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教授讲内经4 | 阳气者,若天与日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一、名家注释
张介宾注:“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又有:“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张志聪注:“言人之阳气,又当如天与日焉。若失其所居之位,所运之机,则短折其寿而不能彰著矣。”
二、“天”与“日”
我们都知道,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与“日”的共性是两者相对于“地”与“月”时都为阳;不同之处,天是清阳上升而成,“清净光明,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些是天的属性,日则不同,日者,“阳之精也”。就一天来说,太阳在天上东升西落形成一天的阴阳变化;就一年来看,太阳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形成一年的阴阳变化。(其实中医所谓的日月运行都是指视运动,不是日月星辰的实际运动,这也是中医中视觉与感觉的结合的特点所要求的。)太阳一天的阴阳变化由十二时辰来表示;太阳一年的阴阳变化由四季来表示。十二时辰的形成是太阳东西方向上下运动的结果,四时阴阳的形成是太阳南北方向远近运动的结果。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源头,太阳是天地之气升降循环的根本,是生长收藏形成的原因。
总之,“天”与“日”关系为:“天”是阳气的位置,“日”是阳气的源头。“天”指天空,“日”指时间。
三、“日之所”与“月之所”
释字:所者,《说文解字》:“伐木声也。又处所。”
“日之所”是指太阳所居住的地方,有了“日之所”,就一定有“月之所”,月亮所住的地方叫“宿”或者“舍”,是由天空中二十八星宿组成,并且这些星宿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组成了苍龙、朱雀、白虎、玄武(龟蛇)四象,又被木星分为十二星次,这就是“月之所”,月亮每个月住在不同的星宿里。
“日之所”又该如何确定的呢?白天没有星宿做背景,也没有其他的标志线,远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太阳每天有规律地东升西落,直观地感觉到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开始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但这很难精确。古人是使用了某种工具,通过对太阳反射到地面上的影子的观察,来确定太阳的位置。这就是日晷和圭表。从地球上看,太阳所运行的轨迹有两种,第一是由东到西,这就是太阳的日运行,测量其反射到地面上的影子的工具是日晷。第二是南北走向的太阳的年运行,测量其反射到地面上的影子的工具是圭表。日晷是标示太阳在不同时间里运动的方向,圭表是测定太阳在不同时间位置的高低。
附:日晷与圭表
日晷,又称“日规”,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辰的装置(图3-4-1),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大约5000年前的巴比伦之大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的著作是《隋书·天文志》,书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日晷通常由铜质的指针和石质的圆盘组成。铜质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质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2个小时。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正午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图3-4-1 赤道日晷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而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两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不用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位居世界第一。通过进一步研究计算,古代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日期,作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古人是如何想起来用太阳的影子来测定四时节气的呢?是由于在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石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做“圭”。正午时表影投射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长度值。一般人们所用的圭表的高度为八尺,也就是一人高,古代人们形容一个人的高度为“身高八尺”,就是这个尺寸。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两侧有一个标志物“华表”,它的原型也是用作圭表的,只是后来改成标志物了。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这也是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的原因。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