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讲的是动作
笔法实际是对运笔动作的描述,动作行云流水,笔画线条就流畅多姿;动作迟疑犹豫,线条就迟滞板刻。
就正书而言,虽也强调笔意相衔,终究每一笔画自成一组动作,大体落笔行笔收笔完整的过程,其间或提或按或顿或转,调整笔锋,依笔锋形状成笔画形状。
拿藏锋、露锋来说,藏锋就多了一个“逆入”的动作,所谓“欲右先左”。听着挺玄乎,我教过的一个小朋友,用句大白话说的很明白“把笔尖窝一下”。(我也不知是不是这个“窝”字,不查了)。还是挺形象的。那这个动作由开始的刻意而为、别别扭扭,真习惯了,也不觉费事。但比较露锋落笔,还是嫌累赘,写三行五行的不觉得什么,这要写三两千字,就算个事了。
其实藏锋也就是为了使笔锋不外露,显得含蓄凝重。篆书最当如此,汉隶唐楷也还可行,真行书、草书借重篆籀笔意可以,但笔笔藏锋就坏了。倒不如找个老旧秃笔,不用藏,它也显不出外露的样子。当然了,又有前辈说了,新笔不露锋颖,旧笔却得锋芒,方见得用笔功夫那就单说了。
点画的形状取决于笔头的形状,而笔头的形状,全在书写者运笔动作。还拿落笔入纸来说,即便藏锋,那笔尖逆行仍归向下,按笔与露锋笔尖直接点在纸上效果一样,影响形状的是笔锋落在纸上的角度。竖直的角度笔画起点呈方形,一般隶书多如此;从左上到右下倾斜落笔,唐楷多如此,但各家习惯不同、角度不同,那形状也不尽相同。
所以说,什么动作能使笔锋产生什么形状,要心里有数,这样才叫会用笔。用笔用锋吗!是用笔锋的形状。这样讲来,再看古人字帖时,分析他的用笔就有依据了。光听别人跟你讲或者一些看似很经典的笔法讲述,就感觉不那么贴合实际了。像唐楷横画结尾形状,好多教材上甚至画出箭头示意,先向右上提笔,再向右下按笔,然后向左收锋。您就看吧十有八九,是在画那个形状,根本不是利用运笔动作自然形成的笔锋形状书写。
其实这个笔画形状是和起笔一致的,说准确点是和起笔时落笔的角度一致,行笔过程没有改变,只有提按动作的变化。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唐楷一横是中锋侧势,就是笔锋虽平铺开,但与纸面有一个倾角,如此,随着近笔画末端由提笔至重按,自然形成结尾形状,用不着那一套复杂动作。
通过以上所讲就知,人们关注的、感觉很神妙的笔法,先不说线质,就说这线条形状,是书者通过各种动作调整着笔锋的形态,或者在前一笔的基础上因势造型。因为不管怎么说不能每一笔都先设定好,尤其是行书草书。有时候可能不去考虑笔画形态,一个特别的习惯动作所成的笔画效果,就造就了一个人的书法风格。比如王铎。
不论如何,讲笔法不说运笔动作与笔锋形状的关系,不讲笔锋形状与点画形状的关系,就没法说把一支笔用到极致。也就是说算不上会用笔。
还有一点如上边说的,谁也没法预先把所有的书写内容的笔画形状设定好了再写,主要还是通过对经典字帖的临习,学习人家的运笔动作习惯。正书或者可以保证按人家的运笔动作习惯,较好地控制住笔画形状。而行草书,你即便跟他动作相同,临他的字可以,只要是写新东西,因字的结构不同,那些牵丝连带起收笔位置的不同,那笔锋变化的形状就没法确定,或者说存在着偶然性。这就要求书写者依据自己对于线条的审美感觉,因势利导、因势生形。其实这也是最值玩味的地方,看的是书者的审美素养,而这一点需要通过大量品鉴等来培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