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历代本草汇言)

辛夷

辛夷(辛雉、侯桃、房木、木笔、迎春)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南、安徽、浙江、四川、陕西、 湖北、云南及华东各地。原植物望春玉兰生于海拔 400~2400 米的山坡林中,玉兰生于海拔 1200 米以下的常绿 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树混交林中,武当玉兰生于海拔 1300~2000 米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均喜温暖湿润气 候,较耐旱、耐寒,忌积水,阳光充足、肥沃、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效散风寒、利肺气、通鼻窍、止头痛。临床一般生用,名称辛夷。

辛夷:梦中笔生花,毫端吐春霞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御览》作引),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名医》曰:九月采实,暴干。案汉书扬雄赋云:列新雉于林薄;师古云:新雉即辛夷耳,为树甚大,其木枝叶皆芳,一名新矧;《史记·司马相如传》:杂以流夷;注《汉书音义》曰:流夷,新夷也;陶宏景云:小时气辛香,即《离骚》所呼辛夷者;陈藏起云:初发如笔,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按唐人名为玉蕊,又曰玉兰。

《药性论》:臣,能治面生黑包,面脂用,主光华。

《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疗面肿引齿痛,眩冒,身洋洋如在车船 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本草衍义》:辛夷

先花后叶,即木笔花也。最先春以具花,未开时其花苞有毛,光长如笔,故取像曰木笔。有红、紫二本,一本如桃花色者,一本紫者。今入药当用紫色者,仍须未开时收取。入药,去毛苞。

《滇南本草》:玉兰花

内容:玉兰花,一名辛夷,味辛、微苦,性温。治脑漏鼻渊、祛风,新瓦焙为末。治面寒疼、胃气疼,引点热烧酒服。

《本草纲目》:(《本经》上品)

【释名】辛雉(《本经》)、侯桃(同)、房木(同)、木笔(《拾遗》)、迎春。

时珍曰: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扬雄《甘泉赋》云:列辛雉于林薄。服虔注云:即辛夷。雉、夷声相近也。今本草作辛矧,传写之误矣。

藏器曰:辛夷花未发时,苞如小桃子,有毛,故名侯桃。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集解】《别录》曰:辛夷生汉中、魏兴、梁州川谷。其树似杜仲,高丈余。子似冬桃而小。九月采实,曝干,去心及外毛。毛射人肺,令人咳。

弘景曰:今出丹阳近道。形如桃子,小时气味辛香。

恭曰:此是树,花未开时收之。正月、二月好采。云九月采实者,恐误也。

保升曰:其树大连合抱,高数仞。叶似柿叶而狭长。正月、二月花,似有毛小桃,色白而带紫。花落而无子。夏杪复着花,如小笔。又有一种,花、叶皆同,但三月花开,四月花落,子赤似相思子。二种所在山谷皆有。

禹锡曰:今苑中有树,高三、四丈,其枝繁茂。正、二月花开,紫白色。花落乃生叶,夏初复生花。经秋历冬,叶花渐大,如有毛小桃,至来年正、二月始开。初是兴元府进来,树才三、四尺,有花无子,经二十余年方结实。盖年浅者无子,非有二种也。其花开早晚,各随方土节气尔。宗奭曰:辛夷,处处有之,人家园亭亦多种植。先花后叶,即木笔花也。其花未开时,苞上有毛,尖长如笔,故取象而名。花有桃红、紫色二种,入药当用紫者,须未开时收之,已开者不佳。时珍曰:辛夷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重重有青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亦有白色者,人呼为玉兰。又有千叶者。诸家言苞似小桃者,比类欠当。

【修治】斅曰:凡用辛夷,拭去赤肉毛了,以芭蕉水浸一宿,用浆水煮之,从巳至未,取出焙干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大明曰:入药微炙。

【气味】辛,温,无毒。

时珍曰:气味俱薄,浮而散,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之才曰:芎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主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本经》)。

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别录》)。通关脉,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入面脂,生光泽(大明)。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甚良(时珍)。

【发明】时珍曰: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

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轩岐之后,能达此理者,东垣李杲一人而已。

《本草经疏》:辛夷禀春阳之气以生,故其味辛,气温性无毒。气清而香,味薄而散,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其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眩冒及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者,风主摇动之象故也。风邪散,中气温,则九窍通矣。大风之中人则毛发脱落,风湿之浸淫则肠胃生虫,散风行湿则须发生而虫自去矣。

简误:辛香走窜之性,气虚人不宜服。虽偶感风寒,鼻窍不通,亦不得用。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不宜用。齿痛属胃火者,不宜用。

《雷公炮制药性解》:辛夷,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䵟。去毛及心用。芎藭为使,恶五灵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按:辛夷辛温发散,太阴阳明之入,固其宜也。若肺胃虚热不受风邪者,勿得漫用。
雷公云:凡使,去粗皮,拭上赤肉毛了,即以芭蕉浸一宿,漉出,用浆水煮,从巳至未出,晒干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本草乘雅半偈》:辛夷(本经上品)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 。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

【核】曰∶所在有之。树高三四丈,枝条繁茂。正二月开花,花出枝头,有紫白二色。花落乃生叶,叶间随含花茁,经夏历冬,其茁渐大,长半寸而尖锐,茁外有苞,重重有青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如有毛小桃,开时脱苞,花似莲花,大如小盏,作莲兰花香。白花者呼为玉兰,更有千瓣者。以紫花之萼为贵。年浅者有花无子,经三四十年者,方结实也。修事∶拭净萼上赤毛,用芭蕉水浸一宿,更以浆水煮之,从巳至未,取出焙干。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芎 为之使。恶五色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先人云∶植树四十年方实,孕萼历三季始开,结子阅九月可采,酝藉濡迟,不似辛散之物,大有和平之象。又云∶辛夷合宜用实,第人心不能待其成耳。苞萼虽可用,恐力不及实之全体专精也。又云∶遍历四时之气,故形藏咸宜。举寒与热,四气在其中矣。有春气在头象,风木主色象,顾增耐两字则得之矣。

【 】曰∶草木花叶,俱有外苞,萼拆解孚,各有同异。唯辛夷萼茁,显著特甚。盖遍 四气,故曰辛。辛,新也。五行均等,故曰夷。夷,平也。是以藏形咸辅,而辛平木用,故 主风头脑痛、面气上也。久服轻身明目,增年耐老者,奠安形藏,澄彻窍穴之功耳。(生人有胞,凡胎生俱有胞,湿生化生,或胞,或壳,或合感,或离应。卵生唯壳,主 于草木果实有莩。人或习闻,若草木孕萼作叶,亦具外苞,从来未曾话破。孟夫子所谓明足 以察秋毫,不足以见舆薪者,皆如此类。

《本草崇原》:辛夷

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䵟。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辛夷始出汉中、魏兴、梁州川谷,今近道处处有之。人家园亭亦多种植。树高丈余,花先叶后,叶苞有茸毛。花开白色者,名玉兰,谓花色如玉,花香如兰也。红紫色者,名木笔,谓花苞尖长,俨然如笔也。入药红白皆用,取含苞未开者收之。)
辛夷味辛臭香,苞毛花白,禀阳明土金之气化也。阳明者土也,五脏之所归也。故主治五脏不和而为身体之寒热。阳明者金也,金能制风,故主治风淫头脑之痛。阳明之气有余,则面生光,故治面䵟。 䵟,黑色也。《经》云∶阳明者,胃脉也,其气下行,故久服下气,土气和平,故轻身。金水相生,故明目。下气轻身明目,则增年耐老。

《本草新编》:辛夷,味辛,气温,无毒。入肺、胆二经。止脑内风疼、面肿引齿痛眩目,除身体寒热,通鼻塞,止鼻渊清涕,生须发。此物通窍,而上走于脑,舍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存之以备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亦可暂用而不可久服。总之,去病即已,不可因其效甚而纵用之,非独辛夷之为然也。

《本草备要》:辛夷散

即木笔花。宣,散上焦风热

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利关节。主治鼻渊鼻塞(肺主鼻。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及头痛面䵟(音旱,黑斑。可作面脂),目眩齿痛,九窍风热之病。然性走窜,气虚火盛者忌服(时珍曰∶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于脑中。昂按∶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不经先生道破,人皆习焉而不察矣。李时珍云∶脑为元神之府,其于此义,殆有暗符欤?

去外皮毛(毛射肺,令人咳),微炒用。芎䓖为使。恶石脂。畏黄耆、菖蒲、石膏。

《本经逢原》: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利窍,其体轻浮,能开胃中清阳,上行 通于天,故《本经》治阳气郁遏,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疱,辛温能解肌表,芳香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轩岐之后,能达此理者,东垣一人而已。凡鼻鼽、鼻渊、鼻塞,及痘后鼻疮,并研末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甚良。脑鼻中有湿气,久窒不通者宜之。但辛香走窜,虚人血虚火炽而鼻塞,及偶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者,禁用。

《本草从新》:辛夷

内容:一名木笔花、一名迎春花。宣散上焦风热。

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利关节。主治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及头痛面。(黑斑、可作面脂。)目眩齿痛。九窍风热之病。辛香走窜。虚人偶感风寒而鼻塞者禁之。头痛属血虚火炽者。服之转甚。(李时珍曰∶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 、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 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形、必有一形留于脑中、今人每记忆 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去外皮毛。(毛射肺、令人咳。)微焙。芎蒲、石膏、蒲黄、黄连。(鼻渊、鼻 、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辛夷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甚良。)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辛夷

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热,(清气下陷之疾。)风头脑痛,(升散风邪。)面䵟。(去皮毛之风滞。)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清气上升则浊气下降,而百体清宁,可永年矣。)
 辛夷与众木同植,必高于众木而后已,其性专于向上,故能升达清气。又得春气之最先,故能疏达肝气。又芳香清烈,能驱逐邪风。头目之病,药不能尽达者,此为之引也。

《得配本草》:辛夷

芎为之使。畏菖蒲、黄连、蒲黄、石膏、黄环。恶五石脂。辛,温。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分。通九窍,利关节,行头脑,而散上焦之风热。佐薄荷、石膏,治鼻流清涕。佐川柏、牡蛎,治鼻渊如脓。

去心及皮毛,甘草汤浸炒,或芭蕉水浸,焙干用。气虚,火盛,二者禁用。

《本草求真》:[批]散肺中风热。

辛夷专入肺。辛温气浮,功专入肺解散风热。缘人鼻气通天,肺窍开鼻,鼻主肺,风热移于脑,则鼻多浊涕 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鼻渊不尽外感,在长渊张璐指为阳明伏火,会稽景岳指为督火发,海盐楚瞻指为肾经亏损,要在相症施治。并头痛面,目眩齿痛,九窍不利,皆是风热上攻,是宜用此芳香上窜头目,兼逐阳分风邪,则诸症自愈。但辛香走窜,血虚火炽,及偶感风 寒不闻香臭者,其并禁焉。时珍曰: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不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汪昂曰: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留影留于脑中,昂思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不经先生道破,人皆习焉而不察矣。

《本经疏证》:无五脏身体寒热,而风头脑痛者,是阳淫极上不得阴交而化风,非辛夷所可治也。五脏身体 寒热,而不风头脑痛者,是邪连中外,不随阳气而透达,亦非辛夷所可治也。惟风头脑痛之属五脏身体寒热者,乃可以辛夷治。盖辛温本主开发,且其树杂植众木间,必高于众木然后止,而其花不开于枝,不附于叶,而独出 于木杪,况不待叶发而花先开,不待叶凋而花先茁,自今夏及来岁之春,虽日生日长,皆甲而不坼,必至四序并经,乃刳苞以出,而所用者即其方开未坼之花,以是知所谓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者,必脑本有宿风,营为巢窟,凡表间感寒感热,五内任疚任劳,均不外发不下泄,而独出于上,引动宿风,为头脑痛,则取其历久不开今始开之气以发越之,而覆其巢不使易种,于兹即所谓面斑亦于此取义。大抵病之所营,即正气之所注,而神亦于是乎萃,曰眩冒,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正疏其病根及病未发时情状也。由是推之,则小小有劳,水小感冒,随即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发而即愈,不久复作,经年积岁,无有已时者,正与此相符。曰温中解肌利九窍,则其巢之所由覆,邪之所由去,固已了如指掌矣。

《本草便读》:辛夷

内容:辛夷 禀春阳之气。味薄而辛。具香窜之能。气温且散。开窍搜邪于肺部。鼻塞堪通。升清助胃于上焦。头风亦愈。(辛夷一名木笔花。一云即玉兰花蕊也。此物初生如笔。重重有毛。当去净用。否则毛射肺中。令人咳嗽。禀春初生发之气。轻浮上升。辛温香散。入肺胃二 经。肺气通于鼻。胃脉行于面。故主头风鼻塞。开窍解肌。纯乎解散上部风寒之物。虚而无 邪者。不可用之。)

《本草撮要》:【辛夷】

内容:味辛。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功专去头风鼻病。得川芎、薄荷、细辛、石膏。治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得南星、半夏、黄柏、牡蛎治鼻渊下如白脓。偶感风寒鼻塞及血虚火炽者均忌。去皮毛焙用。川芎为使。恶石脂。畏菖蒲、石膏、蒲黄、黄连。一名木笔花。一名迎春花。

《本草害利》:辛夷

〔害〕辛香走窜之性,气虚人偶感风寒而鼻塞者,禁之。头脑痛,属血虚火炽,及齿痛属胃火者,服之转甚。毛射入肺中,令人咳。
〔利〕入肺胃二经。宣散上焦风热,辛温开窍,鼻塞与昏冒咸宜。清阳解肌,壮热与憎寒并选。味薄而散,能助胃中清气,上达高巅头面九窍,皆归治平也。
〔修治〕九月采实,曝,去心及外皮毛,入药微焙。

《本草分经》:辛,温。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窍。治九窍风热之病。去外皮毛用。

《玉湫药解》:辛夷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泻肺降逆,利气破壅。

辛夷降泻肺胃,治头痛,口齿疼,鼻塞,收涕去鼾,散寒止痒,涂面润肤,吹鼻疗疮。

亦名木笔花。

《饮片新参》:辛夷

形色:色青绿,有细绒,形如笔头。

性味:辛香苦凉。

功能:清头目,散风热,治头痛鼻渊。

分量:八分至一钱半。

用法:生用。

禁忌:内热甚,及汗多者忌用。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汉中川谷。九月采实,曝干。
今出丹阳近道,形如桃子,小时气辛香,即《离骚》所呼辛夷者也。

《中药大辞典》
为木兰科植物辛夷或玉兰的花蕾。一般在早春花蕾未放时采摘,剪去枝梗,干燥即可。
辛夷:生长于较温暖地区。原分布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带,现在野生较少,在山东、四川、江西、湖北、云南、陕西南部、河南等地广泛栽培。
玉兰:多栽培或野生于阔叶林中。分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

【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用之,去粗皮,拭上赤肉毛了,即以芭蕉水浸一宿,漉出,用浆水煮,从巳至未,出,焙干用。
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中药大辞典》
拣净枝梗杂质,捣碎用。

【现代药理研究】

1.辛夷有局部收敛、刺激、麻醉和治疗鼻炎作用。辛夷挥发油可使兔结膜血管扩张、充血,瞳孔微有扩大。辛夷浸剂或煎剂给豚鼠皮下给药,有浸润麻醉作用。辛夷饱和液可使蛙坐骨神经产生阻断麻醉。辛夷蒸馏液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实验表明,局部应用辛夷不改变血管大小,但可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以达到治疗鼻炎之功,且因无收敛血管的作用,故不会发生麻痹平滑肌产生反跳性血管扩张造成药物性鼻炎之弊。

2.辛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消炎作用。辛夷煎剂对各种球菌、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3.辛夷有镇痛作用。

4.辛夷有降压作用。辛夷的水或醇提取物,对麻醉犬、猫、兔及不麻醉大鼠和犬均有降压作用。辛夷对实验 性肾性高血压大鼠亦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犬则效果不明显,但对原发性高血压犬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5.辛夷对横纹肌有作用,其所含的酚性生物碱(C17H19O3N)有箭毒样作用。水煎剂则相反,有乙酰胆碱样作用。

6.辛夷有兴奋子宫、抑制离体肠收缩的作用。

7.辛夷有抗过敏作用。

8.辛夷有抗肝微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9.辛夷能显著增加离体兔耳血管内的血流量和大鼠鼻粘膜的血流量。

10.辛夷有抗凝作用,其木质素成分有对抗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作用,能抑制其与兔血小板膜剂的结合。

11.辛夷还有抗多巴胺、抗癌、兴奋呼吸作用。

(整理/李一时)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0)

相关推荐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辛夷

    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御览>作引),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名医>曰:九月采实,暴干. 案汉书扬雄赋云:列 ...

  • 辛夷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主产于河南.安徽.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处方用名]辛夷.木笔花.辛夷花.辛夷苞. [饮片特征及鉴别]饮片呈不规的碎片状.辛夷呈长卵形,似毛笔头,长1.2~2 ...

  • 【本草驿站】用了这三宝,鼻炎患者少烦恼

    用了这三宝,鼻炎患者少烦恼 图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姚媛主管中药师 深秋的广东,除了干燥外,气温忽冷忽热,对于那些有鼻炎的小伙伴而言是非常难受,鼻子痒.鼻塞.流涕等等症状,影响了日常的 ...

  • 芒硝(历代本草汇言)

    芒硝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芒硝多生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将 ...

  • 紫草(历代本草汇言)

    (紫丹.茈萸.鸦衔草.地血.紫芙)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主产于辽宁.湖南.湖北.新疆等地.原植物生于草地.草甸.向阳山坡.灌丛或林缘.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临 ...

  • 丹皮(历代本草汇言)

    牡丹皮 牡丹皮(丹皮.牡丹.鹿韭.鼠姑)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多系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以土 ...

  • 生地黄(历代本草汇言)

    生地 生地黄(生地.地髓.芑.苄)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原植物 多为栽培,或野生于山坡及路旁荒地.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以阳光充足.土层 ...

  • 白鲜皮(历代本草汇言)

    白鲜皮(白藓皮.白藓.白羊鲜,白膻.地羊鲜.金雀儿椒)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及灌丛中.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临床用名 ...

  • 芦根 (历代本草汇言)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以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最宜生长.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 津 ...

  • 山慈菇(历代本草汇言)

    山慈菇(金灯.鬼灯檠.无义草.朱姑.鹿蹄草.山慈菰) 山慈姑为兰科植物杜鹃兰和独蒜兰的假球茎.前者主产于黄河流域及西南.华南等地:后者主产于西南地区.味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 ...

  • 熊胆(历代本草汇言)

    熊胆 熊胆为熊科动物棕熊和黑熊的干燥胆汁.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后者主产于华北及东北地区.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止痉.明目.临床用名熊胆. ...

  • 漏芦(历代本草汇言)

    漏芦 漏芦(野兰)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后者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味苦,性寒.归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临床用名漏芦. 漏芦:烂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