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万亿!山东化工行业“十四五”重点发展方向出炉
2.65万亿!山东化工行业“十四五”重点发展方向出炉
导读:山东省亮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65万亿元,远高于广东提出的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以及浙江省1.8万亿元的预期,力争坐稳化工第一大省“宝座”。
9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已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力争到 '十四五 ” 末,化工、建材、轮胎、铸造、食品等行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到2025年,山东省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65万亿元;山东将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竟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十三五”山东省发展情况
1. 规模总量稳居前列:“十三五 ” 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五年持续增长,2020年达到23111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1.6%。县域工业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
2. 动能转换成效明显:“十三五 ” 期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2110万吨,整合转移和淘汰炼油产能4000万吨以上,推动落实1936万吨粗钢产能转移计划,转移电解铝产能241.4万吨,退出焦化产能2800万吨,压减合成氨产能147万吨,退出轮胎产能折标胎2200余万条;
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关闭退出不达标化工生产企业2069家、危化品仓储经营企业168家,化工企业入园率由不足20%提升至34%。
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7万余个,完成技改投资超过4万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世界铝谷、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017年至2020年, 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 高端装备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 9%、25. 7%和34%。
3. 工业能耗大幅降低:截至2020年,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为75.6%,较“十二五”末降低3.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76. 8%, 较“十二五”末降低3. 6个百分点。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比2015年减少4100多万吨。
“十四五”山东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1. 依法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坚持 “减量替代是常态、等量替代是例外” 的原则,聚焦钢铁、炼化、焦炭、水泥、轮胎、化工等重点行业,依据环保、安全、 技术、能耗、效益标准,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加快淘汰落后产 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产能,继续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1)钢铁:严格控制全省钢铁总产能,加快推动钢铁产能向重点钢铁产业基地转移集聚。到2025年,沿海钢铁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
(2)炼化:关停退出参与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整合的地炼企业产能。根据重大石化项目实施情况,推进城市人口密集区和炼油能力300万吨及以下未实现炼化一体化的地炼产能分批整合“转移。鼓励中央企业在我省中心城区的炼厂实施'近限远迁'加快炼油产能整合提升。
(3)化工:围绕氯碱、合成氨、化学农药原药、合成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对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改造升级无望、手续不齐备且无法完善的化工企业,列入关闭淘汰名单,依法依规予以关闭。
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坚持“巩固规模优势、提高质量效益” 的原则,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滚动实施 “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力争到 '十四五 ” 末,化工、建材、轮胎、铸造、食品等行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钢铁、有色、家电、造纸等行业规模位居全国前三位,工艺现代化、产品精深化、研发创新能力、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巩固或进入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化工:围绕炼化一体化、海洋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重点发展乙烯、丙烯、丁烯、苯、甲苯、PX、氟硅、煤基精细化工品、高端功能化学品等产业链,培育领军企业,建设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实施炼油产能整合、 减量置换,支持炼化企业深度兼并重组,推动“降油增化” 改造,打造油头、化身、高化尾” 产业模式。打造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石化产业基地。淘汰间歇式常压固定床气化炉,加快实施洁净煤气化技术,加快延伸煤制合成气及焦炉尾气综合利用产业链。
巩固传统化工产业优势,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大力发展功能性化工新材料,提高关键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
到2025年, 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65万亿元;化工园区内企业和重点监控点企业产值占行业比重提高到80%以上;汽煤柴成品油收率降至40%左右。
化工产业布局:
●青岛市、淄博市、东营市、烟台市、滩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菏泽市重点推进炼化一体化,石化盐化煤化耦合发展,重点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 高端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可降解朔料等产业链,离子交换膜、质子膜等膜材料,液晶材料、OLED材料、电子级氢氯酸、光刻胶、抛光垫与研磨液、芯片散热/封装材料等电子化学品和信息材料。
●济南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 德州市、临沂市、聊城市立足煤化盐化石化产业基础,提升深加工水平,加快向工程塑料、尼龙、光伏材料等下游产品延伸发展,提升终端产品附加值。
3.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围绕先进基础材料、 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推动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基础材料向新材料延伸,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陶瓷、稀土功能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突破发展石墨烯、3D打印、超高温、智能仿生等前沿新材料。力争到2025年, 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成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高地。
(1)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聚烯烃弹性体、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特种塑料、高性能膜材料、氟硅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高端日用化学品等新材料产品, 加快品牌化、 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巩固和提升领先优势。到 2025 年, 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产值突破 2600 亿元。
产业布局
●烟台市重点发展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烯烃弹性体(POE)、 超高压电缆绝缘料聚乙烯(XLPE)、高端管材专用HDPE等产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发展聚氨酣深加工产品。
●淄博市重点发展高性能有机氟、有机硅、环保组合聚醚、特种聚醚、 聚醚多元醇、 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等产品, 重点攻关己二腈生产技术,扩大高温尼龙、 透明尼龙、 长碳链尼龙生产规模。
●济南市重点发展长碳链及耐高温尼龙产品。
●济宁市重点发展长链二元酸等原材料。泰安市重点发展特高压设备用环氧树脂、 固化剂、 绝缘材料等。
(2)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积极开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低成本规模化制造技术,完善原材辅料配套体系,重点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碳纤维、 高强高模及功能玻璃纤维、 芳纶、 聚酰亚胺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氧化铝纤维、 氮化硼纤维、 玄武岩纤维、 碳化硅陶瓷纤维等高端纤维产品;提高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智能、 绿色生产制造技术和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水平;拓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工业装备、高压气瓶、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海洋和体育休闲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产业布局:
●威海市重点发展碳纤维、经编织物、机织物、预浸料、 风电碳梁、航天用复合材料等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
●泰安市重点发展耐碱玻纤、 高强高模玻纤、低介电玻纤、复合纤维、耐高温玻纤、超细电子纱、工业纱、环保用耐酸细纱等玻纤产品。
●烟台市重点发展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等高性能纤维产品。
●临沂市重点发展超高模量玻璃纤维、高强细纱等玻纤防火布、新型玻纤复合管道、管道防腐玻纤方格布等高端深加工 玻纤产品。
●济南市、德州市、 东营市、济宁市突出差异化发展,重点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 维制品和应用等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的领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