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形意拳教学课
授课时学生问我:“老师您在太极拳讲课时谈到了在套路和单式练习时,无论前进后退一定要注意两脚的间距“与肩同宽”,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并说过他对形意拳同样是指导原则。可为什么看老师您演示形意拳时,两脚步法位置基本也在在一条直线,看不到“与肩同宽”呢?”问得真好!敢问,就说明学拳时动脑子了。思考、揣摩、鉴别对错的过程也是“暗劲”。
三体式站在那里,正中寓斜,斜中寓正、要有中正坚稳,支撑八面、腾挪闪战的一种气势,也可以说是一种战斗意识吧。你可能会说前后脚基本站在一条直线上,前后没问题,左右岂不是很不稳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从形意拳最简单最基本的身法要求中探寻究竟了------
还是实际体验一下的好。咱让学生们都用“三体式”站好后,我问:你现在是否做到了全身放松、立身中正、自然挺拔;你是否做到了“顶头悬”;你是否做到了沉肩坠肘与两胁松沉合为一体;你是否做到了尾闾中正气沉丹田腰、腹、胯和谐统一的松沉静;我边问边纠正每一个人的明显错误,基本外形差不多后我问:你们现在有支撑八面的气势和力量感吗?众皆回答:没有!我也笑了,收式放松缓缓劲儿继续------
稍放松后,我不再为学生正架子,要求大家用“三体式”在一条直线的两侧双脚为一拳的间距,各自体悟两脚站立“与肩同宽”的原则。结果:其中6、7个学生自行挪动站成了双脚与肩同宽,胸中线到前手位置和目视的正前方形成一条直线,与前脚的落点形成了前伸延展的两条线。我问:你们为什么站成这样的姿势?回答是:不这样做不到与肩同宽相吻合。其他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三体式站成这个样子,不伦不类,何美之有?正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既然体会不到三体式的浑厚沉雄支撑八面的感觉,很简单,有一句老话:“诸病皆从腰胯求”也就是说从形意拳的身法要求中去找。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你做到了吗?好、上下合做到了。那么左手与右手合,左肘与右肘和、左肩与右肩合、两胁松沉相合、左胯与右胯合做到了吗?如果没做到又何来圆裆膝顶?双脚落点的间距按形意拳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关键点是当你目视正前方时,胸中线的悄然改变------
左胯与右胯相合方能圆裆,产生相撑。具体做法:用你的右胯平行向前顶出左胯,中间过渡有一个不易觉察的小弧。理同,用你的右肩顶出左肩,下与胯合。两胁两肘相合相裹,肩摧肘,肘摧手,舌顶上额,气息松沉。此时你的手、足和目视方向没有任何改变,但胸中线延展已悄然改变了方向,这就是正中寓斜,斜中寓正。也完全遵循了“与肩同宽”的步法原则,因胸中线延伸方向的变化,使不易觉察的步法变化让我们体会到了“与肩同宽”的原则,也找到了支撑八面的感觉。
行拳的要求来自两个方面,即精神和技术两个层面。精神层面是毕生的追求,因人而宜,一般习练者万不可刻意去探寻。我们只需要在行拳时做到了立身中正,精神饱满、自然沉静,就可以了。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大气富贵是一个人的风格,獐头鼠目同样也是一个人的风格。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走一趟拳脚,外行看了说好看,内行说够地道,就足够了。千万不要低估了外行人的审美情趣,不要说别人看不懂。没有内涵、低头哈腰,憋气努力的拳脚,观者不能接受。行拳走架丑陋不好看但能“打”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丑把式,俊功夫”说的是人虽然长的其貌不扬,但功夫确是精准地道,令观者喝彩称赞的。
诸如打人如挂画,发人于丈外,实践中从未见过,它只是停留在传说和想象中。当然也有另外的情况,那就是表演节目或者老师拆拳讲招时,学生的配合和对老师的敬畏吧。我在向学生们拆拳讲招和讲解劲路变化时,也会经常遇到学生们夸张的配合,这不能说我有什么神功绝技和超人的能力,我只能理解是学生对我的尊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码头,有码头就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武术界过去称之为“挂子行”,我们今天所认可的传统武术,尤其是近代社会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在社会基层小部分民众中传习,也可以说是“下里巴人的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