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月 | 宁海番薯的来历

宁海番薯的来历

文/泰山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文物普查组来到茅屿村,在《杨氏宗谱》里发现了一则序言,其中写到宁海的番薯是清代中期杨氏太公从福建 莆田引进的。原来,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番著,竟是这样来的,觉得很有意思。我即把这篇谱序摘抄下来,保存到如今。

序载:“询出其所,自言乃祖景辰公为明相国,以清白继绍家声,缘被权相诬害,祸遭赤族。朝宗公脱难逃奔,迁析莆田,聚族而居,历廿世。其间土狭民稠,衣食冈赖,父与叔覃公往永康贸易,大亏厥本,抵临海高堍,大伯敬南二公迁之所托处二载,务农为业。时有柘浦张君作客高堍,与父相契,曾说莆田所种蕃薯宁邑未有,此刻空闲之处甚可播种。若得是始,有人并令吾宁效之,亦可以备凶荒之患也。父然其言,与叔来宁,见是处山可以农,海可以渔,遂租茅屿而栖住焉。从此衣食有赖,且得余资,莆田诸伯叔闻之,咸以是为得所,遂相率而迁宁,即今白芨,箬岙,洞门,石碾等处是也。道光十五年太岁乙未眷弟岁贡生乐亭冯丰拜撰。”

大意是说写序的是一位贡生,名叫冯丰。他在道光十五年写序前询问杨姓的村民(即口述者),村民说他的祖上一个叫杨景辰的是明朝的一位相国,一生清白做人,廉政自律,后被权相诬害,连累到整个家族。族里一个名叫杨朝宗的太公逃了出来,迁到福建莆田生根落脚,后来发展成族。在莆田延续二十世后,由于那里土地少,人口多难以维持生计。为此,村民的父亲与他叫覃的叔父去永康做生意,想不到没赚到钱,反而亏了本。于是就到临海高枧,暂居到敬、南二个伯父那里,务农二年。期间,有宁海柘浦的张君到高枧来作客,他与其父是好朋友。张君说,莆田种的番薯在宁海是没有的,现在宁海有许多土地空着,正可以种番著。若是种植成功,就可充饥,碰到灾荒之年也不怕挨饿了。父亲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与其弟覃来到宁海察看。

他们先到茅屿,这时的茅屿还是个悬水岛。见这里有山有海,山上可以种庄稼,海上可以捕到鱼,是个好地方。为此租下了茅屿的土地种起了番薯。从此后,收成不错,衣食不愁,并且还有剩余。在莆田的各位叔伯知道后,都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就相互约好一道迁居到茅屿。后来他们又分居到白芨,箬岙,洞门,石碾地,一时番薯在宁海即如春风野草,蓬蓬勃勃的遍地生长起来。直至今日,我们还在享受这份甜蜜。

为何叫“番薯”?资料说番薯之名为番,它非是我国古有的植物,直到了明朝的中叶,始由外国传入,而外国一般称之为番邦,所以番薯名字就流传开来。

那么,福建的番薯又是怎样从番帮传入的呢?据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记载,作者的六世祖陈振龙经常来往于福建与吕宋(菲律宾)经商,见吕宋番薯“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觉得很有价值。

恰好其子陈经纶是福建巡抚金学曾的幕僚,当金学曾向幕僚征求赈灾办法时,陈经纶转述其父觉得番薯可以疗饥的看法。金学曾听后大喜,急派陈振龙前往吕宋购买薯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去吕宋,有传说吕宋人严防番薯藤出境,是他们当裤带偷带回来的,于是向巡抚献上薯苗。金学曾马上命令在漳州插种,接着又多次下令推广。潮州毗邻漳州,是最早种植番薯的地区之一。之后又传到莆田,再由莆田传到宁海茅屿。福建百姓取得种植番薯的巨大效益。后世遂尊称金学曾为番薯公,设祠祭祀,故番薯也称金薯。

END

作者简介:

滕延振,笔名泰山月,古道等。浙江宁海文物办退休。国家文物博物副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宁海民间文艺家学会顾问、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专著多部。也兼写小说、剧本、小品等文艺作品,并获市、县奖。

□编辑:叶寒
□题字: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0)

相关推荐

  • 【福建】谢政杰《战“疫”之歌》指导老师:林育青

    战"疫"之歌 城厢区太平小学三年级 谢政杰 我生活在中国,那里有像巨龙的长城,有雄伟的天安门,有神奇秀丽的珠穆朗玛峰-- 我们的祖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教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莆田荔城宁海桥

          莆田荔城宁海桥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涵江与黄石两地交界处,木兰溪下游的入海口,古为宁海渡,故名宁海桥.距福州福清瑞岩弥勒造像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桥初建于元代 ...

  • 第一次来福建莆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除了坑人的医院还有啥

    第一次来福建莆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除了坑人的医院还有啥

  • 泰山月 | 宁海史前土著考

    宁海史前土著考 文/泰山月 1 海退海进 浙江是古越人居住的地方,古越人即浙江的土著人.<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有专家 ...

  • 泰山月 | 宁海平调申报非遗回顾

    宁海平调申报非遗回顾 文/泰山月 2006年5月中旬,宁海文广局成立"全国非物质文化宁海平调申报小组",由王副局长为组长,成员由张建国.陈忠杰.王万里.胡志刚.滕延振组成.笔者借调 ...

  • 泰山月 |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文/泰山月   "十里红妆"是指旧时富家大户嫁女的嫁妆,用"十里 红妆"嫁女的人家,一般来说是当地的豪富,其女儿往往是个闺阁千金.历史上,宁海 ...

  • 泰山月|​宁海的銮驾

    宁海的銮驾 文/泰山月     宁海的很多庙里原有神爷出巡的銮驾,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我们仅发现了二处.銮驾原为帝皇及东宫娘娘出巡时所用的仪仗,使用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之分.大约到清晚期,民间开始仿造銮驾 ...

  • 泰山月 |魂归故里

    魂归故里 文/泰山月 清晨,薄雾如蝉翼般地轻盈,一缕缕地在翠谷中飘飞,变幻着多种舞姿,像是一群乐不思归的游荡精灵.昨夜的凉露尚未退去,悄悄地滋润着遍野的绿荫. 绵亘起伏的山体轮廓线,如一排排伏地祈祷臣 ...

  • 泰山月|醉汉乐天宝传奇

    醉汉乐天宝传奇 文/泰山月 那一年,桃源桥搭起了戏台.飞马报已沿着城墙绕一圈,告诉大家今晚桃源桥要演戏了,庆祝城隍爷寿诞.头场锣鼓闹了很久,一直不见戏开场.大家一打听,原来做青衣的男演员被城郊的五老虎 ...

  • 泰山月|寻找名人墓(一)

    寻找名人墓 文/泰山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组走遍了全县,获得很大的古代信息,并征集到一批文物,但石简的墓始终没有找到.石简(?-1551),字廉伯,号玉溪,宁海县城西隅人.自幼勤奋好学,师从心学 ...

  • 泰山月 | ​樟树村的传说

    樟树村的传说 文/泰山月 樟树村位于宁海县北,村临海边,以孙.高.陈三姓为主要居民.海岸线很长,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民风剽悍,体魄强健,威武雄壮.南宋宁海著名文士胡融的<土风志>载:&quo ...

  • 泰山月 | 长江颂 ​——献给“八一”建军节

    长江颂 --献给"八一"建军节 ◎泰山月 莽青川,横跨万里,穿越数省,再泻东溟. 奔腾中,唤醒娇绿,扶起嫣红,两岸披春. 摇醒了,襁褓稚梦,人类思维,河姆人种. 凝聚着,先民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