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施聚氨酯控释肥水稻区推广应用超百万亩

2020年对于南方水稻种植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春节期间的新冠疫情,六七月份的洪水,尤其是早稻收获季、单季杂交稻分蘖期和常规粳糯稻栽播期相继出现的低温、寡照、水淹等一系列恶劣的自然灾害,对水稻种植影响较大。

尽管出现了各种不利因素,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控释肥在水稻种植区的推广却迎来了第四年的爆发期,推广使用面积从2019年的50万亩猛增到100多万亩,除主产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大面积推广应用外,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广西、江西等多个省区的推广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

唐山市丰南区观摩会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完全得益于茂施人强力推出的强大秘密武器:“一稻一配方,一田一方案,一域一措施”。为了加快推广速度,扩大推广范围,2020年,茂施针对不同种植区域(南、北方),不同水稻品种(早晚稻、杂交稻、粳糯稻),不同栽培方式(移栽田、直播田),推出了一系列与其相对应的不同养分配比、不同控释期、不同控释比例,使养分能够在作物整个生育期精准释放的新型聚氨酯控释肥料,并提供一系列的精准化施肥方案和田间管理措施。

茂施聚氨酯控释肥最适合的使用群体莫过于种植大户。由于承包的水稻种植面积大,用工难、追肥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大户,而用茂施控释肥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带来的好处多多:首先是省工省力,减少了施肥次数与用肥量,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其次是促进作物生长,水稻植株更健壮,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等提抗逆性明显增强;第三是增产提质、稳产高产,稻米品质和出米率明显提高。

5月28日,明光市机插秧侧深施肥现场

安徽省无为市陡沟镇田桥村刘海荣,去年用过茂施赠送的试验肥,效果很好,今年自己购买了茂施稻坚强26-10-15(控氮20%),用于粳稻“镇稻18”。基施茂施稻坚强40公斤,于5月14日机插秧,一个星期后追分蘖尿素12.5公斤,后期没有再追肥。整个生育期水稻长势良好,植株匀称,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穗子大。秋后亩收割机口稻800公斤(水分28%),以每公斤2.72元直接卖给米厂。对此,用户非常满意和高兴。

怀远县是安徽省糯稻种植大县,全县常年糯稻种植面积近80万亩.2020年茂施控释肥进入该县,用户使用后的感觉与常规肥就是不同。该县采用旱播水管的种植模式,一般不用底肥,采用多次追肥的方式,茂施控释肥改变了他们的用肥习惯。怀远县新沟五四村陈永利,20亩糯稻用茂施稻坚强26-10-15(控氮20%),底肥40公斤,6月15日机器条播,后追一次分蘖肥20公斤尿素。秋后收割亩干产650公斤,比常规用肥亩增产50公斤,每公斤售价3.4元,肥料等于没花钱,省工省力又增产增收。

九成农场千亩再生稻示范田后茬长势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柳圈镇郑善晨2020年600亩水稻田用了茂施肥,并且由一底三追的传统施肥方式微调为一底两追,第一次追肥时间延后3~5天,在减少追肥次数的同时也减少了肥料用量,总施肥成本接近于使用传统肥料。水稻长势不但没有落后于传统肥料,而且前期缓秧到分蘖效果比使用传统肥料还要好一些,秸秆粗壮,叶片持绿性好,真正做到了秆青籽黄,成穗率和结实度高,最后实打实收850多公斤,出米率高达71%,稻米产量和质量都有提升。

江苏省是我国粳稻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由于粳稻生育期长,施肥是让种植大户们最头痛的事,用常规肥料一般要追肥3~4次,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从2017年茂施控释肥进入江苏市场后,用户的这一难题得到彻底解决。从苏北到苏中、苏南,有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使用茂施控释肥,使用面积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30万亩以上。

灌南县240亩茂施控释肥田块

灌南县堆沟港镇东圩庄种植大户汤大湾,机插秧“圣稻22”,底肥使用茂施俩控25公斤 25公斤尿素,一次性施肥,全程免追肥。今年种植水稻240亩,全部施用的茂施肥。平均亩产718.5公斤(水分24%),明显高于当地平均亩产在600~700公斤的水平。灌南县田楼镇张立福,机插秧“连粳15”,底肥用茂施控得准25公斤 30公斤尿素,一次性施肥全程没追肥。平均亩产714公斤(水分17%)。

水稻成熟期叶片保持翠绿色

江阴市青阳镇树家村吴卫东种植水稻500多亩,今年有200亩使用茂施稻坚强26-10-15,机插秧粳稻,6月1日插秧,采用一底一追的施肥方式,底肥用茂施肥40公斤,后期追施尿素12.5公斤,平均亩产632.5公斤(水分13%)。不但做到了稳产,而且明显减少了施肥次数和用肥量,用户表示要进一步加大茂施肥用量。

常州市金坛区西岗镇戴祥华,第一年使用茂施肥。机插秧“镇糯19”,一次施肥全程免追,基施茂施俩控26-9-13(控氮控钾)50公斤。平均亩产747.5公斤,比测土配方施肥高出32.5公斤,比常规用肥高出22.5公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继2019年茂施聚氨酯控释肥推广应用在安徽省爆发式增长后,2020年推广使用面积进一步扩大,超过35万亩, 无论是杂交稻、再生稻、粳糯稻,还是直播田、移栽田,或者是秧肥同播侧深施肥免追肥,都有不凡的表现。尤其在安徽农垦系统,通过连续4年的推广应用,得到了各大农场的一致认可,推广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九成农场从2017年的20亩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6.5万亩,正阳关农场从2017年的50亩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上万亩。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