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到底学什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于21世纪的时代特征,在回答21世纪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21世纪是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纪,随着时代的巨变必然会产生很多与之伴随的问题。比如:社会的复杂性、多极化与单边主义、文化多元化与狭隘民族主义、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等。那么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教育对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围绕核心素养的改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它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它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和集中体现,是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之后能够留下来的最有用的东西。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建立在历史学学理和历史教育本质基石上的。
1.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指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
2.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至今一系列活动进程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
3.历史学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叙述和分析,不断发现、理解、解释、评判真实的过去,探讨发展规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
4.立足历史教育的宗旨,历史要学什么?
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旨在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追寻文明足迹、体验历史发展、知晓前人得失、感受史学进步的过程中习得了解、解释与评价历史的思维逻辑,汲取历史经验,体悟历史规律,开拓历史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有处事能力、发展意识和责任担当的公民。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备跨文化的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淀全球素养。
总其要旨,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5.遵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回答:历史,要怎么学?
基于历史学科育人的终极目标:
①认识历史的过程比记住历史事件更重要;
②广泛阅读历史材料,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比记住所谓的标准答案更重要;
③知道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史料,同一史料有不同的解释,比背诵结论性的历史陈述更重要;
④洞察历史认识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比牵强附会某些观点和俗见更重要;
应重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应注重:历史进程中生动、形象、典型、富有启迪、具有感召力的过程;
应关注:从“如何知道过往”“如何认识历史”的视角传达的历史认识的方法;
6.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涉及高中历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在我们学习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评判历史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评价一个国家发展与否,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
评价一个社会进步与否,当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当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
7.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必备品格?
政治思想品格: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优秀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德人格: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健康全人格;
史学品格:领悟具有历史学特征的学术品格,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批判思维;
8.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
1.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
2.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3.收集、辨析并能运用史料的能力;
4.解释历史的能力,包括能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科学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的能力;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简言之,关键能力,就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详解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这个理论需要专门的内容详解)
2.时空观念
①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②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认识和观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
③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
④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目标是什么)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6.在进行历史解释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出发,使所评判的史事不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对史事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行解释。
⑤以工业革命为例:
第一层次,要求学生应该知道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各种表达方式,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的准确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范围。
第二层次,以工业革命期间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梳理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概括出各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尝试从英国的空间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来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第三层次,在18世纪中后期即工业革命这一独特的时间框架内,以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为线索,探讨世界历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层次,用专业的时间术语和空间概念,探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冲突与碰撞,深刻理解全球化,正确评价中国近代历史所经历的艰难而又曲折的近代化历程。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史料:是指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历史具有不可逆性,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实证: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具体途径一般是:
第一步,广集资料;
第二步,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
史料实证的重要原则:
一是论从史出。指的是理论、概念、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
二是孤证不立,坚持多种类型史料互证;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理念;
三是摆事实,讲道理。
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
历史研究首先要把已经过去了的历史面貌尽可能如实地表现出来,还要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不仅要增长知识,而且还要给予启示,涵养历史智慧。
四是提高全面运用史料的能力。
五是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和微观情境,切忌望文生义、断章起义。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
这是因为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凭借遗留的史料,人们对历史的叙述、理解、解释和评判都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因此,实证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所以,将史料实证列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由历史学科特有的学习研究方法决定的。
史料实证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1.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来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
2.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地史料的搜集与鉴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
3.学会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
4.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在疑史、证史、释史、补史的过程中,要遵循孤证不立、多元互证、史由论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原则,逐步体会和养成历史学习的实证精神和科学精神。
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进而养成不盲从、不偏信的自主思维习惯,完善健全人格,这是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
(这是认识和学习历史的关键,是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看法和主要体现。)
历史解释包括史料解释、史事解释。
史料解释:既要能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要避免随意曲解、过度解读、牵强附会,这是历史解释的基本原则。
史事解释:着重探讨历史原因和评价历史影响,或用某种理论来解释原因和评判历史。
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叙述历史的能力。
3.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释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历史解释培养目标的层次性:
第一,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历史(包括比较、归纳、推理、移情、想象等方法),能够对所学重要史事的基本情况作出有条理的、清晰的描述,能够准确阐释史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第二,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
第三,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运用多种方式表述历史(包括概述、叙述、阐述和论述),能够运用历史术语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阐释与评价。
第四,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的信息,准确地运用历史术语来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即能够做到语言上通顺流畅,逻辑上自圆其说。
第五,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历史解释,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进而能对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这是历史学习与研究应该具备的态度、能力和方法。
5.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一般来说指的是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不断扩大深情大爱。
家国情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1.能够以正确的历史观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要知道维系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如何形成今天的民族和国家的状貌,未来将走向何方。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了解彼此认同的基础,寻找凝聚成为命运共体的文化心理密码,这就是历史的意义所在。
五、五大核心素养的逻辑关系:
1.唯物史观是灵魂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诸素养是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
2.时空观念是基础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是整个历史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因为,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的、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是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基本思维方式。
时空观念既是感悟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坐标,又助力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且家国情怀的积淀和内涵也镌刻着时空印记。所以,时空观念是基础。
3.史料实证是载体和方法
史料实证是透过历史表现认同唯物史观、把握历史规律的基本途径,为基于时空观念总结历史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征提供史事支撑,又为历史解释提供可靠证据,还为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追求提供丰富养料。
所以,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和以达成的必要途径,是载体和方法。
4.历史解释是关键能力
历史解释是借助时空意识,明确史事的时空定位;经过史料实证,获得确实可靠的史实;进而阐明史事的因果关系,形成对历史的看法。
故而,历史解释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外在呈现,是涵养家国情怀,滋润学生心灵的价值体现。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中对历史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见识的基本能力要求和主要指标。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所以历史解释是关键能力。
5.家国情怀是归宿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目标的重要标志,居于课程根本归宿的地位。
参考资料:
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载于2018年第5期《历史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靖、罗明主编《核心素养:中学历史学科育人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