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茶界八:最近突然发现很多茶企店招主播而不是茶艺师
声明:本文系叨叨茶界第八篇文章,内容比较跳跃,不适合所有人阅读,假如你觉得我说的对请分转收藏订阅三连支持一下。
一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茶叶市场的消费量相比前几个月的淡季有了一定的提升,而这种消费提升是茶品的送礼功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而在收藏投资的普洱茶财富市场。龙头大益茶行情部分茶品价格有了一些提升,但相对其他品牌的茶品,这个涨幅对投机客和中间商是没有吸引力的。毕竟短期没有3倍以上的空间,这些热钱是不愿意停留的。
很多人投资某个普洱茶品牌的茶,看中的就是这个几年内的快速增值增长。当一个品牌发展到平稳饱和阶段,涨幅就会居于平稳和利润空间变小。相对应的则是品牌方利润增大。这时候热钱就会流向其它的品牌。而一些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会进入沉淀期。也就是减少流通频率,持茶放仓待涨,这需要漫长的时间。
二
茶界跨界引流发展一直是破圈的最好方式,前些年利用明星的粉丝买单,现在只不过换成更接近粉丝的网红达人up视频主。印象中前些年普洱市的一家茶叶品牌定位高端,他们投放的广告都是高尔夫球场、机场、杂志、高端汽车卖场以及一些高端场合会议。不知道这些年跨界引流发展得如何了。
引流很容易,烧钱肯定是有流量的,但怎么把流量沉淀,把货卖出去。跨界的流量并不一定会买单的。前面说过茶商家请的大网红直播带货,花了几十万结果成交单子少得可怜。
三
茶叶界近十年来,品牌方最迫切的需求并不是所谓的加盟招商、品牌认知宣传推广。本质上需求是想把茶品卖出去,卖更多的茶品出去,卖更高的价格出来。通过更多茶品的分发形成市场占有率,同时能把品牌茶卖上更高的价格。
这种双高的战略是很难成功的,随便定个高高的建议零售价,其实成交价才多少相信大家心理都有谱气。毕竟不是随便一个牌子大家都认同的掏钱购买。
四
2021年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大家可以去找了看下这个指导意见的详细内容。该来的迟早会来。
五
最近突然发现很多茶企店招主播而不是茶艺师,能说会讲有气场的主播人才,在满足人、货、场三个要求中是重中之重,也是目前茶行业中非常稀缺的人才。
而这方面的人才未来3年都是稀缺性的,因为时代技术的进步,个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值钱。这种人才不好招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相应的中间媒介垂直的MCN传媒公司。传统MCN做不了这个业务是因为目前主流MCN机构还停留在直播打赏签主播,走流水赚平台补贴点。而目前一些直播基地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六
茶山秋茶开始了,茶农们又开始采茶制茶了,新一波的茶叶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批量上市。不出名地区的秋茶销售预测也会是个大问题,很大几率会出现没人去采的情况。好卖出名地区的茶只要发了能采制一定会采制,毕竟茶价比打工工资高多了。
七
最近这几年,云南白茶的热度不断上升,云南白茶的茶品也不断的增多,相应的云南白茶标准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去年底媒体吹的《云南古树白茶》标准没着落,
最近,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白茶(大叶种)》团体标准草案研讨会召开。
而在几个月前勐海茶业协会发布了《勐海茶白茶》团体标准。
再加上《白茶》国标,以及实际生产中用到较多的生产茶企自己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生产型茶企的重要竞争力)。
标准多了是好事,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但关于云南白茶,虽然目前是一个增量市场,但并不是所有云南茶区的茶都适合制作云南白茶(不管哪种类型白茶),该做绿茶的还得做绿茶、该做晒青毛茶的还得做晒青毛茶(黑茶)、该做红茶的还得做红茶、该做青茶的还得做青茶。
云南是一个茶树资源丰富的产茶大省,原料并不能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还得往深加工品、微生物科技品含金量品类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