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汉印作业第118方:玉印带来的启发
今天发布汉印作业的第118方:
(赵安)
这是一方玉印,印面文字:赵安,原印大小2.2厘米见方,可选用2.5厘米见方石料完成,削边处理后,达成原印大小。
在前100方作业里,我们接触过接近10方玉印,在一众官印里为啥要加入玉印的临摹呢,原因很清楚,就是玉印更精美,更典雅,因为玉印的主人(我们知道,汉玉印流传至今的,大概只有600余方,几乎全部是私印)相对比较富有,因为富有,才有可能以玉制印,也因为富有,请来制印的制印工匠的水平也较高,而琢玉印显然与铸、凿印又是不同的工艺。
(汉玉印皇后之玺实物)
我们临玉印时,一定会注意到的原则是“匀、齐”,“匀、齐”是极度的均衡,“匀、齐”的表现形式为:1、玉印中线条的粗细基本一致;2、玉印中线条之间的间隙大小基本等于笔画的粗细,或者略细、略粗于笔画,但所有的间隙形成的红线条粗细是相等的(部分细白文玉印不在此列),3、出现排叠笔画时,排叠基本是整齐的。除了“匀、齐”标准之外,玉印所有的笔画又基本上都是挺劲、光洁的。
显然,玉印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他要求初学者精准的写稿,精准的刀功,临习玉印,看似字数少了,其实,难度增大了。
玉印跟东汉的满白印不同,满白印将线条布满印面,玉印则在笔画与笔画之间保有距离,因此,玉印在章法上又有“计白当黑”章法原则的极致应用。写玉印的印稿,一定要考虑到间隙的粗细相等。
汉玉印一般是两字印,两字都呈竖长形,因此,竖笔是玉印文字的主要间架笔画,每个字在印面占有面积多少,也由竖笔多少来确定,比如:
(田莞)
玉印田莞,“田”字有三根竖向线条,“莞”字有六根竖向线条,因此章法上就是印面上,田字约占三分之一印面,而莞字约点三分之二印面。同理:
(和福)
玉印“和福”共有11条竖向线条,和字占5条,福字占6条,因此印面占位大小,则分别是和字5/11,福字6/11,如果大家认为这个数据在视觉上还不免精确,那是因为我们在考虑印面占位时没有考虑空隙的位置,考虑进去会如何呢?“和”字有5竖,中间包含4个空隙,加上两边,共有6个空隙,“福”字有6竖,中间包含5个空隙,加上两边,共有7个空隙,两个字中间的空隙是重合的、共用的,那么,印面纵向实际上要被均分成23份,每个字的实际占位是多少呢?显然,除了中间共享的一竖,和字占其中的10份,福字占12份,中线留一份,这是更准确的比例。
回到今天的作业,今天的作业中,赵安两字竖线的线条都是6条,因此,两字均分了印面。这是玉印临摹需要注意的第一条;
第二条是什么呢?对,是线条的质感。
玉印的线条是一点点琢出来的,玉印的字形是竖长的,玉印的字法基本是小篆的,玉印的线条基本是挺劲的、光洁的。
光洁好说,完成的细致些,不保留一点石料的崩裂就好了,光洁了。“挺劲”怎么办?
所谓的“挺劲”,就是直要直得笔直,曲有曲的有弹性。这个概念,如果写过铁线篆小篆篆书的初学者会有较深体验,这里之所以提到铁线篆,是要提醒所有的初学者体会一个感觉,一根笔直的铁丝(最好的钢丝)是什么样的?如果这条钢丝,静止时就是笔直的,像小篆里的直线,在钢丝两端加力拉弯它,钢丝线条总是想弹回笔直状态的感觉,其实就是“挺劲”二字的感觉。体会到这一点,铁线篆小篆的笔画才能掌握好,玉印的线质才能表达好。
汉玉印总体的特征是字形匀美舒展,这当然需要精准的刀法,平常所讨论刻汉铸印与凿印时我们经常会提到“稳、准、狠”三个要诀,相对来说,刻玉印,最重要的是“准”,刻铸印,最重要的是“稳”,刻凿印,最重要的是“狠”(关于稳准狠三字诀,有专门的文章,有兴趣可以回看。)当然,三条要诀都做到,才能刻出一方精气神完备的印来,这里讲的只是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