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刀客们到盘锦割苇子,如果没有备齐“三件套”,基本没法干活

我国幅员辽阔,在广袤的土地上各种作物生机勃勃,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着坚实的保障。除了熟悉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外,芦苇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民国时期刀客收割芦苇还是一场艰苦的生产劳动。刀客们在割芦苇的时候还会准备三件套,也是算是他们保命的东西……究竟三件套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芦苇也叫苇子,是一种高大的禾草,通常可以生长到2-3米。芦苇生长在江河沟渠等有水的低洼处,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也算是鸟类的天堂家园。在我们境内,芦苇分布广泛,但是面积最大的芦苇地在东北的辽河三角洲,也就是在如今的吉林省盘锦市境内,其面积超过800 平方公里,每到收割季就成了金色海洋。

对于芦苇,或许很多人还不熟悉,其实芦苇也浑身是宝。比如,芦苇叶子厚实,也是来年包粽子的好材料,并且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还有芦苇穗,家家户户制作扫把都离不开它。不过,芦苇中作用最大的还是芦苇杆,不仅可以用来编织器具,比如箩筐,簸箕和凉席等等,还能在盖房子的时候铺在屋顶,使屋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通常来说,农作物收割多在秋季,但芦苇不一样,它在冬季成熟,也就是每年11月左右。在北方,冬天来得比南方要早,11月的北方早已经是冰天雪地的状态,也恰好为收割芦苇提供了绝佳条件,虽然此时的气候严寒,但是也抵挡不住刀客们收获芦苇的喜悦之情。每到入冬,各地的刀客都会提前赶往辽河三角洲地区,寻找东家收芦苇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值得一提的是,收割芦苇的时候毛絮飞扬,此时最害怕的就是火苗,因此整个芦苇荡都会全面禁火,更不允许生火取暖和烧烤食物。在早些年,就是因为有外地刀客不懂规矩,晚上在芦苇荡生火取暖,然后点燃了毛絮引起大火,导致100多平方公里的芦苇被烧毁坏。从那以后,当地负责人就会安排专人巡逻,一旦发现有人生火就严惩不贷,甚至会被赶走。
其实,割芦苇不是简单的事情,除了具备一定的技巧之外,还需要坚韧的毅力。试想一下,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脚下踩着被冻硬的泥土,额头上豆粒大的汗珠也都被冻成了冰碴,不过最伤人的还是漫天的毛絮,有时候眯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或者飞入衣服领子引起瘙痒和红肿,甚至被吸入鼻腔引起不适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因此刀客也研究出三样宝贝。

三样宝贝也称之为三件套,分别是割刀,牛皮靰鞡和大手巾。割刀不必多说,是刀客们吃饭的家伙,但是割刀也分不同的种类,一把顺手的割刀能让刀客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了。首先,割刀一定要锋利,最好还要比普通的镰刀长一倍,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在木把上系绳。用绳子将镰刀的木把和人的手臂系在一起,用胳膊带刀干活,这样长时间收割也十分省力。

还有牛皮靰鞡,这样一种特制的鞋,它的鞋底十分厚实,这样可以防止芦苇茬伤脚,最关键的是里面有靰鞡草,这是一种东北地区所独有的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粗脂肪,也是饲养牛羊的一种上好饲料。除此之外,靰鞡草也当作一种填充物,比如放入靴子中当鞋垫,但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脚底板踩在上面会产生热量,让刀客们不至于脚部发生冻疮。

大毛巾也很关键,刀客将它搭在脖子上,能很好的预防皲裂。收割芦苇的时候,芦苇杆上很多都有冰雪和冻霜,抖动落下的时候都掉在脖子上,久而久之脖子就冻伤了。另外,冻伤之后皮肤变得十分敏感,再有飘扬的毛絮黏在脖子上很快就会感染发炎,严重的甚至溃烂流脓。因此,用大毛巾包住脖子是个不错的办法,而且毛巾还能随便换洗,也十分方便。

参考资料:
《刀客》作者:曹保明,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0)

相关推荐

  • 村民无意捡到一把生锈的小刀,不起眼的它,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在我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朝代,有些珍贵的宝物,或许就隐藏在地底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位村民,无意之间捡到一把生锈小刀的经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把刀竟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甚 ...

  • 17块石屏风被当成废品,30年后却成了国宝,专家:是我们的失误

    其实很多时候不仅我们普通人不知道文物的重要性,或者说压根不知道这是文物,其实往往有的时候考古专家也会发生和普通人一样错误,明明是国宝,却看走了眼,也可以认为是文物鉴定技术的匮乏,所以导致了珍贵文物差点 ...

  • 民国的刀客们到盘锦割苇子,他们睡觉时,棉衣服的里面为何要塞草

    民国时期,盘锦有很多割苇子的刀客,他们不仅需要每天在苇场辛苦劳作,到了晚上还需要对自己的衣物进行特殊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可以顺利工作,究竟是什么处理方式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 ...

  • 民国时盘锦割苇子,为何苇霸也不敢惹刀客,只因这样一个原因

    民国时期,因为农业机械还基本为零,所以催生出一类劳动群体--刀客.所谓"刀客",是指手拿镰刀走南闯北,给东家收割农作物的一类人.在东北地区就有大量的刀客,其中有一类刀客十分厉害,他 ...

  • 民国时候,盘锦的刀客割苇子,为何送饭的从来都不给他们预备筷子

    民国时期,盘锦苇塘的割苇工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携带筷子,而是就地取材用芦苇杆,但是如何将芦苇制作成筷子却有大学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 民国割苇子之前,为何要用水车车水,这招竟能增加苇子的产量

    民国时期,苇塘工人在大规模割苇之前,往往会用水车车净河里的水,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芦苇的产量.至于其中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 ...

  • 民国割苇子是个苦活,知道这三个“特殊”原因,才明白苇工不容易

    清朝的时候,东北盘锦大苇塘流行着一句话,叫"驴进磨坊,人进苇塘",用以叙述在苇塘割苇子的苦与累.割苇子的苦与累究竟体现在哪里?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 ...

  • 割苇子的时候

    这里是河的尽头.海的边沿.陆的起点,这里有河的风采.海的神的.陆的魂丽.在辽河入海的地方,在中国最北海岸线,有一座年轻的滨海城市,这就是盘锦. 辽河两岸浩瀚的苇海一望无际,宛如绿色之海.这里是世界面积 ...

  • 割苇子的人—大疆极速换新霸王体验记

    大疆极速换新霸王体验记 苇海是大自然奉献给盘锦人的礼物,芦苇浑身都是宝. 春天,辽河两岸,无数的芦芽从清浅的水面中悄悄探出头来,嫩绿的面容带着娇羞.不久她们就有了亭亭玉立的身姿,惹得轻盈的黑嘴鸥凑近她 ...

  • 割苇子的人

    这里是河的尽头.海的边沿.陆的起点,这里有河的风采.海的神韵.陆的魂丽.在辽河入海的地方,在中国最北海岸线,有一座年轻的滨海城市,这就是盘锦. 辽河两岸浩瀚的苇海一望无际,宛如绿色之海.这里是世界面积 ...

  • 红海滩里割苇子

    芦   苇     郭小峰 春风送来一缕缕牵挂 一遍遍抚摸坚硬的苇茬 阳光垂下一根根丝线 一点点钓出细弱的嫩芽 你吮吸滩涂的精华 在遥看近看中长大 长成蕴藉诗意的浅草 却没有马蹄敢来践踏 攀附着季节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