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月 | 宁海番薯的来历
宁海番薯的来历
文/泰山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文物普查组来到茅屿村,在《杨氏宗谱》里发现了一则序言,其中写到宁海的番薯是清代中期杨氏太公从福建 莆田引进的。原来,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番著,竟是这样来的,觉得很有意思。我即把这篇谱序摘抄下来,保存到如今。
序载:“询出其所,自言乃祖景辰公为明相国,以清白继绍家声,缘被权相诬害,祸遭赤族。朝宗公脱难逃奔,迁析莆田,聚族而居,历廿世。其间土狭民稠,衣食冈赖,父与叔覃公往永康贸易,大亏厥本,抵临海高堍,大伯敬南二公迁之所托处二载,务农为业。时有柘浦张君作客高堍,与父相契,曾说莆田所种蕃薯宁邑未有,此刻空闲之处甚可播种。若得是始,有人并令吾宁效之,亦可以备凶荒之患也。父然其言,与叔来宁,见是处山可以农,海可以渔,遂租茅屿而栖住焉。从此衣食有赖,且得余资,莆田诸伯叔闻之,咸以是为得所,遂相率而迁宁,即今白芨,箬岙,洞门,石碾等处是也。道光十五年太岁乙未眷弟岁贡生乐亭冯丰拜撰。”
大意是说写序的是一位贡生,名叫冯丰。他在道光十五年写序前询问杨姓的村民(即口述者),村民说他的祖上一个叫杨景辰的是明朝的一位相国,一生清白做人,廉政自律,后被权相诬害,连累到整个家族。族里一个名叫杨朝宗的太公逃了出来,迁到福建莆田生根落脚,后来发展成族。在莆田延续二十世后,由于那里土地少,人口多难以维持生计。为此,村民的父亲与他叫覃的叔父去永康做生意,想不到没赚到钱,反而亏了本。于是就到临海高枧,暂居到敬、南二个伯父那里,务农二年。期间,有宁海柘浦的张君到高枧来作客,他与其父是好朋友。张君说,莆田种的番薯在宁海是没有的,现在宁海有许多土地空着,正可以种番著。若是种植成功,就可充饥,碰到灾荒之年也不怕挨饿了。父亲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与其弟覃来到宁海察看。
他们先到茅屿,这时的茅屿还是个悬水岛。见这里有山有海,山上可以种庄稼,海上可以捕到鱼,是个好地方。为此租下了茅屿的土地种起了番薯。从此后,收成不错,衣食不愁,并且还有剩余。在莆田的各位叔伯知道后,都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就相互约好一道迁居到茅屿。后来他们又分居到白芨,箬岙,洞门,石碾地,一时番薯在宁海即如春风野草,蓬蓬勃勃的遍地生长起来。直至今日,我们还在享受这份甜蜜。
为何叫“番薯”?资料说番薯之名为番,它非是我国古有的植物,直到了明朝的中叶,始由外国传入,而外国一般称之为番邦,所以番薯名字就流传开来。
那么,福建的番薯又是怎样从番帮传入的呢?据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记载,作者的六世祖陈振龙经常来往于福建与吕宋(菲律宾)经商,见吕宋番薯“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觉得很有价值。
恰好其子陈经纶是福建巡抚金学曾的幕僚,当金学曾向幕僚征求赈灾办法时,陈经纶转述其父觉得番薯可以疗饥的看法。金学曾听后大喜,急派陈振龙前往吕宋购买薯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去吕宋,有传说吕宋人严防番薯藤出境,是他们当裤带偷带回来的,于是向巡抚献上薯苗。金学曾马上命令在漳州插种,接着又多次下令推广。潮州毗邻漳州,是最早种植番薯的地区之一。之后又传到莆田,再由莆田传到宁海茅屿。福建百姓取得种植番薯的巨大效益。后世遂尊称金学曾为番薯公,设祠祭祀,故番薯也称金薯。
END
作者简介:
滕延振,笔名泰山月,古道等。浙江宁海文物办退休。国家文物博物副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宁海民间文艺家学会顾问、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专著多部。也兼写小说、剧本、小品等文艺作品,并获市、县奖。
□编辑:叶寒
□题字: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