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导读
六经则是连接四肢与躯干的6个反射区(三阳经为光线的反射区,三阴经在三阳经的反面),这时四肢末端为阴,为六经之北端;南端则连接在上的身体躯干部,其终端自然是脏腑。人也是如此,手足之六经以四末为北,南端连接在内的脏腑,如果对应一年四季,四末应该对应冬季,是阴极的部位,阴极一阳生,阳生于四末,也就是经文所说的“阳受气于四末。”六经的南端在脏腑,或者说脏腑为阳极的部位,阳极一阴生,阴始生于五脏,所以经文说“阴受气于五脏。”
一、名家注释
马莳注:“此言凡刺之道,当知此终始篇之大义也。脏为阴,腑为阳。阳在外,受气于四肢;阴在内,受气于五脏。故因其气之来而迎之者,泻之法也;因其气之往而随之者,补之法也。知迎随为补泻,则阴阳诸经之气可和调矣。”
张志聪:“故曰,其生五,其数三,谓生于五行,而终于三阴三阳之数也。阴者主脏,阳者主腑,脏腑阴阳之相合也。阳受气于四末,阳受天气于外也。阴受气于五脏,阴受地气于内也。故泻者迎之,迎阴气之外出也。补者随之,追阳气之内交也。故曰,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二、阴者主脏,阳者主腑
五脏多寒,六腑多热;五脏藏而不泄,六腑泻而不藏。五脏又称为五藏,是以藏精为本,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根据“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阳化气在外,阴成形在内,所以阴主藏主五脏,阳主化气主六腑。后面经文也提到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由于阴成形,形是由于精藏而成,精藏则寒在外。如果藏精太过则沉于下,五脏精化气不足病发气分寒证,尤其是脾肾两藏,为阴中之阴,精藏于内,形现于外,也最容易出现因水湿停留精化气不足的病症,因此精藏为形而不能沉。
五脏六腑的阴阳关系也是相对的,“五”为奇数代表阳,“六”为偶数代表阴,以“五”配“脏”说明脏有属阳的性质,以“六”配“腑”说明腑有属阴的性质。五脏藏精而不泄,藏是指聚集,聚而生热;六腑泻而不藏,泻是指气降,行则气散,散而成寒。气血津液任何一个物质聚而生热,散而成寒,精与之有所不同,精聚藏则内热外寒,精散则外热内寒。五脏主藏因此为阴脏,阴藏生热所以其用为阳;六腑主气因此为阳腑,气降生寒所以其用为阴。
脾肾两脏处于水湿的阴寒之地,正常来说脾肾之精的化气与水湿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如果水湿太过而精化气不能与在外的水湿保持平衡,则表现为脾肾阳虚有寒,诸如,腹痛泄泻,食欲不振,下肢水肿,甚至阳痿早泄等寒湿不化的临床表现,也说明了五脏多寒就是这个道理。
经文中还有“六腑多热”之说,是由于六腑以通为顺,六腑统于胃,胃气以降通为要,包括大小肠、膀胱、胆、三焦,它们的共同特性就是通而降。一旦六腑之气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受阻,不降反升,则会出现气逆于上的症候,气逆郁于上则化热,古人云:“气有余便是火。”因此六腑多热。因此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时要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三、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所谓“阳受气于四末”是指阳气始于四末,而“阴受气于五脏”是指阴气始于五脏。
人体阴阳分布的原则是以下为阴,上为阳;足为阴,头为阳;或者说上为南,下为北,连接南北是“经”的方向,“经”有阴阳各分为三,即所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合为六经。前面讲过,六经分布是根据太阳光线照在人体的反射区,六经分布在四肢与躯干上,由于人类是站立行走,手足的阴阳关系不是很清晰,假如是动物的身体,四肢着地的时候,阴阳关系就比较清楚了。前腿相对于后腿为阳,后腿为阴;或者说前腿为南,后腿为北。
六经则是连接四肢与躯干的6个反射区(三阳经为光线的反射区,三阴经在三阳经的反面),这时四肢末端为阴,为六经之北端;南端则连接在上的身体躯干部,其终端自然是脏腑。人也是如此,手足之六经以四末为北,南端连接在内的脏腑,如果对应一年四季,四末应该对应冬季,是阴极的部位,阴极一阳生,阳生于四末,也就是经文所说的“阳受气于四末。”六经的南端在脏腑,或者说脏腑为阳极的部位,阳极一阴生,阴始生于五脏,所以经文说“阴受气于五脏。”
关于十二经脉走向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一点,这里应该首先明确两个位置,第一是心,第二是头,心为阳中之太阳,头为诸阳之本,阳经以头为阳极点而终转,阴经以心为阳极而终转。手三阴从胸走手,离心,心为阳也可以理解为手三阴经脉出阳,类似于“精化气”为阳;足三阴从足走胸,向心,类似于“阴藏精”为阴。手三阳从手走头,向头,头为阳,也可以理解为手三阳经脉主阳气升;足三阳从头走足,离头,主阳气降。从四末来看,足是阳气转入足三阴经脉,手是阳气出于阴经。
“阳受气于四末”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阳气入阴而藏之,第二是阳气出阴而散之,两者都发生在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是指五脏功能主藏精,所谓藏精就是阴生阳降的过程,只有精藏阴才能得以生,精藏则阴得以保护,从这样一个流程来看,也能说明“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阳气受气于四末,阴气与阳气相对应,也应该受气于五脏,阳气与阴气相伴,流行方向相反。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