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碑帖:黄庭坚《荆州帖》,欹侧取势,险峻中又意趣横生
黄庭坚《荆州帖》,行书,纸本,纵31.2cm,横43.2cm,凡10行,132字,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三月四日。钤有“缉熙殿宝”、“天历之宝”等印记。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书》等收录。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黄庭坚不仅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大诗人,大词人,还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
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在文学艺术上也是独有建树的,他的文学主张是“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治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就是黄山谷倡导的“夺胎换骨”、“以故为新”、“点铁成金”的文艺纲领。
这文学纲领又与他书法艺术的重意反法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睛,乃能知之。”也就是说,他在继承过程中,不以再现为目的,不以形似为满足,对前人的书法改头换面,夺胎换骨,要抓住关键的风神气质,要有画龙点睛的本领。
注:依古轩画廊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