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张 银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明进步的外在表现一般包括人们思想观念的包容开放、精神面貌的祥和乐观、文明风尚的向上向善、行为规范的得体适宜等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打牢全社会理想信念根基。要从人的现代化的高度,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修养修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工作生活中,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气象。

创新“四史教育”方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教育”,不应只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应是社会各界的通识课。要创新“四史教育”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激发每个人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将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思想的先进性带动行为的规范性,不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城乡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着力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等方面创新,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效益。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厚植诚信文化,鼓励劳动创造幸福,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勇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带头在工作生活中履职尽责,让更多的社会成员见贤思齐。加强优质网上内容供给和网络正能量传播,努力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构建绿色、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