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论治风湿痹病思想探析
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医宗金鉴痹病思想探析丨来源 / 中医药导报
这是秦楚古方第100篇原创文章
今天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部分,深感本书对于痹病论治的精要。以《痹病总括》《周痹》《痹入生死证》《痹入脏腑证》相关歌诀之中。论述痹病共9首歌诀,其中痹病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歌诀共4首,方剂歌诀共5首。融理法方药于一炉,文精义妙,大有返博为约的特点。
一、前参《内经》《金匮》,后师百家
《医宗金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核心思想辅以后世百家思想精华编著成歌诀。歌诀是作为各类知识的总纲,其下有解说或者诸名家的注解阐释。《杂病心法要诀》以《金匮要略》为蓝本,重点补充《金匮要略》中杂病治疗方法,继承了张仲景杂病治疗思想。对痹病的认识没有局限在张仲景所立理法方药之内,还积极吸收借鉴了后世医家对痹病治法方药的认识。
1、崇《内经》演痹。病痹病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在《内经》中如果以“痹”作为疾病来命名,《内经》论述“痹”包括广义的痹病和狭义的痹病,广义的“痹”,是泛指一切闭阻不通之病,如五体痹、五藏痹、喉痹等。
狭义痹病指“痹证”,是由于风、寒、湿邪三气杂至所致以关节、肢 体、肌肉的肿胀、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甚至变形、僵直以及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为特征,重者可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内经》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的思想,将痹分为五体痹、脏腑痹、喉痹等。此外按临床表现痹病还可以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周痹等[2]。
《金匮要略》首次完整提出了湿痹、历节病的治则治法,启发了后世医家对痹病的诊断和治疗[3]。《杂病心法要诀》继承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痹病的病因学说和分类方法,通过4首歌诀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有关痹病理论高度浓缩,辅之以注文,由博反约,使读者对痹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一览无遗。
痹病相关歌诀中首先提出了痹病的成因“风、寒、湿”邪,次论“三痹”“五痹”“周痹”分类,再论“痹病生死证”,最后论述“脏腑痹”的成因。通过对痹病成因、分类的总结,为下一步痹病的证治做好了铺垫。痹病证治思想高度概括在歌诀和辅之于歌诀的注释之中。
2、 证治方药,八纲为重。八纲辨证由近代名医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明确提出,追溯八纲辨证的源流,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出现了八纲的雏形,后经后世医家的发展特别是明朝张景岳的论述,使八纲逐渐为医家所重视。经过明清医学的发展,八纲辨证得到广泛传播。
据薛飞飞]统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虚、实、寒、 热、表、里、阴、阳等具体名称的条文达221条之多,丰富了《黄帝内经》所谓“八纲”思想。吴谦身为《医宗金鉴》总编修,亦深受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由《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为其亲自修订可见一斑。吴谦在《订正仲景全书》注疏中全面解析了张仲景对“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辨证认识,并将这种辨证思路应用到《医宗金鉴》的编纂中。
《杂病心法要诀》痹病治则治法也展现“八纲”辨证思维的体现。 《杂病心法要诀》通过八纲不同对立方面,全面阐述了痹病的治则治法。
3. 虚痹、实痹各不同 。《杂病心法要诀》先以“虚” “实”论治痹病,提出“虚痹”“实痹”。歌诀原文“痹虚加减小续命,痹实增味五痹汤”,认为治疗“五痹”要辨明虚实。
“痹虚”为气虚之人,“痹实”为气血充实之人。吴谦认为痹病的治疗当首辨人身气血之虚实,虚则以小续命汤加减,实则用增味五痹汤加减。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附子、生姜等加减而成。
《成方便读》认为:“此方所治之不省人事,神气愤乱者,乃邪气骤加,正气不守之象”。治法宜祛风扶正。方中麻黄、防风、杏仁、生姜开表泄闭,疏通经络而驱风邪外出,人参、甘草、附子、桂枝益气补中、温阳以扶正,川芎、芍药调气血助正气恢复;并取苦寒之黄芩,以清泄风邪外侵、里气不宣所产生之郁热;以达成祛风扶正、温经通络的作用。
后世之人认为治疗“中风”之良方,为何吴谦用以治疗痹病?陈党红等[5]通过对小续命汤的文献研究认为:“续命汤不仅是发汗、驱除'外风’的良方,而且对阳虚寒凝、脉络阻滞等所导致的'内风’也起重要作用。
”歌诀下注疏认为“痹虚,为气虚之人病诸痹也。”气血虚弱之人,外感邪气,正不胜邪,邪气留恋于表,尚未深入脏腑,吴氏认为此时当加减使用小续命汤温中补虚、发散解表、祛风除湿治疗痹病,也拓宽了小续命汤的治疗范围。
增味五痹汤在小续命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由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附 子、虎骨、羚羊角、黄芪、甘草、防风、防己、羌活等加减而成。因温热药易耗散精气,气虚之人当慎用,所以本方重点应用在气血充实之人,即歌诀注释中所言“痹实”之人。
所以实痹当重用麻黄、桂枝、附子、防 己、羌活等药大力发散风湿。吴谦以虚实、表里论治理痹病,重视人本身元气的多寡,师古而不泥古,予以病人不同的体质辨证论治。
邪气侵于表,造成表实,体虚之人以小续命汤解表邪,气血充实之人治之以增味五痹汤;邪入脏腑,则以三痹汤、独活寄生汤等补里虚,脏腑元气充足,则邪气可解。
吴谦在此通过有限的方剂配伍,向后世展示了痹病的治法,痹病治疗的关键不在一方一法上,而在于痹病治疗思路理解上,辨清虚实表里,审势用方是吴谦病证治思想的关键。
二、寒热表里明晰辨证
1、寒痹热痹审用方。从寒热论治而言,吴氏有寒痹和热痹之分。所谓寒痹,为感受风寒邪气导致经络痹阻不通。热痹为因受外邪,邪气入里化热而造成了热邪灼烧经络而导致肢体痹痛。寒痹予以蠲痹汤,热痹治之升阳散火汤。
历史上多名医家曾创立蠲痹汤,方药组成各有不同,功效大致相同,各有侧重。本篇所载蠲痹汤出自宋朝《魏氏家藏方》,全方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以附子、当归、黄芪、炙甘草、桂枝、羌活、防风等加减而成。
以附子温里散寒,桂枝温通经络,黄芪益气固表、补气升阳,羌活、防风发散风湿止痛。全方温中散寒,祛风止痛。升阳散火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原文认为此方“主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等证,后世普遍认为此方治疗阳虚火郁之“阴火”症 候[6]。所谓“阴火”为火郁于内,不得发散,郁而为热,郁热烧灼经络,进而导致痹病的产生。
所以吴谦认为热痹为受外邪导致表闭,邪气入里而化热,热气不得散发而内伤经络导致肌肤关节疼痛。所以在原方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 参、白芍组方的基础上,加入羚羊角、犀牛角等清热凉血之品,一方面以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解表、散风,以炙甘草、生甘草、人参补中益气,白芍柔肝、敛阴,另一方面以羚羊角、犀牛角清热凉血,全方配伍使表邪可解,郁火得散,内热得消,痹痛可解。
2、表里变化辨证明 。外邪侵入人体造成肢体痹痛,外邪尚未入里当从表治,治宜温阳解表,祛除风寒湿邪,小续命汤、增味五痹汤等重点在解除表层的邪气。
体虚之人感受外邪之后容易传经入里,所以吴谦等人专门另立一方歌即“痹入脏腑证”方歌说明外邪入里的变化和证治。
如方歌中“肺痹烦满喘咳嗽,肾胀尻踵脊带头”说明久病皮痹,传经入脏而为肺痹,久病骨痹,传经入脏而为肾痹,方歌中详细说明了五脏痹的症状表现和治法方药。痹入脏腑者,此时外邪不在表而已经入里,病位较表证深,小续命汤、增味五痹汤等偏重于解表发汗、温中、祛寒的方药主治病位在表,恐难胜任,所以吴谦另立三痹汤加减。
三麻汤即十全大补汤减白术,或者予独活寄生汤加减从而达到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止痹痛的功效。吴谦称三痹汤为“入脏乘虚久痹方”,三痹汤、独活寄生汤一方面补脏腑虚损,另一方面祛风湿、通络、强筋骨,以达到治疗脏腑久痹的目的。
三、阴阳统筹六经纲目
吴谦认为伤寒、杂病千变万化不外乎阴阳表里的变化,可见《医宗金鉴》对表里、阴阳辨证的重视。《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吴谦重新编订了《伤寒论》,以阴、阳为总纲,三阳、三阴为纲目,辅之于寒热、虚实、表里辨证,将整部《伤寒论》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在本篇有关痹病论治,兼顾阴阳两个方面,处处体现着阴阳统筹六纲之间的联系。如阳证痹病,可服三痹汤,当取微汗,振奋表阳,使外邪从表而解;胞痹者,宜五苓散加附子,温里、散寒、利湿;表实而无阴证以小续命汤、五痹汤重用麻黄解表;阴证痹病,表虚无阳证重用黄芪益气汤补气升阳以退阴邪。阴阳为辨证论治的总纲,寒热、虚实、表里与阴阳共同组成整体性的辨证方法。阴阳与其余六纲相互交错、相互联系,形成了中医整体思想和辨证论治思想的基石。
徐灵胎高度评价《医宗金鉴》学术价值:“次书调理清楚,议论平和,熟读是书,足以名世。”《杂病心法要诀》对杂病论述准确,诊断确切,辨证思路清晰,组方谨慎严谨,切中实际。本书是以方证对应、方药对应为基础,着重论述了辨证论治思维的演变。后人学习本书不应该局限在一方、一药上,更要透过方证、方药的本质,时时考虑到病因、病机的发展演变,这样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有关痹病论治,历代涌现出众多理论、方剂、方法,本书通过对众多证治、方法的总结,得出了痹病论治的4首歌诀,5首歌诀论治治法。虽然篇幅较少,但是配合辨证理论体系则加减变化无穷。以歌诀形式高度概括了痹病的治则、治法、方药,便于学习,对于中医思想文化的传播意义重大,真正做到了由博反约。
(本文选自中医药导报2017 年9月第23卷第17期 作者: 曹正同,林昌松,段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