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乱诗韵该死十三元——伦炳宣诗论文选(八) 2024-04-12 04:59:00 漫话诗韵之三 平水乱诗韵 该死十三元 伦炳宣诗词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沿用旧韵(一般是指平水韵)创作已形成了共同遵守的规范。在现代诗人中,仍有一大部分人习惯于用旧韵写作诗词,这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语音的形成和完善,旧韵的发音方式和现代语音越来越显得不协调、不融洽,如果一成不变地仍旧沿用旧韵创作诗词,就会影响诗词的健康发展。所以诗韵改革势在必行。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主张,也是进行诗韵改革的指导方针。用新韵写旧体诗,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音韵范围宽泛,便于诗人在创作诗词时更加灵活地选择韵字,减少“出韵”的发生。我们知道,“平水韵”是从《切韵》演变而来,并不都符合当时的实际语音,和现在的普通话差别就更大。例如,“空”和“龙”,在实际语音中韵腹韵尾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平水韵中,却分别属于“东韵”和“冬韵”,用旧韵写格律诗不能互相押韵;但在填词的时候,“东韵”和“冬韵”又同属第一部,又可以互相押韵。再如,“门”和“轩”在实际语音中并不同韵,其韵腹完全不同,但在平水韵中又同属于“元韵”,若用旧韵写格律诗,可以互相押韵,但在填词的时候,“门”属于第六部,而“轩”则属于第七部,又不能互相押韵。 这种错综复杂的韵目划分,很容易妨碍诗人在创作时的思路。有一幅被称为“虽鬼斧神工,难穷其妙”的绝佳对联叫“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就是对旧韵的辛辣讽刺。这里有一个很发人深省的故事。说的是清朝有一位举子叫高心夔,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因为误用了“十三元”韵,而被列为“三甲”之后的第四等,耽误了前程。第一次把“十二文”误押“十三元”,第二次又把“十一真”误押“十三元”,让主考官肃顺顿足惋惜而骂其该死,后人便把这则故事编成了一幅对联,流传至今,诗词界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我们可以看一下“十三元”这个韵部的字:奔纯村存敦墩蹲囤炖恩‖番幡翻藩烦樊蕃燔璠繁‖根跟痕昏婚阍浑馄魂溷犍坤昆裈琨髡鲲抡仑论门扪喷盆‖圈‖孙狲荪飧吞暾屯饨豚臀‖蜿宛‖温瘟‖掀轩谖喧萱暄埙言垠冤鸳鹓元园沅垣爰原袁援湲鼋源猿辕怨媛‖蕴尊在平水韵的“十三元”这个韵目中,共有八十八个常用字。其中收音为“en”的四十九个,收音为“an”的三十九个。单凭语感,即音节的收音,“魂、浑、温、孙”等的读音,很容易和上平声的“十一真”、“十二文”,下平声的“十二侵”混淆;而“元、烦、言、轩”的读音又很容易和上平声的“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的“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混淆。一个“十三元”就扯进去平水韵的10个韵目,占了平水韵30个平声韵目的三分之一,这确实让人难以区分。也难怪被人骂成“该死十三元”。现在有了新韵,使用起来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日前,笔者本人曾用新韵写了一首五律《抱重外孙女树荫下乘凉赏花得照有题》:咿呀相对吟,皓首逗曾孙。四世同堂乐,古稀隔代亲。花鲜生雅趣,枝嫩待强筋。欲作新梁栋,还须风雨淋。该诗首句入韵用“吟”,这在“平水韵”中属于“险韵”或者“窄韵” ,韵脚字只能在“侵韵”52个字中选用,局限性很大。但用《中华新韵(十四韵)》就宽泛得多了,韵脚字可以在“文韵”335个字中遴选。诗中“吟、孙、亲、筋、淋”在新韵中,同属“文韵” ,可以通押。而在平水韵中,则分属“侵韵”(吟、淋)、“元韵”(孙)、“真韵”(亲)、“文韵”(筋)四个韵部,不能通押。由于采用新韵的方式,就可以放开思路,广泛选择用字,而且方便快捷。二是符合现代语音,可以使诗词韵律更加优美,和谐上口,便于吟诵。前面说过,由于旧韵并不都符合实际语音,所以用旧韵写出来的诗词,现在读起来并不能让人感到押韵。如刚才所谈到的平水韵中的“元韵” ,假如把“门”、“轩”分别用在同一首诗的韵脚字上,这首诗读起来就会感到不顺口。再例如前面所举杜甫的《登高》,其韵脚字“哀、回、来、台、杯”按平水韵是“灰韵”相押。但“哀、来、台”与“回、杯”其韵腹不同,读起来总觉得有些拗口。像这类情况,在古诗中是非常普遍的。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字旧时的读音和现在的读音明显不同,如“馨(xin)”古读“xing(兴)”,在平水韵中属“九青”;“斜(xie)” ,旧时读作“xia(霞)” ,在平水韵中属“六麻” ,依此为韵的诗为数不少,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如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用新韵写现代诗词,“斜”字就要读现代音。有一首用新韵写的诗《春柳》:寒尽春来万物华,风拂杨柳影倾斜。路行阳上形潇洒,燕剪枝头景更佳。“斜”在此当读“xie”,如此何等地拗口!还有一种情况,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少地方都有当地方言,由此可见,诗韵改革势在必行。当然,我们不可能把过去的诗都按现代语音改过来,但现代人总不能老是用过去的发音去写现代的诗,更不可能要求人们用过去的发音来读现代的诗。若用古音读古诗不是不可以,但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需要专门人才来进行,也可以作为一门艺术来欣赏或研究。就像现在人把篆字、繁体字作为书法艺术一样。值得赞赏的是,在诗韵改革过程中,一些作者找出了一个新旧韵自然契合点,在使用韵脚字时,使用古今发音相同的字,既不破坏诗韵规则,又适合现代人吟诵,把诗韵改革向前推动了一步。笔者本人多年来习惯于用平水韵创作,但在韵脚字选择上,始终坚持在平水韵部中选择普与通话收音相同的字作为韵脚字,避开了拗口之嫌。试以近作两首为例:其一赵庄游红砂依旧是,初访赵庄村。 沿路尝山杏,俯身采蕨根。 转眸遮翠处,绕岭进荆门。 野味陈醪后,乐听农汉喷。其二咏槐古木森森绿,春来白絮飞。闻香消痼疾,翳景沐清晖。今欲圆新梦,何须入旧帏?人间无蚁国,还得素心归。第一首诗中韵脚字“村、根、门、喷”在新韵中同属“文”韵,在平水韵中同属“元”韵,新旧韵读音相同,避开了平水韵中其他收音不同的字,又符合诗韵的格律要求;第二首诗中的韵脚字“飞、晖、帏、归”在新旧韵中都属“微”韵,但在平水韵“微”韵中,却还有“机、稀、衣”等与之收音不同的字,这样避开使用,现代人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诗歌的韵律感也就凸现了出来。 赞 (0) 相关推荐 诗路花语|段维:词韵写诗 古今有自 作 者 简 介 段 维 字不言,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心潮诗词>评论双月刊主编 ... 诗词创作押韵时,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有什么区别? 前言 昨天回答了一个问题: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用哪一个写诗词更好?为什么? 今天再补充一下. 从欣赏和学习古诗词的角度来说, 创作诗词,最好选择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更好一点.如果为了平时作诗方便的话 ... 格律诗词写作(诗律③)韵和押韵(续) 格律诗词写作 (诗律③)韵和押韵(续)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六.平水韵 1.源流 隋朝陆法言编著的<切韵>分为193个韵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唐韵& ... 略谈诗词的平仄格律 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送我一本<词谱简编>,自此对中华诗词的平仄格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近,看到很多人开始写格律诗.填词,就稍微关注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的基本功有待提高,有的人根本没有读过 ... 介绍律诗的几种对仗方式——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三) 介绍律诗的几种对仗方式 伦炳宣 对仗,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自对.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 ... 意境浅说——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五) 意 境 浅 说 伦炳宣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利用形象思维方法经过艺术构思反映在诗中的包含思想感情的生活画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 ... 谈诗绪——伦炳宣诗论文选(十六) 谈诗绪 伦炳宣 诗绪即诗的思绪,是对诗词由起始到结尾所进行的思考,亦即艺术构思.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诗绪谋篇的基本思路,进而形成诗词的结构模式.通常情况下,诗绪有三种方式: 一是层 ... 浅论诗词的多角度表达——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七) 浅论诗词的多角度表达 伦炳宣 多角度表达是诗词达到意境广阔.蕴含深邃的重要手段.要实现这种要求,需要具备两大前提:一是主观感觉上的多角度,二是客观感觉上的多角度.前者要求作者调动自身的各种感觉器官 ... 俗语入诗也风雅——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九) 俗语入诗也风雅 伦炳宣 俗语即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人们在日常的口头交流或著文立说中,常用浅显的俗语来说明一些深奥的道理.在诗词创作中,我们同样可以灵活地运 ... 巧识入声字——伦炳宣诗论文选(九) 巧识入声字 伦炳宣 我们在研读和用旧韵创作诗词时,往往会遇到入声字.而入声字又以中古时期的发音为准,较难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或临时查字典,麻烦而误时.特别是初学者和老年朋友更是难上加难. ... 浅议近体诗的拗救、守律和创新——伦炳宣诗论文选(十) 浅议近体诗的 拗救.守律和创新 伦炳宣 我们知道,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 .凡"拗"须用"救" ,有拗有救,才不为 ... 以拗救拗不可取——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一) 以拗救拗不可取 伦炳宣 我们知道,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 .凡"拗"须用"救" ,有拗有救,才不为病.平拗仄救,仄拗平 ... 曲笔生意境——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二) 曲笔生意境 伦炳宣 曲笔是一种委婉的写作方法.为了生动地表现主题及事物特质,不去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绕过事物本身,用含蓄隐晦的笔触描绘暗示,从而达到揭示主题的目的.宋代文学批评家严羽在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