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来源和习俗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传说是释迦摩尼(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不满当时婆罗门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历2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之苦难,于每年腊八吃粥以做纪念。
过/了/腊/八/就/是/年
我国吃腊八粥的历史,始于宋代,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每逢腊八这天,不利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水更是盛行,不仅要祭祖还要阖家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一定要在中午前送出去,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几天还有剩下来的,为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将粥送与穷苦人吃,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腊八前后,黔县的人家户就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为腊八豆腐。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化北地区的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腊八这天泡制蒜,做法很简单,就是将剥皮的蒜瓣防盗密封的罐子里,然后倒入醋,将其密封好放到一个冷的点,慢慢的,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有的地方过腊八,是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五豆除了自己食用,也赠亲邻,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