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茂国:糖尿病人服用降糖药物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事物都要以控制好血糖为前提。而无法通过生活上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理,使得血糖水平达标,就需要配合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面对各种各样的血糖控制药物,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注意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首先,胰岛素注射剂或胰岛素吸入剂,主成分是胰岛素,它们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症、过敏反应、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肪萎缩,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今天的主角是口服降糖药物。

  磺酰脲类,是一类比较经典的降糖药物,也是作用效果相对比较强的降糖药物。其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该类药物不仅能降血糖,还具有抗利尿作用,比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就有着抗利尿的作用,通过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排泄而产生抗利尿的作用,可以治疗尿崩症;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嗜睡、眩晕及神经痛,而且对肝功能有损害,尤其是氯磺丙脲;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持续低血糖,极有可能是因为服用药物过量,低血糖严重的患者会发生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胆汁淤积,皮肤红斑,荨麻疹,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死亡,所以大家一定要谨遵医嘱。

  双胍类,国内常用的双胍类降血糖药物有二甲双胍、丁二胍和苯乙双胍,这类药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且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血小板凝集等。但患者服用双胍类降血糖药物时,会产生食欲不振、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或疲倦、体重减轻等症状,不良反应严重时会有乳酸性乳血症、酮血症。

  胰岛素增敏剂,又称“胰岛素增敏因子”,它是一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增强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充分利用的特殊物质。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环格列酮等,它能显著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相关的代谢紊乱,对于2型糖尿病和因其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起前两类药物,该药的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胰岛素增敏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以及消化道症状,它的不良反应也极大地影响了该药在临床上的使用,比如罗格列酮能增加水钠潴留的风险,增加心衰的发生率,吡格列酮则不建议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使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像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可以单独或与其它降糖药一起服用来治疗糖尿病,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磺酰脲类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物,口服给药后很快起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与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对磺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可以说是治疗糖尿病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对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治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仍要根据医嘱来选择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必需的控制血糖措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