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打窝2个小时,没有鱼口,是死守还是换钓位?详看3个案例!
浮漂入水后,比定海神针还稳固,就那么只挺着,半个小时竟然无一个实口,竟是些排地虎、白条偶尔嘬几下饵。钓友的问题很有代表性,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不应该换钓点或钓位呢?本文以此为起点,探讨这个问题。
笔者如果建议该如何具体地做,估计会被喷的一无是处。笔者的实践也清楚,1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无口,可能整理完鱼竿,刚要打道回府,旁边钓友便接二连三上鱼,这种情况估计绝大多数钓友都曾遇到。所以笔者分享几个案例,看能否给钓友起伏。
▲5、6个小时才发窝,换钓位解决不了问题
关注笔者的粉丝清楚,徒骇河流经笔者所在的县城,里面鱼资源相对而言,还算可以。笔者的朋友曾羡慕地说,他们那里想找个想要的河沟扬竿都很难,手痒难耐只能玩一玩价格昂贵的黑坑,这里心疼一下他们。每到秋季、冬季,几个大桥两侧几乎每天都有扬竿的钓友,遇到晴朗的天气,抢个好钓位需天微亮便行动,否则只能靠边站。去年冬季的事情,天气还算可以,稍微有北风吹着,但是那种肆虐的大风,不影响扬竿。笔者和钓友一早就把钓位抢占了,等到整理好渔具到了7点半左右。然后立即打窝,冬季除去红虫颗粒、酒味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窝料可选。计划钓一天,所以窝料打得略多,3元一小包袋装颗粒,一次打了半包。好吧!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地鱼口出现。
笔者介绍过,水温越低,蚯蚓、红虫等荤饵,优势越显著,特别是类似这些水体清澈,几乎无水草的河道。徒骇河恰属于这种,所以在徒骇河冬季大部分钓友用蚯蚓或红虫。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打窝后,竟然长时间没有鱼口。大约等到11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浮漂偶尔有鱼口,间隔时间太长。所以笔者和钓友,都有收竿回家的想法。但是看到不断前来的钓友,放弃起早抢占的钓位太可惜!所以决定继续坚持,好坏守一天!就这样坚持到下午1点左右,笔者的浮漂有了一个经典的顶漂,缓缓升起,一条4两左右的鲫鱼提出水面、上岸。后来的事情就痛快了!基本是钩饵入水,浮漂不出10秒就动作,这样的高峰期大约持续了十几分钟,剩下的时间也能算连口。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收获了4/5斤鲫鱼。令旁边晚来的钓友,羡慕不已,他们正重复笔者上午漫长的等待!
▲就一个人有鱼口,这时要考虑换钓位
相信钓友也曾遇到这种情况,十几个钓位就一个人那里不断上鱼,其他人只能不断投去羡慕的眼光。有钓友分析,认为是饵料的问题,笔者并不赞同。现代的商品饵,营养成分大同小异,且鱼偏杂食,使用的饵料,或多或少会有鱼口,所以一旦丝毫无鱼口,基本可确定是钓位的问题。
这种一个人鱼口迅猛,其他人干坐着的情况,多发生在水温突然大幅度降低,或者涨落水后,即鱼情不算理想的时候。鱼在水体游弋、聚集,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受水温、水质、水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遇到上述剧烈变化后,鱼的分布更偏向“聚集”,此时钓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时钓友可根据鱼口正酣的那位钓友,他钓位的特征,重新选择类似的位置,这时获得鱼口的利率将大增。他在水口处,也选择一个水口位置;他在东侧迎风钓;你也迎风钓,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有些情况,不是更换钓位,所能改变的
实际垂钓过程中,钓友有类似体验:一旦有口,几乎所有钓位都有鱼上钩;一旦停口,各个钓位的钓友要么不断抽竿,要么抽烟解闷。鱼似乎听从统一的号令,集体行动,本质是水体环境发生调整,鱼的活性都受到了影响,或变得活跃,或趋于安静。
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建议赶快收竿回家,死守纯粹是浪费时间。鱼情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是人为因素,比如散网捕鱼、电鱼,即便是化绍新、李大毛老师到此扬竿,也难有好渔获。这不是更换饵料、钓底改钓法,包括更换钓位所改变的。
当然如果更换一处水域,或者较远距离重新选钓点,这将是另一外一种鱼情:或鱼口零星,或鱼口迅猛。但钓友,要不嫌弃收拾渔具麻烦,同时接受再次遇到差鱼情的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很多钓友朋友,干脆直接收竿回家了,包括笔者也经常这样做。
打窝后鱼长时间不吃饵,存在多种可能性,有时能解决,有时无能为力,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笔者曾经自己打的窝点,长时间无口,便收竿回家。钓友到笔者窝点,第一竿就斩获一条大鲤鱼,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