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闲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今天接着读白居易的诗。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两句诗这两天特别火,原因是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网上有大火熊熊的视频,看着燃烧的惨状,不管是见过还是没有见过圣母院的朋友都无比心痛,无比惋惜!毕竟,那么美,那么好的东西,从此就不存在了。
(失火中的巴黎圣母院)
我知道巴黎圣母院是从雨果的小说开始的,看完小说,心中就有个一定要去看看的念头,朋友中也有人说:巴黎圣母院是人一辈子必须得去的一个地方,但我终归是没有去成。于是当大火烧开,我只能在网上盯着失火的视频一边看,一边心碎。想必法国人的心早就碎了,其实,全世界知道巴黎圣母院的人,心恐怕都碎了。有个广东的网友发了一条消息:“广东今早的这场雨,下在昨晚的巴黎,你说该有多好啊!”据说有个法国富翁说要捐一亿欧元修复巴黎圣母院,能不能最终兑现先不说,就算完全兑现,那些圣迹也再也回不来了,烧掉的毕竟烧掉了。
(杨绛先生生前)
其实这是这两句诗在网上第二次成热词,上一次是三年前杨绛先生去世,过了百岁的国宝老人去世,确是中国文化的损失,网上就不断有人提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两句诗,因为,这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引用过的两句。当丈夫和女儿先后去世,孤独的她回忆过往美好生活,心碎而又无奈,于是用了这两句诗,过了段时间,她自己也走了,于是人们又用这两句诗悲叹她的离开。
(《我们仨》书影)
杨绛先生引用的两句诗,最早出自白居易的《简简吟》,原诗如下: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 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的诗一向好懂,这首悼亡诗也不例外,全诗如一篇平铺直叙的人物传记。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 十二抽针能绣裳。苏家有个小女孩名字叫简简,脸蛋像芙蓉眉眼如柳叶,十一岁时已经学会对着镜子自己化妆,十二岁时已经能够用针织绣衣裳。
(古典少女)
这是一个容颜漂亮、女红出色的小姑娘。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这首诗只有这两句有点争论,其实,只要弄懂“调品”、“迷头”、“白地”、“藏”,几个词就好理解了。调品,指的是调丝品竹。迷头,指的是头脑糊涂辨不清是非;白地,指的是平白地、白白地;藏,指埋没、隐藏。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十三岁就学会了各种丝竹管弦乐器,不愿意稀里糊涂白白的埋没掉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个才华横溢,有人生目标,肯奋斗的小姑娘。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进一步的姿态描写:她把自己的头发编出各种花样,她走起路来,袖子里飘出蔷薇的香气。她的姿态不同常人,浑身上下像是发着光一样(也有一说是眼睛时时转动,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我认为不准确)。
(古典少女)
这是一个浑身弥漫着蔷薇香气,充满正能量的小姑娘。
多么美好啊,世间有这样的精灵一样的小姑娘!但悲剧发生了。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这个精灵一样的小姑娘夭折了,在她即将出嫁的前一年,突然就死掉了。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锋塔的倒掉》)。正是因为她的美好生命的毁灭,才引发了后面诗人的议论。
(白居易)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老丈和阿母不要悲伤啼哭啊,她应该本来就不是世间平凡男子的妻子,她恐怕是天仙暂时贬谪人世,在人间只能待到十三岁。这是安慰,安慰的很巧妙,她这是回到她的神仙世界去了。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万物,凡是美好的大都不够坚固牢靠,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贵的琉璃容易碎裂。我们说过,白居易是语言大师,他用前面一连串的铺排,用一大段平白浅易的的普通记叙文字将小姑娘描写成了人间仙子,又忽然在女孩死后写出来这么一句普世的道理的句子,实在有极出色的震撼效果,全诗一路平平,最后两句妙句凸显,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两句,这首诗才成为一首被人不断传诵的诗,白居易最擅长在普通字眼里冒出惊世的道理,这是他的本事。
(87版《红楼》中的晴雯)
后来,“彩云易散”发展成为成语,意思是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一般用来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又比喻好景不长。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睛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美好事物的总是不长久、不牢固的,美好的时光也总是短暂的,可是正因此,人们才有了回忆、才有了怀念,也因此学会了珍惜眼前已经拥有的美好!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白居易远隔千年传来的一声沉重的叹息,也是白居易给悲伤、无奈者的心灵抚慰!
(未经火的巴黎圣母院)
呜呼,苏简简!呜呼,杨绛先生!呜呼,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