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权术大师

“不学有术”的慈禧打垮了恭亲王。紧接着,慈禧便操纵皇帝调转枪口,对准了之前一直鼓噪对法开战、抨击恭亲王的清流党人。

分化瓦解清流派

晚清政坛中,以李鸿藻、张佩纶为首的一批科举出身的官员相互声援,自诩清流,弹劾权贵,为人所忌惮,奕?去职后,他们也未能保住自己在朝中的势力。

▲清流领袖李鸿藻

到了现在,李鸿藻和翁同龢两位清流党“大佬”因为奕?出局,连带被赶出中枢军机处;清流党后起之秀中,船政大臣张佩纶在福建马尾港戒备松散,致使福建水师被法国海军击溃,张佩纶也因此被革职、发戍新疆。

而他的好友、同为清流党健将的张之洞则因调度两广有方,起用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从此平步青云。张佩纶的外放削弱了京师清流党的力量,而张之洞虽为清流党但亦与慈禧关系亲近。

因此,从两派斗争中受惠的,唯慈禧一人而已。

慈禧坐收渔翁之利,离不开她对皇权的操纵,同治帝逝世后,继位的光绪帝也逐渐成年,慈禧不得不宣布光绪帝完婚后撤帘归政,但其对朝政的影响力丝毫不减,例如,光绪帝虽有权批阅奏折,可是,批阅后必须将奏折连同自己的意见交给慈禧过目,这就是“事后汇报制度”。

由此可见,慈禧乃是清帝国的“隐形君主”。她干预光绪帝决策时表现出的权力欲,也使得“母子”二人关系日趋紧张,矛盾终于在戊戌年全面爆发出来。

中法战争后,清廷积极致力于发展海军,慈禧亲信、直隶总督李鸿章在维持淮军的陆军之外,另外精心挑选将佐和兵士组成海军,这就是清廷所倚重的北洋舰队(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成军)。

无奈,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李鸿章的海陆军精锐几乎全军覆灭,李鸿章本人也在一片叫骂声中交出权位,取而代之的,则是慈禧另一位亲信——王文韶。

甲午战争对清廷的震动不小,之前一直被抑制的清流党借机崛起。此时,户部尚书、帝师翁同龢依靠对李鸿章北洋系的攻击,得以迅速崛起,一度有掌控中枢大权之势。

这自然是慈禧不愿看到的,所以她一方面将翁同龢的政敌荣禄调任直隶总督,同时命其掌握新军,另一方面则将之前遭打压的恭亲王重新抬出来参与总理衙门的工作。

几番起起落落,恭亲王虽早已不复往昔的锐气,但制衡翁同龢仍绰绰有余。这是慈禧的又一着妙棋。恭亲王病逝后,新培养的刚毅等人又缺乏城府,眼看无得力人选压制翁同龢,慈禧干脆将其革职,永不叙用,这便又给清流党沉重一击。

戊戌变法失败的另一层原因

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慈禧将翁同龢罢黜后,维新派康有为等人恰得良机以弥补其去职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光绪帝对这个工部学习主事十分欣赏,用其变法。

一开始,慈禧亲信掌握京师卫戍力量,她自己又把持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所以她自信“几个秀才(指维新派)闹不起来什么事”。但是,她想错了。

光绪帝在改革上过于急躁冒进,冲击了慈禧主导下的权力平衡。皇帝认为,礼部尚书怀塔布等阻挠变法,将其一并罢黜,同时提拔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后来,光绪帝又将慈禧身边的红人李鸿章赶出总理衙门,这显然触碰了慈禧的底线;而日后伊藤博文前往中国,传出了中外合力变法等传闻,更让慈禧感到自己有被架空的危险。

于是,她将训政的方案付诸实际,光绪帝失去了手中仅有的一点儿权力,而之前变法罢黜的官员也大多回到原来的岗位,他们对慈禧感恩戴德,更强化了慈禧主导下的训政体制。

后来人评价这段历史时,多以慈禧反对变法而下结论,可是,对于光绪帝挑战稳定的官僚体系的一系列做法(如废除八股、一次性撤礼部六堂官等)缺乏关注。君臣之间矛盾加深,恰恰让慈禧有机可乘。变法失败后,从慈禧对光绪帝的训斥可窥其心意: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

——《清廷戊戌朝变记》

很显然,慈禧在这里先以捍卫祖宗之法的面貌出现,光绪帝在名义上自然吃亏,他如何敢对抗祖宗的光环?而在后半句中,慈禧十分信任自己挑选的辅臣,这更反映了其膨胀的权力欲与笼络旧官僚的用意。

年轻的皇帝涉世未深,不明其中道理,空怀一腔热血变法,四处出击,得罪的人不计其数,难免前功尽弃;而太后作为官僚系统庇护人的身份,也在政变后表现得愈加鲜明。

恃权术者,终为权术所噬

但是,精于权术的慈禧或许不知道,自己所恃之物,恰也是臣子算计自己的工具。

戊戌政变后,袁世凯因告密而获得重用,先在小站练兵,后出任山东巡抚,庚子国变后旋又接替李鸿章执掌直隶地区。这样一颗政坛新星,自然是慈禧在利用之余,要下功夫提防的。

▲袁世凯小站练兵

可是,袁世凯也有自己的办法。当时官员跪见慈禧时,多不得抬头,这便使他们难以察觉太后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但袁世凯并不担心,他买通了慈禧身边的宦官李莲英等作奥援,多得其暗示。

例如,袁世凯向西太后汇报工作时,李莲英即以双脚分合来暗示慈禧心情好坏。因此,袁世凯面见西太后时不多言语,每所言必投其所好,故而扶摇直上,最终接手李鸿章的位置。

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后,交结庆亲王奕劻等权贵,又暗中于宫廷内外培植党羽,权势日盛。日渐年老的慈禧终于意识到袁世凯权重的问题,所以在笼络袁世凯的同时,也着力于提携清流党后起之秀瞿鸿等干臣,以制衡袁世凯的北洋系。

例如,瞿鸿禨指使人弹劾袁世凯亲信段芝贵向庆亲王之子行贿,混得了黑龙江巡抚一职,即得到了慈禧的默许。臣子之间相互斗来斗去,正是她乐于见到的。

可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先是瞿鸿得意忘形,将慈禧暗示要把庆亲王撤职的秘密抖了出去,导致慈禧在外国公使夫人的询问下陷入被动,恼羞成怒,将怒气倾泻到这个刚刚取得自己信任的大臣身上。

瞿鸿禨没有看到庆亲王倒台,自己反而提前出局,至于他的盟友岑春煊,也因被慈禧怀疑与康有为等有来往而丢官去职。眼下这一切,都是袁世凯暗中促成的,北洋系因此呈现出独霸政坛的趋势。

这些自然是习惯了假作旁观臣子内斗的慈禧不乐于见到的,因此,同当年对付奕?、翁同龢类似,慈禧先夺去袁的直隶总督一职,连其军权一并削去,后将其调回中央,以外务部尚书一职笼络之,实则对其进行监视。

丧失实权的袁世凯,面对慈禧灵活的政治手腕,深知不敌,不敢发作,只能认栽。

为了防止他东山再起,慈禧还安排湖广总督张之洞进入中央,与袁世凯搭档。张之洞瞧不起袁世凯非科举正途出身,多有怠慢,袁世凯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臣僚相互制衡的局面又形成了。

慈禧颇为得意的权术,此时已经走向极端。她担心身后天下难制,于是尽可能将军政大权向宗室权贵手中集中,例如,光绪帝的同父异母弟醇亲王载沣,即于此时期进入中枢,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是,慈禧看中的这些宗室权贵可没有她那么老辣的手段。慈禧死后,载沣等不断加大排挤北洋系的力度,袁世凯也因为风声渐紧,不得已返乡“养病”,而他对清廷的最后一点儿忠诚,也因此消磨殆尽。

此后袁世凯再度复出时,他已不再是对清王朝忠心耿耿的封疆大吏,而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当袁世凯训练出的北洋新军抵制清廷号令时,满族亲贵们才意识到,袁世凯隐藏的底牌,足以置他们于死地。

▲外国教官和北洋新军军官

恃权术者,终为权术所噬。

慈禧纵横晚清政坛四十多载,将若干能臣玩弄于掌心,或加官晋爵,或罢黜出局,她千算万算,却始终未意识到,当洋务派、清流党、维新志士等牌被接连推倒后,最后倒下的,就只有她和她的大清了。

1908年,慈禧去世,摄政王载沣接管大清。

四朝元老张之洞见到载沣后,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告诫载沣以后必要善抚民众,但载沣根本不理这一套,说了一句:“不怕,刁民闹事,有兵在呢。”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的兵一声枪响,正式给腐朽不堪的大清帝国宣判了死刑。中国的历史,自此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