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改姓浅谈

古人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这说明中国人的姓名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改姓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

唐代有一个叫戎昱的诗人,年轻时考进士失利,在湘桂一带漫游。湖南崔中丞赏识他的才华,愿把女儿嫁给他,只是不喜欢他的姓,要他先把姓改了,然后再让他们成亲。戎昱知道崔小姐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而且还聪明绝伦,自己能攀上这门亲事当然是求之不得,但一想到为此将失掉祖宗传下来的姓,便犹豫起来,最后还是回掉了这门亲事。他在退亲的诗中写道: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崔中丞看了诗,知他主意已定,便不再提这门亲事。戎昱宁愿不要美人,也要保住姓,可见姓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不过,并不是说姓绝对不能改。历史上,就曾有过许多不同性质的改姓,其中有因为被皇帝赐姓而改姓的,有为了避讳而改姓的,有为了避祸改姓的,有因为少数民族汉化而改姓的,等等,情况复杂不一而足。

皇帝赐姓

我们读古书,经常可以看到皇帝赐姓。在古代,皇帝赐姓是很常见的事,皇帝将自家的姓赏赐给臣下,作为对后者的奖赏,而臣子能随皇帝的姓,虽不得不抛弃祖先的姓,有改宗忘本之嫌,但与皇族攀上本家,却仍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人的幸事。

和皇帝成为本家

秦末楚汉之争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其中一个人叫娄敬,此人能言善辩。刘邦取得江山之后,商议建都大事,由于刘邦手下都是东方人,众人皆建议建都洛阳,只有娄敬力排众议,说服刘邦建都长安,以得天下形势之要,从而奠定了汉家数百年基业。刘邦建都长安后,心中高兴,于是特许娄敬姓刘,改名刘敬。

唐代皇族姓李,唐开国后,许多追随李氏家族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开国元勋也得以赐姓李。如燕郡王罗艺、吴王杜伏威、曹国公徐世勣,以及胡大恩、祁子和、董忠臣等,均因赐姓而改姓李。于是,这几支的罗、杜、徐诸姓从此之后就改姓李了。

又如天宝年间的功臣安重璋,因与安禄山不和,遂上书玄宗说“耻与逆臣同姓”,玄宗嘉其忠心和气节,特批其“徙籍京兆,举族以李为氏”。 安重璋家族因此得以改姓为李。

宋代皇帝在赐姓方面也十分慷慨。宋神宗时,西藩木征率河、洮二州投靠宋朝,神宗赐其本人及其诸弟皆姓赵,并分别赐名为思忠、继忠、济忠、绍忠、醇忠、存忠等,可见其赐姓是希望获得被赐姓者的忠心。

明代皇帝姓朱,他们也把朱姓作为“无形资产”到处“收买人心”,如蒙古人就一度得赐朱姓。

赐姓

皇姓确实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但也不能滥用,否则会贬值,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普天下人都姓了皇姓,则皇姓也就不足为贵了,因此,历代皇帝还常拿别的姓赏赐给臣民,而并不总把皇姓随便予人。如汉代的扶嘉,原不姓扶,汉高祖刘邦为嘉奖他扶翼汉室的功劳,因赐姓扶。西汉名将李陵的后裔后来归顺魏朝,因是在丙殿被魏帝召见的,故赐姓曰丙。历事唐朝五代皇帝的员半山之祖,本来姓刘,自梁入魏,由于其德操颇像战国时的伍员,遂赐姓为员,其后人即以员为姓。

后唐时契丹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突欲投靠后唐,唐明宗赐姓为东丹,后来又赐姓为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郑和,本不姓郑,而姓马,是阿拉伯血统的元代功臣赡思丁的后裔,郑和是被明军掳入皇宫做太监之后才赐姓为郑的。蒙古人脱欢之父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姓为薛。蒙古人都帖木儿,于永乐年间率部归降,明成祖赐姓为吴,赐名允诚。蒙古王子也于永乐年间归降,明成祖赐姓为金,赐名为忠。

《八思巴字百家姓》
“八思巴字”是一种蒙古拼音文字,由元朝国师八思巴参照藏文字母定制,至元六年为元朝“国字”,称”蒙古新字“,后改称”蒙古字“。元朝灭亡后废置不用
避讳、祸改姓
避讳改姓

在我国古代的改姓中,与因皇帝赐姓而改姓相近的还有一种改姓现象,叫作避讳改姓。也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姓与某个皇帝或圣贤的名字相同或相近,就要设法避开,改为别的姓,这就是避讳改姓。

避讳是从远古时代“不敢呼名以示尊敬”的习俗演变形成的。起初只是一种普通的民间习俗,往往是出于对尊者长者的尊敬,自动地避免直呼其名。后来统治者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强令臣下在一切场合对自己及祖先的名字表示敬避,并严厉惩罚敢于冒犯的人,以显示统治者的权威。这种惯例渐渐形成为制度,并被奉为皇家天威的象征。

从现在的资料看,至迟在春秋时期,社会上应该已有了“敬畏避名”的制度规定。相传帝少昊设立司空的官职,专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他的后裔代代相承,久之便产生了“司空”一姓。但到了春秋时期,因宋武公名“司空”,就改此姓为“司城”,以避免提到武公的名字。秦末,项羽率领大军灭了秦朝,自称“西楚霸王”,一度拥有广大的统治区域。项羽名籍,于是,在他的统治区域,“籍”姓民众被迫改姓“席”,以免冒犯了他的虎威。

汉武帝名叫刘彻,姓彻的人只好改姓通;汉宣帝名叫刘询,姓荀的人只好改姓孙。同样的情况,还有汉哀帝名叫刘欣,姓欣的人改姓喜;汉明帝名叫刘庄,姓庄的人改姓严。

荀子变成了孙子

以上的这些改姓不仅剥夺了别人姓什么的权利,还造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在我国先秦时期曾有两个杰出的思想家,其中一个是庄子,另一个是荀子,他们本来都是先秦时期的人,与汉代皇帝根本没有关系,但到汉时由于汉宣帝和汉明帝名字的读音与他们的姓氏相同的缘故,他们从此也不得安生。

于是,庄子从汉明帝开始只能称严子,荀子在汉宣帝时变成了孙子。直到汉代灭亡,严子、孙子才又恢复为庄子、荀子。

为尊者讳

当然,前面所说的避讳改姓只是为避皇帝的名字而改姓,其实不仅仅要避皇帝的名字。我国自古有句俗话说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亲者”是指自己亲近的人或者长辈、先祖, 尊者”是指所有尊贵的人,其中既有皇帝还有权贵圣贤等。也正因如此,避讳改姓有时不仅指为避皇帝名讳而改姓,在较为特殊的情况下也发生过为避权贵或圣贤名讳而改姓的事。

大凡读过鲁迅先生《阿 Q 正传》的人都还记得,在第一章的序言中有一段关于阿 Q 被赵四爷剥夺了姓赵的权利的事,尽管是小说家言,其实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间同姓同族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客观事实。至于为圣贤避讳改姓的情况,最突出的例子发生在清朝雍正皇帝时,是由当时尊孔而引起的。据《邱姓族谱》记载,他们的姓氏本来是“丘”,与孔子的名字是同一个字,由于皇帝下令为孔子避讳,凡与他名字相同的字都要用其他同音字代替。因为圣命难违,他们只得相从,把祖祖辈辈使用的姓氏改成了与“丘”同音的“邱”。在清朝灭亡后,尽管不少人由于不必再避讳而恢复了丘姓,但也有一些人没有再改回来,目的是为了尊重改姓以来的诸位祖宗。

避祸改姓

还有一些改姓是为了避祸。避祸改姓的原因有很多,有因为政治斗争失败的,有因为逃避仇家的,还有因为迷信的原因改姓的。

避祸改姓与政治原因有关的情况最多。比如,在今浙江缙云县有一些卢姓人,据说他们原来并不姓卢,而是姓柴,是五代周世宗柴荣的后裔。959 年,周世宗柴荣病逝,把年仅 8 岁的周恭宗托付给心腹大臣赵匡胤照顾。谁知赵匡胤欺新君年幼,乘机发动兵变,灭亡后周,建立宋朝。为了斩草除根,他还要追杀后周蕲王柴炯。这时,一个曾被封为越国公、名叫卢琰的人,偷偷带着柴炯隐居到浙江磐安县新屋镇大山下,并把他收为养子,改姓卢,名璇。他长大后,卢琰又把女儿卢锦许配给他,后来有了孩子,也都姓卢。由于他有这些经历,他的后代后来也被称为“女支卢”,并因此与其他卢姓人区别开来。

再如,在皖南生活着不少胡姓人,但他们原来都姓李。相传,唐朝末年时,天下大乱,唐朝即将灭亡。李氏王朝有位皇子,被宫人带出皇宫,送给胡姓人收养,并改姓胡,从此才有了这样一支胡姓人。著名学者胡适,据说就是这位皇子的后代。

一姓改为多姓

我国古代改姓的情况其实是很复杂的,除了改为另一姓的,还有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姓的,这都不稀奇。

有一个经常被大家提起的例子,是司马迁后代的改姓。现在的陕西韩城嵬东乡龙门寨徐村,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故里。司马迁在当年因受“李陵案”牵连被处以宫刑,他的两个儿子为保全家族,先后改了姓。其中长子司马临将“马”字左边加两个点,姓冯;次子司马观将“司”字左边加一竖,姓同。所以,尽管徐村没有了司马姓,但在村子里居住的冯姓、同姓都是司马迁的后代。千百年来,冯、同二姓的人一直保持着同祭一祖、互不通婚的习俗。由此可见,司马迁后代的改姓隐含着一段让人心酸的故事,但他们终究获得了保全,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早在五代十国时,有一支王姓人为了避祸,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四个,这支王姓人就是被誉为“开闽第一”的闽王王审知的后代。在现在的福州市区内还有一个三王庙,是为了纪念王审知而建立的。王审知是河南固始人,唐末参加农民起义军王绪的部队,后来与兄弟王潮、王审珪等人一起随军入闽,驻守东南沿海。王绪因压制王审知兄弟,被他们联手杀死。此后,王审知被推为这支军队的首领,称霸八闽,李唐王朝又把他封为琅琊王。后梁时,王审知在表面上奉后梁为正朔,但实际上实行高度自治,成为闽国开国君主。闽国传三世、六帝,历时 37 年,被南唐灭亡。亡国之时,王审知的后代为了避祸,纷纷改名换姓:有的改姓沈,取“沈”与“审”的谐音,表示不忘祖宗;有的改姓尤,取其在字形上与“沈”的右半边相似;有的改姓游,意为如水中游鱼;有的改姓叶,意为树上飘落的树叶,水上的浮萍。今天福建叶姓、沈姓、尤姓、游姓、王姓多是他的后裔,因此素有“五姓不婚”的习俗。

由于中国人向来把自己的姓看得很重,不是遇到万难之事,非改变自己的姓氏以解燃眉之急,或避灭门之祸,很少有人愿意轻易改姓,因此,被迫改姓的家族往往想尽办法来表达与原来姓之间的联系,以示不忘列祖列宗。

少数民族改汉姓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也是很常见的。如在金代,女真人本来都有姓,但为了和汉人交往方便,也改为汉姓。

北魏孝文帝用行政手段来推进鲜卑族的汉化,迁都洛阳后,令鲜卑族改服汉装,改说汉话,变革政治制度等。在推行汉化的措施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改姓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和长孙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把 100 多个鲜卑族姓氏改变成汉姓式样。改姓最直接的目的是要和南朝一样,建立门阀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选才任官。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改姓,加快了汉化的速度。如北魏太武帝时秃发氏改为源氏,北齐尚书左外兵郎中源师,因与录尚书事高阿那肱讨论真龙出现问题,竟然被斥为“汉儿”,已经认为他是汉族人了。

又如在金代,女真人本来都有自己的姓,但为了方便和汉人交往,还是将一批少数民族姓改成了汉姓。比如,完颜姓改为王姓,夹谷姓改为仝姓,乌古姓改为商姓。

家谱
家谱系统地记载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

五代时,建立后唐政权的李存勖本是沙陀人,李姓是唐朝赐给他祖父的。他的政权建立以后,俨然以李唐王朝的传人为号召,将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与他自己的曾祖、祖父、父亲合为七庙。后唐李氏的举措,显然是以汉族自居,而且对周边民族摆出了大汉族的架子。

明朝取代元朝统治以后,内陆的蒙古族居留者尚多,这些人顾虑民族歧视,多有改姓更名者。朱元璋特地在洪武元年下了一道诏书,说“已尝昭告天下蒙古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体擢用。比闻入仕后,或多更姓名,朕虑岁久,其子孙相传,昧其本原”,所以不必改变姓名。

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以改从汉姓为时尚。如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有改为金姓的,有改为罗姓的,也有改为肇姓、德姓、洪姓的。

(0)

相关推荐

  • 这个伟大的姓氏,不得不说……

    朱姓名人录 邾文公 朱 云 朱 温 朱 熹 朱元璋 朱 德 朱镕基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7位:截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 ...

  • 姓氏与名号——中国古代称谓简介(一)

    姓氏与名号--中国古代称谓简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称呼,在单位领导称呼你小王,下属称你科长,朋友则称呼你老王或直接喊外号.在家里,父母喊你小名,妻子喊你昵称,孩子叫你爸爸.到了网络空间 ...

  •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一)

    一.意象 渗透了作者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诗人总是带着特有的感情看世界的,于是世界万物就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诗歌正是用这种具 ...

  • 古代日本刀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流行起来?——浅谈日本刀的优缺点

    2600年"龙泉宝剑"传承著作 全面了解"龙泉宝剑" 一本书就够了! <龙泉宝剑>史书籍(电子版) 卢江良先生著 濮存昕.黄亚洲等名家作序 加南派师 ...

  • 隔墙心术——古代的幕僚浅谈

    大致说来,中国古代有三大智慧之源:一是利用自然之力,改造万物的工巧之智,二是体验风月之美,吟咏于笔端的雕龙文心,三是哲思缜密,参透事理,顺应和利用社会内在规律改造政治格局和制度细节的禀赋.第三种能力的 ...

  • 古代服饰量词浅谈

    原创:谢大勇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中华大典 艺术典 服饰艺术分典> 副 主 编 我们现在常说"一件衣服"."一条裙子"." ...

  • 带你彻底搞懂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带你彻底搞懂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浅谈

    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在认识过程中,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将自然世界消融于自身的精神天地之中,将自然景观烂熟于心,将宇宙装在胸中,变成自身精神世界的组成.所以,自然景观就成了带有生命 ...

  • 一 篇文章带你彻底搞懂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一 篇文章带你彻底搞懂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 中国服饰文化:浅谈夏商周三代的服饰特点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夏代被商代所取代,奴隶制社会进一步发展,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在原始社会基础上有了初步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因金属工具的应用而更加兴 ...

  • 中国造 正当潮——浅谈原创国风雕塑的审美趣味

    [探索星空] 作者:邱霞(雕塑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教师) 可爱的玉兔漂浮在宇航员身边,造型灵动.设色雅致,科技元素与浪漫情怀在雕塑作品<圆梦天宫>中完美交织:古刹.青松.瑞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