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施尼特凯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
1934.11.24日-1998.8.3

要认识这位伟大的苏联作曲家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

原文作者 / Darya Lunina

——————————————————

昨天(8月3日)是前苏联著名作曲家、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去世纪念日,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媒体都发表了纪念他的文章。
对于我们来说,施尼特凯不是非常熟悉,甚至我们的音乐会节目单里一直没有他的名字。欧美和俄罗斯纪念他的文章,立场是不同的,着眼点也不一样,以下选译的文章来自俄罗斯媒体。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是苏联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20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世界音乐家之一,和爱迪生·丹尼索夫(Edison Denisov)和索非亚·古贝杜琳娜(Sofia Gubaydulina)一起,代表了“苏联音乐先锋派”。
他的作品目录包括了70多个主要曲目(不考虑早期创作),其中包括歌剧、芭蕾舞、交响曲、室内乐和合唱曲。
施尼特凯在自己国家是被公认推崇的人,他是苏联作曲家联盟的成员,是苏联国家音乐奖的获得者(1986年),也是苏联功勋艺术家获得者(1987年)。他还是许多外国艺术学院,包括德国柏林艺术学院、瑞典皇家音乐学院、德国巴伐利亚艺术学院、德国汉堡艺术学院的音乐学术委员会成员,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1991年获奥地利国家奖, 1992年获日本帝国奖,这里仅举几例)。
施尼特凯在世时音乐成就享誉国际,在他早年就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文化人士,足迹遍布欧洲和北美的乐团。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诞生于一个从德国移民俄国的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盖瑞·施尼特凯1926年从德国移民苏联,并担任翻译。他的母亲玛丽亚·福格尔在一所学校教德语,施尼特凯回忆说,德语是家里的主要口头语言,但俄语是他真正的母语。
1946年,他的父亲被派去奥地利维也纳担任新闻记者和口译员,他带着整个家庭:妻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年施尼特凯12岁,这可能是这位天才音乐家与音乐的真正相遇,他参加了许多音乐会,听了贝多芬、舒伯特和布鲁克纳作品的演奏,并观看了莫扎特、列昂卡瓦洛、马斯卡尼和瓦格纳的歌剧。他12岁那年,他的父母决定给他上第一堂音乐课,与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相比,施尼特凯的音乐启蒙比较晚。
1948年,一家人返回莫斯科,施尼特凯参加了十月革命音乐学院的考试,并于1949年至1953年间在那里学习。由于音乐训练比较少,他不得不选择合唱专业,但后来施尼特凯成为该学院的音乐理论老师,并在1999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该学院(当时改称莫斯科州立音乐学院,也称施尼特凯音乐学院)。2000年,学院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施尼特凯音乐博物馆。
1950年到1952年,施尼特凯开始在学校学习音乐理论,并在瓦西里·谢特里尼科夫带领下学习钢琴。1953年,施尼特凯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他的毕业作品《长崎》被苏联作曲家联盟批评为是“现代主义”的。但肖斯塔科维奇支持《长崎》,并为此写了文章。《长崎》最早在国外演奏传播,而不是在苏联国内。
1961年,施尼特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完成了作曲系研究生的课程,并以交响诗《空间的诗》(纪念尤里·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的作品)加入了苏联作曲家联盟。在接下来的11年中,施尼特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对位技术。
1961年2月,他与钢琴家艾琳娜·卡塔爱娃(Irina Kataeva)结婚。艾琳娜回忆,他们早在1960年就相识了,艾琳娜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接受了10年教育之后,从列宁格勒来到莫斯科,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研究生课程,施尼特凯是她的导师。他们的恋爱并不顺利,但终究走到了一起。
1962年,施尼特凯的第一部歌剧《第十一条诫律》由苏联文化部委托莫斯科大剧院排练演出。但施尼特凯从未在苏联时代成为官方认可的作曲家,因为他的音乐不被官方接受。1965年,施尼特凯首次出国演出,在华沙秋季国际音乐节演奏了钢琴和室内乐团作品,并在莱比锡进行了室内乐表演。从那以后,施尼特凯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欧洲的主要音乐节上。
施尼特凯作为作曲家的个性大致在这个时期形成,他的“多风格”概念结合了各种时期各个作曲家的内涵,超越了最根深蒂固的音乐传统。他的作品风格各异,喜欢引用体裁上的典故,这种体裁引用是他的主要创作原理。施尼特凯首先是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存在的,他发表了很多音乐理论和20世纪作曲家作品分析的论文,同时他的创作具有学院派理论为先的特征。
评论家盛赞他的音乐才华和自由指挥的风格,施尼特凯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六首大协奏曲、四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大提琴协奏曲,还有钢琴协奏曲和中提琴协奏曲,另外还有四首弦乐四重奏和各种室内音乐。他是歌剧《与白痴一起生活》《约翰·浮士德的故事》《杰苏阿尔多》的作者,创作了芭蕾舞剧《迷宫》《素描》和《培尔·金特》。
施尼特凯还经常为电影写音乐,许多苏联故事片、动画片和纪录片中都能听到他的配乐。到1984年,他已经为60部电影写了音乐。
但确实有些人一直强烈反对施尼凯特的音乐作品,将他的作品与乌克兰“黑场”美术家马列维奇相提并论。反对者认为施尼特凯是“伪”作曲家,只有西方人极力赞美他。他被指控为没有想象力、无法创作旋律、对音乐理解不足,曾试图开除他苏联作曲家联盟的会员资格,他甚至被莫斯科音乐学院短暂开除过。在1970年代,他的作品被禁止演出,并被禁止出国旅行和演讲。
但是,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拦一个作曲家的创作活动,在1980年代,施尼特凯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成为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顶级音乐厅里的常备曲目。
但是,辛勤的工作给施尼特凯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而且他家务繁重,他的妻子和孩子的健康情况都不好,这需要大量时间的照料,有时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1985年6月,施尼特凯在苏联度假胜地皮松达因中风住院,据说有3次临床死亡,但最终康复。
1989年初,施尼特凯获西柏林高级研究学院邀请,获在西柏林一年研究和生活的赞助。很快,他又被汉堡音乐学院聘为教授。施尼特凯此后再也没有回到俄罗斯,他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在德国不断接受治疗。1994年再次中风,妻子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得以康复,但却瘫痪了,他无法离开汉堡,汉堡成为了他第二故乡。
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即使割断了手臂,我还是会用牙齿写音乐。” 施尼特凯也有同样的坚持。医生给他搞了一种特殊装置,可以让施尼特凯用其他方式记录他想出来的旋律和和声,然后由专家整理成乐谱,由此,施尼特凯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九交响曲》。
在音乐史上有一个怪现象,很多作曲家的第九交响曲是他毕生创作的终结,贝多芬、布鲁克纳、马勒……施尼特凯也一样。1998年初夏,施尼特凯第三次中风,1998年8月3日,他在汉堡去世。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于1998年8月10日被安葬在莫斯科诺沃德维希耶公墓,他终于返回了故土。(封面图为他的墓碑)

↑乐队街视频:施尼特凯《第一大协奏曲》第五乐章“回旋曲,激动”,创作于1977年

编译 / 迎风

编辑 / 夏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