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中国通史」第十一讲:孔子为什么生前不得志?
大家好,这里是“四维中国通史”,我是詹乃德,我们今天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孔子为什么生前不得志?
可能提到孔子,就会想到,他是中国历史上的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被后世尊为“圣人”,其中弟子有三千,贤德者七十二。
孔子剧照
孔子本人呢,宋国贵族后代,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时候是公元前479年,他所处的是春秋中晚期。
孔子天资聪慧,高大威武,三十岁就已经有所成就了,礼、乐、射、御、书、数样样精通,可以说是文武全才。
可是,就是如此的学问,他的一生是非常不得志,也曾当过鲁国的司寇,虽是高官,但是掌权很短。
并且孔子在陈国受困,险些饿死,还有在其他国家也是虽然受到尊崇,但是并无实际性的职位。孔子整体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处在颠沛流离状态,游说诸国,但不得重用。
大多数国家表面上对孔子礼遇有加,实际上是“束之高阁”。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周朝礼制,依靠仁义感化天下,以礼治理国家。
很显然,孔子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但是在春秋诸国争霸的时代,虽然没人反对,但是也无人真正实行。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春秋时期诸侯国将“仁义礼仪、尊崇周天子”当成一种借口,但实际上争夺疆域,彼此明争暗斗不已。
所以,孔子经常说“器与名不可假人”,就是说实际的权力和名位是不能随便给予别人的。
电影《孔子》的剧照
但在当时的春秋中晚期,晋国已经衰落,周天子形同虚设,周朝秩序进一步混乱,各国权臣与家臣掌握实权,诸侯之间纷争不已,出现非常严重问题,那就是“名”与“实”不符。
就是作为一个天子,虽有天子名誉,但无实际权力。而很多诸侯也是虽有其名,但实际权力落入到了权臣之手。
所以,孔子提出了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正名”。孔子到达齐国的时候,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就说了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就是说,君主要像君主样子,履行职责;臣子要有臣子样子,履行自己的职责;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以身为榜样,教育好儿子;儿子要有自己的责任,有良好的品德。儒家后来被称为“名教”就是这个原因。
可是,孔子的回答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困难,那就是一旦君主失去了权力,如何能够成为君主呢?可能连丧家犬都不如。
比如晋国权臣把持朝政,代替国君发号施令,这种情况局面的出现是上百年历史发展的结果,依靠晋国国君根本无法改变,晋国国君如何会有君主的样子?
并且整个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种混乱局面,靠礼仪来约束根本就不可行。
“名”与“实”不匹配,背后体现了春秋时期上级难以约束下一等级,下级僭越了上级的情况。
孔子在看到鲁国的大臣季氏享用天子才能观看的舞蹈之后,愤怒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这件事情如果能够忍受,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忍受的?
事实上,周王朝的礼崩乐坏并不仅仅是在表面的礼仪方面,而且背后的一系列制度层面上都已经严重崩溃了。
首先,就是周王朝时期的“井田制”已经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大小权臣沃野千里,属于天子或者诸侯的公田无人耕种。
民众或者大小的私有地主都忙于耕作自己的土地,对于公田自然更无兴趣,而贵族也约束不了。
除了是因为个人私欲膨胀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随着耕种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开垦的土地就会越来越多,这些新开垦的土地逐渐成为诸侯或者权臣的私有财产,那么他们就会越来越富足。
个人利益不断扩张,公共利益也没有人关心了。所以,到了春秋晚期,各国纷纷修改税制,按照土地面积来征税,承认各个大小贵族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只要缴纳税赋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古代的兵役是建立在土地基础之上的,当土地增加就会养活更多的民众,而这些民众农耕时候是农民,需要打仗时候就是士兵。那么,诸侯和权臣不论是土地还是军队都会扩张。
当土地不断增加、军队不断扩充的时候,国家就可以对外发动战争,占领新的领土,兼并原先分封的诸侯或者少数民族区域,那么就会形成循环:土地扩张,就会军队增加,然后对外征战,再扩张领土。
这种循环导致了诸多诸侯和权臣实力越来越强大。
在此基础上就会出现诸侯越来越强大,就会挑战周天子权力;诸侯的权臣也越来越强大,就会挑战诸侯权力,那么这个秩序就会必然混乱。
最典型的就是晋献公不断征战,占领新的土地,扩充军队,而后兼并临近十几个国家,最终为晋国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还有,每个人的能力和品行是不平等的,而随着征战,那么能力强的大小贵族,必然得到诸侯的重用,有治国能力的贵族也会得到晋升。
在此基础上,原先依靠世袭而来的贵族权力结构必然会被打破,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这就必然冲击了原先的继承权,导致新的社会阶层的流动。分封制度本身就有着致命的缺陷,贵族的世袭继承无法解决阶层流动问题。
所以,就导致了“曲沃代翼”和“田氏代齐”的事件发生。
在这种基础上,原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大小贵族的土地都是周天子分封而得来的,变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私产”,大小贵族自己开疆扩土,形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周天子自己的土地也逐渐被人吞并。
原先的“王天下”变成了“私天下”,周朝原先的划分尊贵卑贱的礼仪等级秩序变成了互相争夺攻伐的局面,由此,“王道”沦为了霸道。
所以,随着欲望扩张,周朝秩序必然会被打破,那么想恢复周朝礼制,根本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个诸侯、没有一个贵族会愿意把自己通过征战而得到的土地重新退回去。
而孔子提出的“名实不符”的问题,背后隐藏着周朝的礼制崩溃,社会的改变。在这个基础之上,孔子设想的恢复周朝秩序,根本不可能实现。
孔子晚年著《春秋》
孔子早年和晚年对这个问题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早年非常不认可管仲,认为他贪图享乐、不守礼制,可是到了晚年就完全不一样,认为管仲是“大仁”,就是有非常大的功劳,如果不是他,现今中国可能沦为蛮夷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早年推崇的依靠礼仪治理天下的方式,到了晚年他自己也不认可了。
以礼制管理国家、仁义号令天下的王道时代已经终结,管仲所行富国强兵,依靠经济战和军事为主,武力号令天下的方式才能解决那个时代的问题。
可是事实上,虽然在秩序混乱的时代,需要依靠武力和计谋才能生存,可是一旦等到国家稳定的时候,任何一个王朝都需要建立秩序,特别是道德秩序。
如果没有道德秩序,就会导致尔虞我诈横行其道,人与人之间互相仇视,官员的话,民众不会相信,政府也会没有信用。一旦社会有什么不满,民众就会揭竿而起。
所以,后世的汉高祖刘邦说,自己是马上打天下的,不需要儒生。而陆贾就说,靠马上得天下,能够靠马上治天下吗?
后来的贾谊等人研究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治理天下需要道德与信誉,而秦朝继续实行战时状态,导致民怨沸腾,揭竿而起。
事实上,孔子的渴望恢复周朝礼制的政治理想,在当时诸侯混战的时代根本无法实现,在后来的时代中也不可能实现。秦朝之后走向了君主制,分封制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
后来的政治,使用的也仅仅是孔子的文教一方面,孔子所讲的大多数是为臣或者士人品行之道,符合后来的政治需要,也就是君主希望如何让臣子成为安守本分,心中以“道德仁义”的君子自居,约束自身。
至于孔子所追求的政治制度从来都没有哪个君主真正的实行过,除了王莽也没有哪个君主想过要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