以及消费电子)框架不变的同时,在各个事业部成立团队布局人工智能、汽车零部件和5G网络。负责智能手机的移动部门则在领导层和业务上激进变革,缩减和撤换高管,这样的动作在2019年已传导到中国,三星十分渴望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虽然这不是很容易,10月,三星关闭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
三星作为最老牌的智能科技巨头,依然积极求变。
2、苹果:库克守业,服务转型。
与乔布斯锐意进取的“开拓展”角色不同,库克扮演着苹果“守业者”的角色,今天的苹果延续着乔布斯时代的惯性,产品线、创新能力、品牌、渠道甚至设计,都在吃“老本”。
你会发现,在Apple Watch后苹果这些年再没推出让人激动人心的新产品线。iPhone等核心产品线因创新不足在被华为等逼近,在5G、AI和IoT三大新技术苹果的布局上乏善可陈。5G,苹果因缺乏核心芯片捉襟见肘,iPhone 11没有5G版库克说是因为5G产业链不成熟,这或许只是借口。2019财年苹果将iPhone、iPad、Mac和Services四大业务板块之外的其他业务合并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配件”,与Apple Watch稳坐智能手表第一宝座不同,苹果HomePod市场份额远不及亚马逊和谷歌,其智能家居产品线相对薄弱,AI和IoT成了苹果短板。
库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互联网服务转型,2019年3月苹果史无前例地召开了只有互联网服务、没有硬件的发布会,发布Apple TV+、Apple News+、Apple Arcade 以及 Apple Card等互联网产品。二季度苹果已拥有4.2亿付费订户,服务业务占苹果总收入的19%,iPhone收入在2012年以来首次占比低于一半。预计到2020年,苹果将拥有5亿付费用户。
当硬件具备智能化能力后,就可以与用户建立长期的持续连接,消费者会成为用户,这意味着,智能硬件巨头都将“互联网服务化”,基于硬件的入口能力给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持续经营用户,形成硬件利润外的新价值。不只是苹果、华为、OPPO、VIVO等手机巨头在“变软”,海尔、TCL等家电起家的智能科技巨头同样在做类似转型。硬件公司变软、互联网公司变硬,是一个趋势。
3、华为:力挽狂澜,逆势破局。
核心通信业务掌握全球20%的5G专利位列行业第一,率先构建起5G规模商用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已获得商用合同数达到50个,全球基站发货量超过15万台。
智能科技业务继续采取“华为+荣耀”双品牌战略,华为手机不断强化影像长板,基于麒麟芯片等自主核心技术,高端化瓜分苹果三星市场,最新的华为Mate 30 Pro已占据DxO Mark评分第一,且销量不俗。荣耀则坚持技术驱动,做科技标杆,基于核心技术坚守品质、创新、服务三大战略。上半年,华为连续两个季度抢过苹果全球第二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019年上半年,华为(包括荣耀)智能手机发货量1.18亿台。华为消费者业务上半年营收2208亿元,整体占比已达到55%。
不满足于手机的成就,华为正在积极布局智慧屏等业务入局智能家居,很多人以为华为终端只是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却忽视了华为官方的介绍:“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这意味着,不只是个人用户,家庭智能化、万物互联、 企业智能化,都在华为的野心中。
近期,随着智慧屏产品线的发布,华为在个人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一定优势后,来到了家庭这个场景,华为的扩张步伐,对未来的打算,没有受到环境任何干扰。
4、TCL:勇于转型,敢为人先。
可追溯到1981年的TCL经历了多轮技术产品周期。家电特别是彩电是TCL最成功的业务然而,TCL早已不是家电巨头,早在2014年初TCL就提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 战略转型,是家电巨头智能化布局最早的巨头;2018年底,TCL 将彩电、手机、家电等终端业务整合到TCL实业,聚焦智能科技转型;2019年初,TCL电子对内整合电视、音频设备、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线,成立TCL智能终端业务群,对外提出“AI×IoT”新战略,从家电企业升级为一家智能科技企业。
从业务版图看,TCL实业已是横跨电视、通讯、家电、互联网服务等业务的综合智能科技巨头,跟华为、三星、苹果同处一个赛道的智能科技巨头。跟一些同时代家电企业聚焦家电不同,TCL在每一次技术浪潮前,都有敢为天下先的意识,至少四次积极转型应对新的科技潮流:电话机、彩电、手机、智能科技。
转型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与转型相伴的往往是改革、阵痛、动荡等关键词,TCL 发展历史上不是没遇到这样的阵痛。TCL在通讯业务上虽然收购了阿尔卡特等巨头一度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七,然而最终未能抓住新一波智能手机浪潮。
布局较早加上意志坚决,TCL从家电向智能科技的转型已有初步效果,与腾讯合作的雷鸟科技负责互联网服务运营,补齐TCL终端产品的互联网服务,正在形成新的收入增量,2016年到2018年雷鸟连续两年运营收入增长超过100%。2019上半年互联网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收入增幅125.2%,净利润率超过30%)。绝对值不高,增速可观,今年春季发布会上,TCL智能终端业务群CEO王成宣布,TCL智能终端业务群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即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今天智能科技巨头、互联网公司都在全球化,TCL的全球化布局,同样敢为人先。TCL前身是合资公司,有国际化基因,同时有先发优势,1999年李东生就提出国际化目标,20年来在投资、工厂、品牌、渠道等维度全球布局,厚积薄发,如投资美国高威达、德国施耐德、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Palm、KaiOS,在波兰、墨西哥、埃及、印度等国家建立工厂, 与印度TMS、黑莓、Google、Roku等世界巨头合作,赞助男篮世界杯和美洲杯等顶级赛事。全球布局让TCL的市场表现不会受到局部市场影响太大,群智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8 TCL电视出货量为 2785 万台,已仅次于三星,今年上半年TCL彩电业务在北美销量增幅超过70%,其中3、7月全美零售量排名第一,TCL电子、TCL通讯、TCL家电均录得增长,核心业务电视机出货量在全球稳居第二,相关数据均好于市场平均水平。
三星成立于1938年,苹果成立于1976年,TCL成立于1981年,华为成立于1987年,这四家智能科技巨头,最年轻的也已32岁,它们的出发点不同:三星是卖蔬菜咸鱼起家的,华为最先生产交换机,苹果43年前推出了第一款产品:沃兹手工打造的Apple I 电脑,TCL最初是做磁带的。然而现在,这四大科技巨头都来到一个点:AI与IoT极速发展的前夕。
竞争只会越来越直接和激烈。三星布局AI、5G,大家都在布局;苹果大力做互联网服务转型,TCL、华为、三星与之不谋而合;华为要智能化每个家庭,大家都瞄准了家;TCL要做智能科技巨头,同样是每一家事实上的定位,大家都想做同一摊事儿。
数十年来,四大智能科技巨头经历了数次技术浪潮,赶上了技术大爆炸的时代,苹果经历了PC、互联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阶段;华为一路从2G走到5G;TCL仅仅是电视就经历了PDP、LCD、OLED、量子点等技术;三星是各种技术的集大成者,经历更多……外部大浪的冲击,产业周期的洗刷,战略转型的挫折,创始人的离开,它们却依然立于潮头,是具有“抗产业周期”、“不依赖环境”和“可抵御风险”三大特质的智能科技巨头。
03
科技巨头如何才能永立潮头?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未来都将扑面而来。
科技巨头都在以不同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深刻变革,永立潮头理论上是不现实的期望,所以阿里巴巴只能寄望于生存102年,产品有生命周期,基业长青对企业来说只能是奢望。不过,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提出了“冲浪者模型”,他认为:
“当新的行业出现时,先行者会获得巨大优势。你会遇到一种我称之为冲浪的模型——当冲浪者顺利冲上浪尖,并停留在那里,他能够冲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微软、英特尔、NCR或者其它公司,都是如此。但如果没冲上去,就会被海浪吞没。”
科技巨头本质上是在冲浪,既然是冲浪,就有被海浪吞没的风险,但如果能留在浪尖就会风头无两。从经过时间检验的科技巨头身上,我试图寻求一些共同点:
1、用户第一。
智能科技巨头一切的初心都是:做出优秀的产品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愿意花钱,于是就有了市场。市场需求是整个系统运转的唯一驱动。
前段时间库克在采访中他谈到苹果对创新的理解,他认为创新并不一定是改变,而是做得更好:“如果你只是为了改变而变的话,就等于是把聚焦在一起的能量给分散了,而本来这样的一个能量可以拿来用作真正的创新。可是现在,却失去了关注的焦点,为了做不同而不同。”
在三星、TCL和华为身上我都看到了这样的特质,它们看上去可能不是很炫酷,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却可以一次次抓住消费者。不论是华为余承东这几天吐槽概念机不实用,还是TCL数十年如一日地推动电视音画技术迭代,抑或三星将曲面手机交互能力不断做到极致,在我看来跟库克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回归用户需求。热衷于黑科技的公司,如果背离、错判或者忽视了用户需求,哪怕技术再强大,都难以改变没落的命运。
2、强化技术。
查理·芒格认为:“技术革新已是一种不可逆的历史浪潮,它是否会摧毁企业主要取决于企业为这种技术革新所付出的成本代价。”
成本代价具体一点就是对技术进行长期投入,哪怕技术不能马上产生价值,哪怕技术应用过程中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成本。
三星构建了全产业链的技术,覆盖芯片、显示器、系统、闪存、存储、CMOS等等,堪称无孔不入,三星的技术研发实力在全世界都得到认可,这是其在智能科技赛道驰骋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三星也将很多基础元器件出售给同行,也带来丰厚收入。
华为提前十年投资40亿美元研发5G,掌握全球20%的5G专利位列行业第一,率先构建起5G规模商用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已获得商用合同数达到50个,全球基站发货量超过15万台。现在华为已经在研发6G。
苹果重视A系列处理器,今年收购Intel基带芯片,都是强化技术的体现。TCL 2011 年总投资 245 亿元的华星光电项目则体现出其对底层半导体显示技术的野心。
科技公司本质是通过新技术来解决商业世界的问题,发明一个新产品解决了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因为会有新技术、产品和模式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科技公司一直都要源源不断地在技术上投入,创造新产品,更好地解决问题。
3、重视实业。
相对于光鲜亮丽的金融、互联网、娱乐等行业而言,实业是苦、累、脏,看似土里土气,实际上对经营管理、资金周转要求非常高,智能制造趋势下,大数据、AioT、机器人等技术对实业更加重要。实业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想做,也一定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做好,但做好了,就是壁垒。
TCL仅仅在深圳就建立了三个工厂,投产若干年。华星光电在深圳建设了巨大的工厂,并引入智能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布局高端制造,TCL的野心是在大屏幕显示方面拥有全球最大的产业基地、最全的产业链生态。TCL李东生、格力董明珠、华为任正非都是实业界的企业家,媒体报道,李东生年轻时就立志要创建一家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坚定了实业报国的信念。2018年,李东生甚至对媒体表示,六十岁之后,还要永远把实业报国的情怀坚守和传承下去。
“长尾”、“免费”两大经典理论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一书写到:“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就必须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即便发展至今,美国经济的1/4仍然是制造实体产品的制造业。如果将产品分销和零售都计算在内,则制造业占经济的比例将近3/4。服务型经济当然具有优势,但如果经济中没有制造业的存在,一个国家就只剩下了银行业人员、服务员和导游。虽然软件和信息行业备受瞩目,毕竟只能雇用少量人员。”
不只是TCL、华为、三星和苹果无不重视实业,当然,TCL和华为是中国实业巨头,上半年贡献韩国20%出口额的三星是韩国实业巨头,苹果则是美国实业巨头,8月苹果官方发文称:其已在美国创造240万工作机会 ,直接雇佣9万+员工,2023年给美国经济直接贡献3500亿美元。
实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智能科技公司的壁垒。曾经,一些“新硬件”公司崇尚“笑脸曲线”,只做最轻巧的两端,不做实业,几年时间短跑下来,这些公司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在营销、渠道等环节强大整体却很单薄,难以跟三星、华为、苹果、TCL这些重视实业的巨头相提并论。还有一些创业者不想做实业,因为来钱慢、赚钱难、辛苦钱,搞类似于区块链这样的项目圈钱,然而时间很快就证明了一切。
4、长期价值。
四大智能科技巨头能够走过至少32年的历程,已经说明他们都是具有“长期价值优先”理念的企业,这意味着它们在面临一些抉择时,一定可以经得住诱惑,有所为有所不为,只做“正确”的事情,什么是正确,则要从长期价值来判断,而不是眼前利益,他们都是很有定力的选手,知道自己远期要到哪里,最终在时间长河里呈现出长期竞争力,可谓耐力。
一些科技巨头在看到外界的一些诱惑时,往往很难克制,毕竟赚钱,是企业的天职;逐利,是企业的天性;贪婪,是企业的荷尔蒙。
比如一些企业看到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往往按捺不住要去上市融资,将上市当成目标而不是手段,最后上市了整个战略节奏都乱了,被更加贪婪、嗜血和逐利的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而华为却可以坚持不上市,苹果、三星、TCL则不被股价影响,坚持自己的战略,做好该做的事情。
再比如一些科技企业看到房地产市场有利可图,就变相地进入房地产市场,表面上看确实是赚了大钱,甚至“炒房”赚的钱比核心业务的利润还多。当一个人炒房就可以赚很多钱时恐怕他不一定会All in 工作,同样,当一个企业不务正业时,资源、精力一定会分散,企业的心绪就乱了。苹果、三星、TCL、华为们,虽然在转型,虽然在突破业务边界,但主航道基本没有变化,都是智能科技——更古老的三星相对多元一点,现代史阶段已相对聚焦。
走过几十年历史到今天依然处于较好状态的智能科技巨头,无不是将长期价值放在第一位,说得更直白一点:管理层不短视,他们会积极拥抱变化,不论是新技术周期袭来,还是市场环境变化,它们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然而不论如何应对变化,都是在长期价值原则下做选择。
总结:
大浪淘沙,谁主沉浮?在一波波技术潮流中,有的玩家已消失,有的玩家已落寞,有的玩家在焦虑,走过数十年的三星、苹果、华为和TCL们经历过了时间的检验,但他们的经验只能借鉴,不是法宝。科技产业没有“高枕无忧”四个字,没有免死金牌,谁都可能是下一个倒下的玩家,就像马化腾说:“外面给你掌声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永远要想到,好多大公司都那么轻易并且不可预测地倒下了。”焦虑,才是永恒的主题,唯有学会与焦虑相伴,才能战胜焦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